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先生说:《神农本草经》这部古书,原本为三卷,它将药物分作三品,总共有三百六十五种,卷首还著有数条关于名例的文字。后来到了陶弘景写作《名医别录》时,便拆分各部药物,而三品药物的名目也作了改动;他又拆出了青葙、赤小豆两条,因此药物的数目有三百六十七种。后来到了唐代、宋代,原书经过多次变更,旧有的文字面貌就考察不清了。
现今考察《本经》的三品药物,是不分部数的。上品药有一百二十种;中品药有一百二十种;下品药有一百二十五种。每品药各成书一卷,又有序录一卷。所以梁代的《七录》说是三卷,而陶弘景在《别录》序中说有四卷。韩保升谓《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品、下品合并序录,共为四卷,这是正确的。本书是《神农本草经》的译文本。
《神农本草经》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该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主编王竹星:吉林省人,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于吉林省吉林市创伤医院工作。生于医学世家,祖父王允恭老先生一生勤于医疗事业,现已载入中国名医录;其父亦从事医疗行业半生余;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喜好医学,通读医学古籍,孜孜不倦。毕业后,曾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院进修;参与《过敏性鼻炎》一书的编写,发表优秀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