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作者(朱利安)比较了西方和中国的功效概念,进而探及两个文明的形而上学预设,来解释两个文明的战争、政治和外交行为模式上的分歧。西方的功效模式从古希腊关于行为的概念承袭而来,追求通过意志性的主动行动直接到达预期目的。而中国模式则倾向于评估在特定情势中的力,然后通过非主动来转化它,依靠事物自己的“势”使功效自动发生。于连在书中展示了中西方两种不同功效策略在若干领域中的开展情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法)朱利安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作者(朱利安)比较了西方和中国的功效概念,进而探及两个文明的形而上学预设,来解释两个文明的战争、政治和外交行为模式上的分歧。西方的功效模式从古希腊关于行为的概念承袭而来,追求通过意志性的主动行动直接到达预期目的。而中国模式则倾向于评估在特定情势中的力,然后通过非主动来转化它,依靠事物自己的“势”使功效自动发生。于连在书中展示了中西方两种不同功效策略在若干领域中的开展情况。 内容推荐 《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探讨了成功与效力在根本思维方式上的中西差异,把中国的《老子》、《孙子》、《鬼谷子》和《韩非子》等,与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君主论》、《战争论》中对功效概念的理解加以对照;通过探究两个文明的形而上学预设,解释了它们在战争、政治和外交行为模式上的分歧。 《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由朱利安编著。 目录 如何使得间距发挥效用?(代译序)林志明 敬告读者 写作目标与文献版本 第一章 将目光固定在模型上 第二章 或者,乘势而为 第三章 目标或结果 第四章 行动或转化 第五章 时机的结构 第六章 无为(而无所不为) 第七章 功效自成 第八章 由效力到功效作用 第九章 操纵的逻辑 第十章 操纵对比说服 第十一章 水的意象 第十二章 易之颂 译名对照表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