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红编著的这本《蔡文姬(一曲胡笳动中原)》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蔡文姬(一曲胡笳动中原)(精)/倾城才女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朱丹红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丹红编著的这本《蔡文姬(一曲胡笳动中原)》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内容推荐 她是天生才女,通音律,善辞赋。命运苦难,她从繁华坠入风霜,宿命轮回,她遭遇爱与生命的流离。各色岁月一一尝遍,她终是无悔此生。她用一生风雨打磨饱满的灵魂,诉说着千古幽思。她就是——蔡文姬。《蔡文姬(一曲胡笳动中原)》为我们讲述的就是她的坎坷人生。 《蔡文姬(一曲胡笳动中原)》由朱丹红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烂漫童年 1.蔡邕欢心得爱女 2.前程握住传家宝 3.飞来横祸遭陷害 4.茫茫草原乐无穷 第二章 才华横溢 1.归期漫漫经风尘 2.深山隐居得真传 3.多才少女父知音 4.灵帝逝蔡邕复出 第三章 苦涩初恋 1.父母分别变诀别 2.情窦初开爱神至 3.新婚燕尔夫早逝 4.兵荒马乱陷魔掌 第四章 塞外寒风 1.出塞远嫁左贤王 2.歌舞翩翩震胡邦 3.爱子情深辞王位 4.思念故国雁南归 第五章 劳燕分飞 1.曹操遣使寻文姬 2.恋恋不舍别贤王 3.劳燕分飞伤离别 4.梦寐以求归汉路 第六章 情愫暗生 1.祭拜亡父心自哀 2.归汉路上话知己 3.蔡文姬勇救董祀 4.推心置腹曹丞相 第七章 不负众望 1.呕心沥血续汉史 2.情深胡笳十八拍 3.情相悦良缘成真 4.鸾凤和鸣成婚配 第八章 长歌当哭 1.儿女双全享温暖 2.忧郁伤心思爱儿 3.巨星陨落耀千古 4.千古绝唱忆才女 后记 试读章节 兴平二年(195年),正值金秋,山林草木萧条,一片金黄。粮食由于战乱天灾几近绝收,已经看不到麦浪滚滚的景象了,千亩良田只有枯草几颗,甚至枯草也已经被饥饿的人们所抢食了。 时间逐渐地治愈了蔡文姬的悲伤,只是在这战乱不断的世道之中,能保持一颗不失希望的心,就已经很难得了。此时的蔡文姬和乳娘相依为命,共同面对着困难,分享着时而难得的快乐。 只是战乱年代,人们连这一点小小的安稳也难以守候。夜幕刚刚降下,难得灯火点点,圉县的宁静忽然被一声声的战马嘶鸣所撕裂,铁蹄铮铮踏得地动山摇,屋子也不住颤抖,忽而火光四起,喊杀声一片。匈奴军队攻打过来了,仿佛就是一瞬间,匈奴军队就充满了大街小巷,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圉县成了人间地狱,尸陈街市,火光冲天,人们四散逃离。 圉县已经无法容身,蔡文姬只好和乳娘一起加入逃难民众的人流,盲目地朝南走去。家中已没有什么可以携带的了,蔡文姬背着视若生命一般的父亲当年赠予她的那把焦尾琴,扶着乳母随着人流焦急地走着。 恐惧之中,人们已经没有了其他的感觉,就这样不分黑夜白天地赶着路,大家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只是一门心思地想离开在匈奴兵的铁蹄之下已经变成可怕之地的圉县,越远越好。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奔逃着,已经连续走了三天三夜,人们早已经无力行走。人们停下来,由于没有粮食,饥饿的人们进入树林,只好以草根树皮为食。 已经接近黄昏,困顿的人们相拥在一起,昏昏欲睡。蔡文姬和乳娘相互靠着歇息,疲惫不堪的乳娘不一会儿便入睡了,只是蔡文姬,虽然也是劳累不堪,但是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望着天空中的弯月,想到自己的遭遇,又不禁落下泪来。泪水模糊了双眼,渐渐地,蔡文姬也睡着了。弯月时隐时现,仿佛在注视着这群悲苦的人们。星辰已经不知去向,只剩下那孤单的月亮,独自泛着白光。 不知道过了多久,蔡文姬被一阵恐怖的马蹄声吵醒,原来是匈奴兵追来了。人们还来不及躲避,就被匈奴兵团团嗣住,火把燃烧着,将这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匈奴兵把逃难的民众驱赶在一起,大声呼喝着汉人无法听懂的匈奴话语,那声音粗狂豪野,吓得人们一句话都不敢说,每个人都把头低下,不敢直视。只是那些身穿皮甲的匈奴兵并没有任何感觉,甚至要举起刀冲过来,人们发出一阵阵惊呼哭喊,乱作一团。 蔡文姬和乳娘夹在人群中间,被推来推去。可怜的蔡文姬,坎坷的命运,依旧伴随着她,而每一次,似乎都有更多的磨难。匈奴兵冲进人群,任意打骂着百姓。而她和乳娘两个人面对匈奴士兵们凶残的面目也是除了躲避,没有其他方法。逃亡队伍中的人们,性命似乎就要危在旦夕。在他们的眼中,再也看不到明日里的希望,只有眼前无尽的痛苦。 P100-102 序言 鸿蒙开辟,如古星河。才子佳人,数不胜数。才女文姬,众口称一。 历史漫漫,任风尘覆盖了众多脸庞,也遮掩不住蔡文姬的光芒。 洛水汤汤,在颠沛流离中各处闯荡,亦动亦静练就铁骨柔肠。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朝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她是东汉末年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融的女儿。蔡文姬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最为耀眼的才女文学家之一,她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之父蔡邕是我国东汉时期誉满天下的大文学家,他中年得女,就是这个日后照亮中国历史的第一位才女——蔡文姬。 在我国数千年的朝代更迭中,饱学之士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灿若星河。其中,女性作为和男性平起平坐的第二性,自然在学问这块沃土上也不会自甘落后。所以,一系列在各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女性被后人铭记。她们虽不像男子们一样征战沙场,但是却用她们独有的魅力让人无法忘记。 论及才女的话,就不得不说到这本传记的主人公蔡文姬。她虽然没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貌,但却在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邂逅过三段浪漫旖旎的动人感情故事。她虽然没有曹子建一般的八斗高才,但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敬爱的父亲离世之后,勇敢地承担起续写史书的重任。 这样的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女子,让当时的人们敬佩,让后世的我们好奇。在她传奇的一生中,到底经历了一些怎么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她的传奇人生又起到了怎样的塑造作用? 之所以要将这本传记的序言命名为“一曲胡笳动中原”,是基于蔡文姬一生的经历,更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状况。 东汉末年分三国,蔡文姬的一生随世沉浮,经历了少有人能够经历的时代巨变。而正是因此,她的一生也就与时代变迁密不可分地联系到了一起。 蔡文姬是蔡邕唯一的女儿,是蔡邕毕生衣钵的传承者。自打呱呱落地,她就成了全家关注的中心。蔡邕夫妇中年得女,自然是格外的开心,于是,他们付出全部心血的培养,给蔡文姬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蔡邕在朝廷为官,不幸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而受害下狱,于是蔡文姬在年纪尚小时,就不得不面对家道中落的骤然巨变,并跟随父母远去边疆接受流放生活。 日后,由于朝中长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他们有家归不得。蔡邕携一家老小,远赴东南吴会,投奔泰山羊氏,隐居山林之中,潜心培养女儿。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段岁月里,蔡文姬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资,跟随父亲背诵了无数的名篇名章,研习了如何笔走龙蛇,学会了如何抚琴表心。 哪里料想,政治的变动依然不肯放过这样一个循世避祸的家庭,蔡邕被董卓强行征辟,后来又因董卓而死。无家可归的蔡文姬在战乱之中,被胡骑所略,成了匈奴左贤王的妻子。 这样的异乡生活如果可以平静地延续下去,也算不错。可是当曹操在北方称霸之后,为了文治兴国,不惜千金白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 重回梦里无数次相逢的故土时,蔡文姬业已年事渐长,她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旧相识董祀,一同专心致志地编纂修缮汉朝史料,最终完成了其父蔡邕的毕生夙愿《后汉记》。 最终,当所有的人都认为蔡文姬终于过上了锦衣玉食、钟鸣鼎食的生活后,她却出乎众人意料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选择回归曾经熟悉的山林隐居生活。 或许,繁华落尽见真淳。蔡文姬动荡的一生,在历史风云里早已失去了原本清晰的面目。但是,那些真真切切的痛苦与欢乐,是蔡文姬亲身经历的不可言说的风与月。绚烂过后归于平静,才是这样一位女子在传奇过后做出的最睿智的选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为蔡文姬立传,既是为了纪念这位女子饱满厚重的一生,让女性的魅力穿过年代的尘土而继续闪亮;更是让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品味历史的精彩,从而为我们当今所走的路点亮一盏明灯。 后记 东汉末年的蔡文姬,一生坎坷,磨难重重,挫折与苦难伴着她一起成长。岁月悠悠,苦难磨砺塑造出了一位东汉末年的弱女子强大的内心,面对那不尽如人意的成长过程,蔡文姬并没有气馁,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不公的世事,以阳光的态度、永存希望的精神去与命运拼搏。 先父蔡邕传授给蔡文姬无尽的知识和技艺,蔡氏一家的精神和文化,在蔡文姬的身上被再次发扬光大。焦尾琴声声演绎,悲愤诗句句传情,即使时光流逝,至今已千年,我们依旧可以从那琴声和诗句之中感受到蔡文姬那如泣如诉的心境。 战乱连年,蔡文姬旅居匈奴,漫漫十二年的草原生活,让蔡文姬几乎成为一个真正的塞外女子,在草原上成家育子。她心中始终存有对故乡的思念,感叹自己竟不能如雁南飞一样可以随意往还。忽得汉使求赎,她的归乡之愿得以实现,但是这十二年的草原感情的羁绊,让她又不得不面对家庭离散的悲苦命运。自古事业亨通与家庭美满便是人之常情,但蔡文姬却不得两全。 归汉兴文治,实现先父之遗愿,兴文以救国,是深明大义之举,也是大势所趋。但这样的抉择却让蔡文姬不得不割舍内心十二年的浓浓亲情,夫君落泪,孩童啼哭,无垠草原为之动容。但是事情已成定局,这个中原弱女子不得不去面对这个艰难的抉择。忍痛分离的苦楚让已经身为人母的蔡文姬内心无比煎熬,都说世问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可残酷的事实却强硬地剥夺了蔡文姬给予孩子母爱的权利。 行走在归汉的道路之上,狂风习习。黄沙飞扬,广阔的大漠之中,飘逸着蔡文姬悲戚的琴声,这声音传遍云霄,如泣如诉,沁入人心,让人不禁为之落泪。这是一位在草原生活十二年之久的中原女子对那渐行渐远的草原的深深眷恋,是一位母亲对那已经远离自己的孩子的深切思念。 矛盾的国怨家愁,生生地撕扯着蔡文姬的内心。这痛楚,又怎是“感同身受”可以形容得出的。 那传唱千年的《胡笳十八拍》,那至今为人所吟诵的《悲愤诗》,载着蔡文姬深深的悲痛,流传千古。人们会记得,在那动荡的东汉末年,有一位才女,用自己的血与泪,为华夏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