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叶圣陶经典赏析:古代英雄的石像》收录了叶圣陶中短篇童话作品以及儿歌数十篇。
《叶圣陶经典赏析:古代英雄的石像》简介:叶圣陶的作品文字流畅、灵动,富于想象,诗意盎然,在浅显的故事中潜藏着深刻的含义,于平实的语言中传递着强烈的感情,深受一代叉一代少年儿童的喜爱。
《叶圣陶经典赏析:古代英雄的石像》收录了叶圣陶中短篇童话作品以及儿歌数十篇。《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地球
很久很久以前,大地光滑浑圆,跟皮球一个样儿。
为什么后来会有高高的山,山下有平地,更有凹下去的盛满了水的海呢?
原来,当初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大家都很安乐。饿了,他们就采树上的鲜果吃。鲜果好看极了,拿在手里就让人忘了饥饿;鲜果的味道又香又甜,吃到嘴里有没法形容的快活。
人们闲着没事做,到处开唱歌会、跳舞会。不光人们,鸟呀,树林呀,风呀,泉水呀,也一同唱歌;野兽呀,大树呀,草呀,星星呀,也跟着跳舞。
人们热闹极了,开心极了;他们不懂得忧愁,从来不啼哭。他们疲倦了就躺在地面上,月亮像一位和善的老太太,用银色的光辉照在他们的脸上。你可以看到他们做着梦,还在开心地笑呢!
忽然,云端里吹来几阵风,把树上的叶子全给吹了下来。人们开始吃惊了,害怕了,他们看到所有的树都只剩下光杆儿,连一个果子也没有了,肚子要是饿起来,这日子怎么过呢?
唱歌会停止了,跳舞会停止了,大家喊道:
“困难的日子到了!困难的日子到了!你们没瞧见吗,树上连一个果子也没有了。”
“咱们吃什么呢?咱们吃什么呢?肚子饿起来,咱们怎么办?”
“大家快想办法呀!大家快想办法呀!挨饿可不是好受的。”
聪明的人想出办法来了。他们说:“靠果子过日子是靠不住的,咱们会有东西吃的。咱们耕种,咱们收割,咱们把收割下来的东西储藏起来,要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吃,咱们就不会挨饿了。现在只要大家都来耕种。”
大家听了一齐拍手欢呼。他们说:“咱们得救了!咱们不怕挨饿了!大家都来耕种呀!”
他们一边高呼,一边举起锄头,就在自己站着的地方耕种。但是有些柔弱的人,他们拿不动锄头,只好站在一旁呆看。想到自己不久就要挨饿了,他们要求耕种的人说:“你们种出了东西来,分点儿给我们吃吧。咱们是好朋友,你们应该可怜我们,我们拿不动锄头呀。”
拿锄头的人想,分点儿给他们,这还不容易?种出来的东西多了,吃不完堆积起来有什么用呢?他们很痛快地答应了。到了收获的季节,稻呀麦呀,都分给他们每人一份,跟拿锄头耕种的人分到的一样多。
耕种的时候总要拣去一些僵土和石块。大家看那些柔弱的人站的地方反正空着,就把拣出来的僵土石块往那里扔。僵土和石块堆高一点儿,那些柔弱的人就往高里站一点儿。他们好像泛在水缸里的泡沫,水尽管二一桶一桶往缸里倒,泡沫总浮在水面上。
拿锄头的人仍旧把耕种出来的东西分给柔弱的人吃,仍旧每人一份。可是要分给他们,不像先前那样便当了,要背着稻呀麦呀,爬上土石堆。土石堆越来越高,稻呀麦呀见得越来越重,压得他们背都弯了,胸口几乎碰着了膝盖。他们像拉风箱似的喘着气,一步一步往土石堆上爬,汗跟泉水一般从每一个汗毛孔里流出来。他们唱着歌,忘记了劳累。他们是这样唱的:
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好朋友。
他们拿不动锄头,我们拿得动锄头。
分给他们一份稻,分给他们一份麦。
反正我们有力气,应该帮助好期友。
P2-5
为最可宝爱的后来者着想,为将来的世界着想,赶紧创作适合儿童的文艺作品,总该列为重要事件之一。
——叶圣陶
你要从他(叶圣陶)的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茅盾
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鲁迅
他(叶圣陶)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