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10-20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写)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分年度预测2010年与201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书中包括失业回滞、非对称就业弹性与宏观调控目标失衡;经济危机、战略调整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等十一份报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10-2011)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10-20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写)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分年度预测2010年与201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书中包括失业回滞、非对称就业弹性与宏观调控目标失衡;经济危机、战略调整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等十一份报告。 内容推荐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10-20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写)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分年度预测2010年与201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结果表明:(1)2010年全年GDP增长达到10.1%,比2009年提高1个百分点,宏观经济较2009年出现明显的回升。2011年GDP增速将达到9.6%,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2)2010全年CPI估计为3.2%,GDP平减指数为3.7%,2011年物价水平将出现小幅回落,CPI为3.0%,但中国并不存在“滞胀”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10-2011)》建议:(1)“控物价、启规划、稳复苏”是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2)以“流动性回收”为主、辅之以“市场秩序的治理”、“多渠道进行供求平抑”、“价格适度释放”、“预期引导”等措施,对中国经济泡沫的蔓延和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扬进行治理。2011年货币政策应当从目前的适度宽松向中性定位,建议M2增速不宜超过17%,新增信贷维持在7万亿~7.5万亿元。这需要中央银行进行150~200个基点左右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同时进行适度加息。(3)为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在货币政策进行总量收缩的同时,财政政策应当保持总量积极的原则。2011年的财政赤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大,在扩大地方政府发债权力的基础上,重点用于调整地方国债的规模,建议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未来改革应当减税与税制转型并行。 目录 总报告:总报告: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分报告1:基于预测视角的中国核心通货膨胀测算:以惯性为权重 分报告2:居民收入倍增与中国经济增长 分报告3:失业回滞、非对称就业弹性与宏观调控目标失衡 分报告4:增长、波动、收入分配与污染治理——“十二五”财政体制改革 分报告5:区域经济规划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2005—2010) 分报告6:以史为鉴、客观认识当前的汇率之争 分报告7:经济危机、战略调整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 分报告8: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央一地博弈与突围之道 分报告9: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 分报告1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0—2011年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