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父母的悉心指导和高明点拨。
与其抱怨孩子不读书,不如用这本量身定制的指南打消困惑,悉心指导。
与其气愤孩子厌读书,不如用这本有的放矢的宝典因材施教,高明点拨。
本书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行为特点,为广大父母专门设计了教会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一系列实用方法。同时以生动有效的实际案例,向父母们介绍了大量实用而有效的教子读书心得,是一本适用于当代家庭教子成才的应用工具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读书--让你的孩子博学多才(巧妙地引导孩子畅游知识的海洋) |
分类 | |
作者 | 张娅丽 |
出版社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爱读书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父母的悉心指导和高明点拨。 与其抱怨孩子不读书,不如用这本量身定制的指南打消困惑,悉心指导。 与其气愤孩子厌读书,不如用这本有的放矢的宝典因材施教,高明点拨。 本书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行为特点,为广大父母专门设计了教会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一系列实用方法。同时以生动有效的实际案例,向父母们介绍了大量实用而有效的教子读书心得,是一本适用于当代家庭教子成才的应用工具书。 内容推荐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海洋。孩子从小爱读书,就能够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同时为提升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今天,教会孩子从小喜欢读书并非易事,它需要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本书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行为特点,为广大父母专门设计了教会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一系列实用方法。同时以生动有效的实际案例,向父母们介绍了大量实用而有效的教子读书心得,是一本适用于当代家庭教子成才的应用工具书。 目录 一、为什么要引导孩子爱读书 ——唯有博览群书,才能博学多才 1.书籍是孩子人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 2.读书能迅速丰富孩子的知识 3.读书是造就孩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式 4.阅读为孩子开启一扇智慧之门 5.适应未来竞争,会读书的孩子是个宝
二、来吧,让孩子在书海中畅游 ——读书能让孩子身心愉悦,快乐地成长 1.让读书愉悦孩子的身心 2.让读书成为孩子一生的追求 3.让孩子通过博览群书下笔成章 4.六种阅读类型让孩子畅游书海 5.抓住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
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孩子主动地热爱读书 1.激发兴趣是孩子爱上读书的前提 2.灵活诱导,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 3.两手同时抓,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4.亲子共读,保持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5.让孩子把书视为生活中的诤友
四、创造让内因与外因和谐共振的环境 ——好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爱读书 1.营造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 2.创造良好的家居读书环境 3.应当经常带孩子去逛书店 4.引导孩子走进书中的世界 5.让孩子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五、帮助6-11岁孩子选择优秀书籍 ——优秀的图书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 1.经典的童话与神话故事 2.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3.优秀的科学幻想作品 4.优秀的历史知识读物 5.优秀的科普知识读物
六、推荐给12-15岁青少年的优秀图书 ——好书将给少年展开一个精彩的世界 1.优秀的名人传记类作品 2.优秀的历史知识读物 3.优秀的科普知识读物 4.优秀的文学作品 5.优秀的艺术欣赏类读物
七、推荐给16-18岁青少年的优秀图书 ——优秀图书能够有效地增进青少年的智慧 1.优秀的名人传记类作品 2.优秀的历史知识读物 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4.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 5.外国文学名著与优秀作品
八、帮助孩子规划阅读蓝图 ——为孩子编织好知识的大网络 1.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2.博专结合,既求广博又求深入 3.薄厚循环,编织知识之网 4.让孩子把握正确的读书原则 5.针对不同类型读物采取不同方法 6.学会一边阅读一边勾划标记 7.读书要善于抓住书中的重点 8.帮助孩子走出阅读障碍的泥沼 九、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让孩子走上高效读书的金桥 1.逐字逐句,熟读精思的精读法 2.环环相扣的SQ3R读书法 3.熟记成诵的勤读多背法 4.深入剖析的详读详析法 5.步步深入的五步读书法 6.一目十行,高效快速的速读法 7.走马观花,博览群书的泛读法 8.浮想联篇的联想读书法 9.形象传神的视听读书法 10.开发孩子读书潜能的全脑阅读法
十、向名人学习高效读书的独特方法 ——让名人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 1.马克思:“博览群书”读书法 2.毛泽东:坚持“四多”读书法 3.丘吉尔:培养浓厚兴趣读书法 4.爱因斯坦:“淘金式”学习方法 5.高尔基:“早、晚、零”读书法 6.茅盾:“反复三遍”读书法 7.巴金:“温故知新”学习法 8.蔡尚思:“竭泽而渔”学习法 9.秦牧:“牛食鲸吞”读书法
十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成就孩子的好人生 1.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高效读书的基础 2.读书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 3.善于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 4.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 5.每天挤出零碎时间来读书 6.让孩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7.培养孩子读书时的质疑精神 8.培养孩子做读书摘录的习惯 9.排除孩子读书的各种干扰 10.帮助孩子改掉读书的不良习惯 11.读书时要注意用眼卫生
十二、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 ——读书与写作是孩子的一对隐形翅膀 1.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 2.课外阅读有益孩子提高写作能力 3.读书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手段 4.既要“读完写”,又要“写完读” 5.做读书笔记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6.写读书心得是把读书体会写出来 试读章节 良好的家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读书效率。作为父母,应当为孩子尽可能地创造好的读书环境。为此,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为孩子布置一个好的书房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习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读书要尽可能设在安静而且进出人较少的地方,可是一般的家庭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于是只好靠自己尽量地去创造了,最好能有~间供读书使用的房间,才能避免家庭其他成员活动对孩子读书的干扰。一个良好的书房有助于孩子阅读的进步。 读书的时候,椅子高度适中,姿势也要正确,否则不仅会感到不舒服,容易疲劳,而且有害健康。为了消除不舒服的感觉,脚下可放一堆旧杂志或一个小凳子,椅子上也放个坐垫什么的,这样一来,姿势正确,坐得舒服,就不至于很快就感到疲劳,读起书来也轻松多了。 保持书房的洁净也很重要,杂乱的桌面会分散人的注意力,要寻找东西也很不方便,只会降低读书的兴致。所以桌子上应只放当时读书非用不可的东西。每天都要清理~遍,收拾得井井有条。 书桌上可放个花瓶,插些时令的鲜花或是一些较小的观赏植物,这样可给书房带来一种非常清新的气息,有助于脑筋疲劳的恢复。 让孩子在这样一个洁净、清新的环境里读书,可增加读书的效率。那么,父母就好好布置一下,让书房帮助孩子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读书奇迹。 ◇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环境 在都市里读书碰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各种杂音和噪声。噪声使人烦躁,降低了读书效率和读书注意力,是日益城市化的今天难以克服的一大难题。 有一位老师曾说过,在安静的房间里为学生的考卷评分,1小时可以看30份:如果在沿街的有哚声干扰的房间里工作,只能看10份,而且还感到身心疲惫。由此可见,噪声对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是极大的。 噪声对孩子的读书同样影响很大。父母应想办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隔音设备和技术也越来越完善,父母可以为孩子的书房安装很好的隔音设备。 在噪声多的时候,不妨让孩子玩耍或做其他事情,尽量让孩子在周围环境安静的时候读书。 如果家里经常有噪声,可以送孩子上图书馆,或是跟老师商量,借教室读书,这都是很好的主意。 利用教室或图书馆读书,有疑问的地方,孩子们互相切磋,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 ◇为孩子读书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 据专家研究,使脑子保持清爽,读书效率也高的最佳气温约摄氏18度(包括室内、室外),湿度大约是60%。 如果气温高于这个标准,但湿度低于该标准,则孩子还是会感到神清气爽。比如,气温是摄氏21度,湿度是40%,这个状态下仍然适合读书,如果气温同样是摄氏21度,湿度却高达~70%,这就令人感到闷热,当然不是理想的读书状态了。 要保持脑子清爽,光看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合是不够的,还得看室内空气的流通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给这个房间的辐射热到底有多大。这些因素对孩子的读书效率是很有影响的。 长时间在密不透风的室内读书,或是一个窄小的房间里挤了 大堆人,脑筋就会弄得昏昏沉沉——这是空气不流通的缘故。 到了夏天,强烈的阳光会被外界的许多物体反射到书房,让人感到烦躁不安。这时最好用窗帘、竹帘之类的东西遮挡一下窗户。 夏天的温度和湿度都挺高,不太适合读书。一方面,要调整好孩子书房的温度和湿度,另一方面,要想办法保持室内空气之流通达到很好的程度。另外,让孩子在清晨、黄昏凉爽时刻读书,避开白天的酷暑,也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为孩子读书创造良好的照明条件 白天读书,室内采光问题还不大,但到了晚上,照明条件的好坏就和孩子读书效率的高低有很大关系了。 例如,亮度不足,孩子眼睛很快就会感到疲劳,接着就是睡意袭来,或者是浑身感到倦怠,一点儿也不想看书。 书房的照明度应达到150勒克司(照明的计量单位,记号LUX),这大约是在60瓦特灯泡的直射下,离灯泡约50公分距离的桌面所具备的亮度。 亮度足够是应当的,但是不要使光线太耀眼、炫目,否则孩子眼睛还是很容易感到疲劳,因此灯上最好安个灯罩。 还有一点,如果只让灯光集中在桌面的某个部位,其他的地方则很黑时,这样等抬眼看四周之后,眼球本身就得做一番视觉调整工作,也容易使孩子眼睛感到疲劳。因此室内各部位的照明度必须均匀。 要避免这一点,就要使灯光照射到的面积尽量扩散(比如目光灯),或是把灯安在天花板上和桌上两个地方。 将日光灯和电灯泡相比较,前者似乎要适合读书。只要不让光线直射到眼睛,日光灯可以说是读书最理想的照明用具了。 有一阵子谣传,目光灯会发出某种对眼睛有伤害的紫外线,如今已经证实,那种对眼睛有伤害的紫外线完全被外面那层玻璃挡住了,根本射不出来。因此,大可放心使用。 P50-52 序言 一座山上住着一只小猴子,山下是成片成片的树林和庄稼地。有一天一大早,这只小猴子下山去寻找食物。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玉米地里。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便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小猴子来到了一片桃林。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看得小猴子直流口水。小猴子于是把玉米丢了,摘了几个桃子,捧着继续赶路。走啊走啊,小猴子来到了一片西瓜地,它看到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心里一阵激动,就把桃子丢了,摘了一个大西瓜,抱着往前走。走了半天,小猴子走累了,躺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正在休息的时候,小猴子发现,~只兔子突然从路边的草丛中跑了出来。小猴子心想,要是我抓住这只兔子该多好啊,抓住它,我就能更好地美餐一顿了。于是,小猴子丢了西瓜,急忙去追小兔子。没想到,小兔子跑得飞快,小猴子追着追着,小兔子跑到前面的树林子里看不见了。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小猴子忙了一整天,什么食物也没有得到,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山上去了。 这是小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仔细一想,用它来比喻孩子的读书也非常恰当。许多孩子书读了不少,可是,到头来发现,自己的知识并没有得到丰富,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并没有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也没有长进,像故事中的小猴子一样,落得个两手空空。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儿童教育研究者卢梭,在其著名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著作《爱弥尔》一书中,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他讲道,一个孩子在海滩上捡贝壳,捡到一个贝壳后,继续往前走,当孩子发现其他贝壳的时候,就把已经捡到的贝壳扔掉,捡起新的贝壳,这样,孩子总是捡了扔,扔了捡,到最后,发现手里的贝壳还不如已经扔掉的,干脆连最后的贝壳也扔掉了,结果空着手离开了海滩。 卢梭发现,当时社会上许多人,读了一些书,学了一门知识,又匆忙赶读另外的书,赶学另一门知识,只知道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不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书是读了许多,阅读和思考能力却很少提高。卢梭一向反对滥读书,死读书,因此,看不惯那些人。卢梭认为,那些人就像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书读了不少,最后却一无所获。 上面的故事,实际上提出的是孩子会不会读书、善不善于读书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孩子要想在读书上有所收获,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必须掌握读书的“器”,即读书的科学方法。读书的科学方法是书山捷径,是学海轻舟。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孩子读书才会提高效率,事半功倍,既收获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熟练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孩子就能够在书山轻松攀登,在学海自由泛舟,读书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一种愉悦,就是美妙的灵魂按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父母来讲,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给孩子买大量的书籍让孩子阅读,自然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授孩子以“渔”,让孩子会读书,善于读书。给孩子以金子,不如教孩子点石成金的办法。 在教孩子读书的时候,父母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艺术。有关调查显示,会读书、善于读书的孩子,几乎都离不开其父母在读书上给予的悉心指导,在指导孩子读书上,他们的父母都有一套科学的方法,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指导艺术。生活中有许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会读书,不善于读书,可是自己从不想办法指导孩子读书,帮助孩子读书,结果,孩子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还有许多父母,非常积极地指导孩子读书,但由于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孩子在读书上总是没有长进。可见,父母掌握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和艺术是多么的重要。 本书专门为渴望孩子读书成功的父母量身定做。对处于迷茫中的父母来讲,本书是一个详细的指南;对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艺术的父母来讲,本书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年轻的父母们,请打开本书,各取所需吧。 编著者 二○○九年金秋十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