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慧所著的《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考察了曾子对于孔子仁学的发展以及孔门弟子对孔子学说的传承情况之后,可以肯定,曾子历史地位的奠定,与他进一步发挥仁为内心之德的理论、探求仁如何成为内心之德、不懈地揭示人性的核心内容、强调道德之真在于自觉自律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曾子为孔门儒学正宗,不是靠着宋儒封加的褒称,而是曾子思想理论继承了儒学之根本命脉,体现了儒学主导发展方向的结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罗新慧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罗新慧所著的《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考察了曾子对于孔子仁学的发展以及孔门弟子对孔子学说的传承情况之后,可以肯定,曾子历史地位的奠定,与他进一步发挥仁为内心之德的理论、探求仁如何成为内心之德、不懈地揭示人性的核心内容、强调道德之真在于自觉自律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曾子为孔门儒学正宗,不是靠着宋儒封加的褒称,而是曾子思想理论继承了儒学之根本命脉,体现了儒学主导发展方向的结果。 目录 绪论 论曾子 一 曾子及其时代 二 曾子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曾子对于孔子道德范畴的全面继承 (二)“一以贯之”的方法论与曾子思想体系的形成 (三)曾子理论与儒学发展方向 三 曾子学说的基本特点 四 曾子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 曾子家世及生平考析 一 曾子家世考 (一)曾子世系 (二)曾参故里——武城考 (三)曾子家庭考析 二 曾子生平考 第二章 曾子时代的士与儒士 一 曾子时代的士 二 曾子时代的儒士 (一)关于儒士的身份问题 (二)儒士并非完全独立的专业“知识分子” (三)关于“士无定主” 第三章 曾子著述考 一 《曾子》考 (一)《曾子》一书的流传情况 (二)《曾子》与《大戴礼记》“曾子”十篇 (三)《曾子》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考 (四)从上博简《内礼》看《曾子》的成书 二 曾子与《孝经》 (一)曾子对于儒家孝道理论的发展与 《孝经》主体思想的形成 (二)曾子-孟子-《孝经》 (三)从《孝经》成书看儒家传统孝道的衍变 三 曾子与《大学》 第四章 曾子关于理想人格及修养方法的探求 一 曾子对理想人格的设定 二 曾子的修心理论 第五章 曾子对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 一 曾子关于“仁”的探讨 二 曾子关于“礼”的探讨 三 曾子伦理学说的特点 第六章 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 一 曾子对于传统孝道的发展 二 曾子孝道理论的意义 三 曾子孝道理论的时代特征 第七章 曾子的阴阳学说及其与《易传》的关系 一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的作者及写定时代 二 曾子思想与阴阳学说 (一)曾子论“阴阳” (二)阴阳学说与儒家理论阵地的扩展 (三)曾子的天圆地方观念 三 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易传》成书的关系 (一)儒家《易》论源流 (二)曾子对于儒家《易》论的贡献 (三)《易传》思想的学派归属问题 参考文献 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译 曾子立事 曾子本孝 曾子立孝 曾子大孝 曾子事父母 曾子制言(上) 曾子制言(中) 曾子制言(下) 曾子疾病 曾子天圆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