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政称帝,焚书坑儒,蒙恬戍边,大泽乡起义,刘邦入关亡秦,鸿门宴,霸王别姬,韩信之死,诸吕之乱,七国之乱,汉武帝即位,吕后残害戚夫人,指鹿为马,项羽破釜沉舟……本书拣选了我国秦汉早期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介绍内容,供广大历史爱好者作通俗读物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讲述秦汉(上)/中国往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王连升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赢政称帝,焚书坑儒,蒙恬戍边,大泽乡起义,刘邦入关亡秦,鸿门宴,霸王别姬,韩信之死,诸吕之乱,七国之乱,汉武帝即位,吕后残害戚夫人,指鹿为马,项羽破釜沉舟……本书拣选了我国秦汉早期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介绍内容,供广大历史爱好者作通俗读物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是通俗历史读物“中国往事”中的其中一本。它拣选了我国秦汉早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讲述内容。虽然只是通俗读物,但讲述的内容绝对真实,甚至动人心魄。赢政称帝,大泽乡起义,项羽破釜沉舟,刘邦登基……尽在其中。 目录 中国从此有了皇帝——赢政称帝 当时却是血筑成——万里长城 书生的命运——焚书坑儒 山里面是不是住着神仙——惑于方士 小地方发生大事件——沙丘之变 谁来守边疆——蒙恬戍边 鹿、马及其他——指鹿为马 粮仓里的老鼠——秦相李斯 追问王侯的出身——大泽乡起义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起兵 二十岁的残暴与昏庸——二世胡亥 仁者为王——刘邦入关亡秦 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项羽破釜沉舟 酒宴上的阴谋——鸿门宴 战神传奇——韩信拜将 君子斗智不斗力——成皋之战 韩信只是小聪明——策反韩信 爱情悲歌——霸王别姬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登基 丞相萧何不是狗——功人与功狗 皇帝女儿不愁嫁?——平城之困 狡兔死,走狗烹——韩信之死 两千年前的彭大将军——彭越的故事 皇位导致人性堕落——吕后残害戚夫人 蛇吞象的悲剧——诸吕之乱 “不思进取”的领导——萧规曹随 谁动了我的奶酪——七国之乱 少年天子——汉武帝即位 试读章节 沙丘之变是秦王朝的政治统治由盛变衰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沙丘之变的序幕是从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开始的,这次出巡的开始时间是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日。当时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咸阳,随同始皇前往的有左丞相李斯、上卿蒙毅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等。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长子扶苏因直言劝谏,惹得秦始皇不高兴,因而被派到上郡去做蒙恬戍边部队的监军。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想去巡游,要求跟随同行,始皇答应了他。其他的皇子都没有跟着去。 秦始皇这次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沿丹水、汉水流域至湖北云梦,又沿长江东下到达会稽山,然后渡江到达琅邪,车驾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古黄河渡口)秦始皇就得了重病。出于极端的迷信,始皇派蒙毅沿原路转回祷告山川神灵,祈求保佑。 在继续行进途中,始皇的病逐渐加重,但他一直想长生不老,讨厌说“死”这个字,群臣没有一个人敢对秦始皇说死的事情。然而事实无情,始皇的病势有增无减,越来越重,他自己预感到活不了多久,临死前仍想传皇位给扶苏,于是留下一封加盖了御印的遗诏,令公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管理,赶快到成阳来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信已封好,只差派使者送出去了。 始皇行至沙丘平台时,病情突然恶化而死。这时,蒙毅尚未返回,遗诏和印玺都在中车府令赵高的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曾受宠幸的宦官知道秦始皇死了,其余群臣都不知道。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去世,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担心贸然宣布皇子们和全国其他地方会出现变故,引起动乱,所以对此事保守秘密,不发布丧事消息。他们把始皇的尸体放置在一辆既能保温又能通风的车中,让过去受始皇宠幸的宦官陪乘,每走到适当的地方,就像以前一样照常献上饮食,百官也像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车中假托皇帝降诏批签。 赵高过去曾当过胡亥的老师,教胡亥写字以及狱律法令等知识,胡亥很喜欢他。而赵高同蒙毅曾有过很深的怨恨。有一次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依照法律审讯他。蒙毅依律判处赵高死刑,剥夺他的官籍。但始皇却认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又下令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因此赵高一直仇恨蒙毅,伺机报复。这时看到有空子可钻,赵高就趁机进行阴谋活动,他扣留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诏书,暗中对公子胡亥说:“现在皇上去世了,没有留下封诸位皇子为王的诏书而只赐给长公子扶苏一封诏书。长公子回来后,就要即位当皇帝,而您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这怎么办呢?” 胡亥回答说:“本来就是这样。我听说过,圣明的国君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父亲已经死了,既然没有留下分封诸位皇子的诏书,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赵高又煽动说:“不是这样的。当今天下的主动权掌握在您和我赵高以及丞相的手中,希望您能好好考虑决定。更何况驾驭群臣和向人称臣、统治别人和被别人统治,难道是可以同日而语的吗?” 胡亥还是有些犹豫说:“废掉兄长而立弟弟,这是不义啊!不服从父亲的遗诏而畏惧死亡,这是不孝啊!自己才能浅薄,依靠别人帮助而勉强继承皇位,这是无能啊!这三种做法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的人也不会服从,我自身要遭受祸秧,国家也要被毁灭。” 赵高说:“臣下听说商汤、周武杀死他的君主,天下的人都称赞为义举,不能算不忠的行为;卫国的国君杀死他的父亲,而卫国人却都称颂他的功德,孔子也记载了这件事,不能算不孝的举动。何况做大事的人不能拘于小节,积大德的人不能过于谦虚,每个地方各有各的风俗习惯,每个官员各有各的工作方法。如果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以后必然有祸害;关键时候犹豫不决,以后必然要后悔。果断而大胆地去行动,连鬼神都要回避,以后一定能够成功。希望您按我说的做。” 胡亥沉重地长叹一声说:“现在先王去世没有发丧,丧礼也没有举行,怎么好用这件事去干扰丞相呢?” 赵高说:“时机稍纵即逝,来不及详细谋划!我就像背着干粮骑着快马一样,就怕耽误了时机!” 在赵高的策划和怂恿下,胡亥同意了他的建议。接着赵高又提出:“如果不同丞相商议,恐怕这件事还不能成功,臣下请求替您去同丞相商议。” 于是,赵高代表胡亥来拉拢丞相李斯,他说:“皇上去世,赐给长公子扶苏一封诏书,命他赶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他为皇位继承人。诏书还没有送走。现在皇上已经死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赐给长公子的诏书以及兵符印玺全都在胡亥的住所,确定谁当太子只在于先生您和赵高我的一句话而已。您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李斯说:“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这可不是做人臣的所应当议论的事啊!” 赵高说:“先生自己估计一下才能是否比得过蒙恬?功绩显著是否比得过蒙恬?深谋远虑而不失误是否比得过蒙恬?” 李斯说:“这三个方面我都比不上蒙恬,但您对我的要求为什么这样苛刻呢?” 赵高说:“我赵高本来是一个被施以宫刑的奴仆,有幸凭着熟悉狱法文书进入秦国皇宫,参与各种政事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见到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和功臣能够将封爵传给下一代的,他们的结果都是以被杀而告终。先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长公子扶苏刚毅而且勇武过人,信任手下的人而又善于激励武士,他即皇位以后必然会起用蒙恬为丞相,先生您最终也不能怀揣通侯的印退职归乡了,这是明摆着的。我赵高受先皇帝的诏令教胡亥学习,让他学法律已经好几年了,从没见他犯过什么错误。他慈悲仁爱又老实厚道,轻视钱财又尊重士人,内心聪慧而不夸夸其谈,竭尽礼节而敬重贤士,秦国的诸位公子中没有人比得上他,可以立为皇位继承人。请您考虑好再定夺。” 李斯说:“您还是回去吧!我李斯只奉行先主的诏令,自己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虑定夺的呢?” P17-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