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宪政理想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方宪政考察)》在宪政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而深刻的见解。作者刘海涛把宪政看做人们政治设计的艺术和制度安排的智慧,并且探讨了政治制度科学原理的几个方面,如普通法宪政。这些见解,同最近流行的自由民主人权话语有很大不同,但它是中国学者自主探索获得的,并且据我所知作者也不乏同道。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与法治建设来说,这本书不乏知识上的启迪;对中国政治法律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一副清醒剂,有助于我们摆脱意识形态政治的思考方式,重归政法科学的技艺理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宪政理想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方宪政考察)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刘海涛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这部《宪政理想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方宪政考察)》在宪政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而深刻的见解。作者刘海涛把宪政看做人们政治设计的艺术和制度安排的智慧,并且探讨了政治制度科学原理的几个方面,如普通法宪政。这些见解,同最近流行的自由民主人权话语有很大不同,但它是中国学者自主探索获得的,并且据我所知作者也不乏同道。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与法治建设来说,这本书不乏知识上的启迪;对中国政治法律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一副清醒剂,有助于我们摆脱意识形态政治的思考方式,重归政法科学的技艺理性。 内容推荐 《宪政理想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方宪政考察)》(作者刘海涛)探究了西方宪政的政治文明意蕴,讨论了古典宪政、普通法宪政和宪法宪政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了宪政的基本制度维度,重点探讨了宪政作为政治科学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建设性宪政”的分析理念,挖掘出宪政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即宪政不仅约束权力,更为重要的是宪政也“建设”权力。《宪政理想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方宪政考察)》著者认为,宪政是良好政治生活的建设者,也是建构国家正当性和国家认同的佳途。 目录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与宪政 第一章 政治文明的政治应该是什么? 一 政治的概念 二 政治不是“统治” 三 政治既非“阶级斗争”,也和战争严格区分 四 所谓“利益的政治” 五 政治无关超越的价值 第二章 宪政:对抗式权力结构 一 对抗式权力结构的内涵 二 权力的本性:乐观论与悲观论 三 忠诚的反对者 四 常态政治下的对抗式秩序 五 对抗式权力体制的边际意义 第三章 古典宪政 一 古典宪政的表现 二 古典宪政的共和诉求 三 古典共和宪政与现代自由宪政的比较 第四章 普通法宪政 一 普通法宪政的内涵 二 英宪的精义 三 柯克、布莱克斯通及哈耶克 四 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 五 “发现”正义 六 法官“造法”与司法中心 七 普通法宪政的精髓 第五章 “宪法”宪政 一 从宪法开始的宪政 二 宪政性的宪法与主权性的宪法 三 从宪法到宪政的政治意蕴 四 宪法至上 五 分权的要义 六 违宪审查 第二部分 宪政的三个制度维度 第六章 有限政府制度的宪政分析 一 立宪政府与有限政府 二 德性与理性的局限 三 有限政府的限度 四 基本自由、自由市场制度与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 第七章 宪政联邦制度的意蕴 一 宪政联邦制的内涵 二 圣约、契约、宪约 三 “中央政府陷阱”问题 四 政治去中心化 五 麦迪逊原理 第八章 权利救济的制度探究 一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二 救济为什么重要? 三 立法救济与司法救济:两种类型的救济 四 人身自由权的救济性与宪法的救济性 第三部分 宪政科学原理与国家正当性建设 第九章 宪政科学原理 一 权力趋于腐化原理 二 “没有人适合充当自己事务的法官” 三 政治不平等与政治约束原理 四 立宪选择原理 五 对抗的知识原理 六 政治中的反直觉规律 七 政治规范中的语言局限 第十章 国家总是需要探究:宪政与国家 一 价值性国家 二 宪政作为国家的根本 三 建设性宪政与“宪政可以强国” 四 宪政的国家身份认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