北宋后期,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过渡,文化落后的金人又将灭宋,承担不了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重心由北方的中原往南方转移,儒佛道诸种形态都聚焦于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朱子在武夷山五十多年,进一步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之学,建立起完整严密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为新的国家文化重心——武夷文化。朱子拨千年之乱而反正,把中国文化的主导权从佛道那里夺过来,使中国文化返本归位,重新树立起中国主体文化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
本书是关于研究朱熹理学的专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朱子与闽学(精)/朱子学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傅小凡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北宋后期,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过渡,文化落后的金人又将灭宋,承担不了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重心由北方的中原往南方转移,儒佛道诸种形态都聚焦于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朱子在武夷山五十多年,进一步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之学,建立起完整严密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为新的国家文化重心——武夷文化。朱子拨千年之乱而反正,把中国文化的主导权从佛道那里夺过来,使中国文化返本归位,重新树立起中国主体文化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 本书是关于研究朱熹理学的专著。 目录 第一章 洛学南渡 一、伊洛之学 (一)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二)程颐: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二、游酢:师事伊洛,道传南闽 (一)变易而不离于道 (二)求其心所同然者 (三)仁之体与智之用 三、杨时:程氏正统,南渡大宗 (一)天理之常,理一分殊 (二)正心诚意,性命不二 (三)反身而诚,默而识之 四、罗从彦:倡道东南,任重诣极 (一)易简之理,静中体悟 (二)民为邦本,治世之道 (三)仁体义用,教化为先 第二章 朱熹师承 一、朱松:佩韦戒性,周知力行 (一)先王之道,必至之理 (二)祸福之机,绝抱高情 (三)玩物穷变,周知力行 二、刘子晕:风格高秀,不袭陈因 (一)尽其本则用自尽 (二)视听言动必有司 (三)极天理人事之大 三、李侗:冰壶秋月,莹彻无瑕 (一)万物始终,此理一贯 (二)人物一理,圣心如鉴 (三)不疑所行,皆沛然矣 第三章 朱子理学 一、本体与存在 (一)精神性本体 (二)物质性存在 (三)本体与存在 二、主体与心性 (一)人道与人性 (二)心体与心用 (三)心体与性情 三、主客体统 (一)天与人 (二)心与物 (三)知与行 第四章 考亭学派 一、蔡元定:学通古今,继往开来 (一)天下之理,中而已矣 (二)天道不诬,人心当谨 (三)裁成自然,力改天命 二、黄榦:吾道有托,可无憾矣 (一)见造化之所以然者 (二)人之所以与天地并 (三)格物致知而力行之 三、陈淳:辨析字义,发展理学 (一)否定独立精神本体 (二)心性情一于理与命 (三)人事尽处是谓天理 四、蔡沈:解经求道,顺数明理 (一)一本万殊之理 (二)合天下之万善 (三)数尽天下事理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