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自第一版起,编写的总体原则始终考虑到《测量学》在测绘专业的教学中属技术基础课这一特点。它意味着本课程应将测绘工作最基础的理论和仪器的操作使用作为主要内容,使读者在学习之后能解决小面积范围内一般性的常规测绘工作。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著的《测量学(第3版)》修订时补充阐述了第二版中未曾讲到的和讲述尚不够清楚的某些原理性的概念。对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也作了必要的叙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测量学(第3版高等学校教材)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 |
出版社 | 中国测绘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自第一版起,编写的总体原则始终考虑到《测量学》在测绘专业的教学中属技术基础课这一特点。它意味着本课程应将测绘工作最基础的理论和仪器的操作使用作为主要内容,使读者在学习之后能解决小面积范围内一般性的常规测绘工作。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著的《测量学(第3版)》修订时补充阐述了第二版中未曾讲到的和讲述尚不够清楚的某些原理性的概念。对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也作了必要的叙述。 内容推荐 《测量学(第3版)》由陆国胜教授在第三版第10次印刷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某些原理性的概念及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删去了某些不适当的章节。经此次修订后,《测量学(第3版)》更体现了作为测绘专业基础课教材这一特点。 《测量学(第3版)》可供高等院校测量学教学使用,亦可供工程测量部门的作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测绘工作的任务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1-2 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2-1 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的概念 §2-2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2-3 地形图的认识 §2-4 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 第三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 §3-1 地面点的标定与直线定线 §3-2 直线丈量 §3-3 钢尺的检定 §3-4 直线丈量的误差来源 §3-5 丈量成果整理 §3-6 直线的定向 第四章 水准仪及其使用 §4-1 水准测量原理 §4-2 水准器 §4-3 水准尺和尺垫 §4-4 望远镜 §4-5 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4-6 自动安平水准仪 §4-7 数字水准仪简介 第五章 水准测量 §5-1 概述 §5-2 水准路线的拟订 §5-3 水准测量的施测 §5-4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5-5 水准尺的检验 §5-6 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5-7 断面测量和面水准测量 第六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 §6-1 观测误差 §6-2 偶然误差的特性 §6-3 评定精度的指标 §6-4 误差传播定律 §6-5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6-6 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 §6-7 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 §6-8 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6-9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6-1 0等权代替法平差 §6-1 1水准测量的精度 第七章 经纬仪及水平角观测 §7-1 水平角观测的概念 §7-2 光学经纬仪 §7-3 经纬仪的电子测角原理 §7-4 游标经纬仪的读数原理 §7-5 经纬仪的安置 §7-6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7-7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7-8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及其减弱的措施 第八章 导线测量 §8-1 导线测量的一般知识 §8-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8-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本公式 §8-4 单一导线的计算 §8-5 导线网的平差 §8-6 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 §8-7 导线测量的精度 第九章 交会法和小三角测量 §9-1 概述 §9-2 前方交会 §9-3 侧方交会 §9-4 后方交会 §9-5 交会点的精度 §9-6 单三角形 §9-7 其他交会方法 §9-8 测边交会 §9-9 线形锁 §9-1 0线形锁的精度 §9-1 1中点多边形 第十章 三角高程测量 §10-1 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10-2 竖盘构造及竖角测定 §10-3 单指标竖盘的偏心问题 §10-4 三角高程测量的应用 §10-5 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 §10-6 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第十一章 视距测量 §11-1 概述 §11-2 普通视距测量的原理和公式 §11-3 视距常数的测定 §11-4 视距测量的计算工具 §11-5 普通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及精度 §11-6 其他视距仪 第十二章 光电测距 §12-1 概述 §12-2 脉冲式光电测距仪 §12-3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 第十三章 平板仪及其使用 §13-1 图解测量原理 §13-2 大平板仪 §13-3 平板仪的安置 §13-4 小平板仪 §13-5 前方交会和侧方交会 §13-6 后方交会 §13-7 平板仪导线 §13-8 大平板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十四章 碎部测量 §14-1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 §14-2 碎部测图的方法 §14-3 地物的测绘 §14-4 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14-5 地貌的测绘 §14-6 细部点坐标的测量 §14-7 碎部测图时应注意的事项 §14-8 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应用 §14-9 地形图的修测 第十五章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 §15-1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15-2 高斯投影的概念 §15-3 《高斯投影大比例尺图廓坐标表》的使用 第十六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 §16-1 概述 §16-2 大比例尺测图的技术计划 §16-3 地形控制(图根控制)测量 §16-4 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16-5 测站点的测定 §16-6 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 §16-7 地形图的检查与地形测图的结束工作 附录一 测量计算中的有效数字 附录二 面积计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