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和顾朝林编著的这本《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就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型与重构展开理论与实证探索,尤其以比较典型的社会空间为实证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手段,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空间展开系统研究。本书所涉及的案例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李志刚//顾朝林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李志刚和顾朝林编著的这本《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就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型与重构展开理论与实证探索,尤其以比较典型的社会空间为实证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手段,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空间展开系统研究。本书所涉及的案例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地。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城市时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的重构与转型规模巨大、史无前例。李志刚和顾朝林编著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集中展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社会空间的变化,综合采用社会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尤其以微观视角为主,着眼于当代中国城市新社会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空间和政治特征及其政策研究,反映了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成果。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可供中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和城市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科研院校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空间:一个分析当代中国的重要维度 1.2 全球化下的城市社会空间转型 1.3 中国新城市社会空间 1.4 研究方法设计 1.5 本书结构 2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 2.1 城市社会空间的历史演化 2.2 当代两方城市社会空间重构 2.3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动力 3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 3.1 传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变 3.2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 4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重构 4.1 城市社会空间演变 4.2 城市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4.3 城市社会区分析 5 上海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5.1 快速城市社会分异 5.2 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异 5.3 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 5.4 教育水平空间分异 5.5 城市社会空间分析 5.6 空间分异度 6 新城市贫困空间 6.1 城市贫困理论 6.2 中国城市贫困阶层特征 6.3 南京新城市贫困空间实证研究 6.4 南京城市贫困空间产生原因与社会机制 6.5 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效应 6.6 消除城市贫困对策 7 城市新贵社会空间 7.1 城市富裕阶层理论 7.2 中国城市富裕阶层现状 7.3 北京城市富裕阶层调查 7.4 新富裕阶层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8 城市新移民空间 8.1 “新移民社区”的兴起 8.2 北京“新移民空间”调查 8.3 浙江村 9 非正规城市社会空间 9.1 城中村:“非正规”社会空间 9.2 “城中村”的起源与特征 9.3 “城中村”的改制与改造 9.4 “城中村”改造案例 10 “全球化”城市社会空间 10.1 广州黑人社区产生的背景 10.2 广州的“全球化”社会空间 10.3 广州黑人区的形成与演进 10.4 黑人区的要素分析 10.5 黑人区的地方响应 11 建设和谐城市 11.1 从“差序格局”到“属地格局” 11.2 城市空间的“转型与重构” 11.3 建设城市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