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问题的双向建构》由张晓虎所著,本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对艾滋病的病理学、流行病学或行为学进行分析,也不在于对艾滋病问题上的歧视态度或排斥行为的进一步阐释,(尽管在这些方面可以提出诸多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而在于探究艾滋病相关的各种现象或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以及各方主体在实践其价值追求的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在于以中国的艾滋病问题为例,探究制度变迁的价值观念基础。尽管如此,对艾滋病问题的分析依然是本书研究的重要内容,整篇文章将直接围绕这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艾滋病问题的双向建构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张晓虎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艾滋病问题的双向建构》由张晓虎所著,本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对艾滋病的病理学、流行病学或行为学进行分析,也不在于对艾滋病问题上的歧视态度或排斥行为的进一步阐释,(尽管在这些方面可以提出诸多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而在于探究艾滋病相关的各种现象或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以及各方主体在实践其价值追求的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在于以中国的艾滋病问题为例,探究制度变迁的价值观念基础。尽管如此,对艾滋病问题的分析依然是本书研究的重要内容,整篇文章将直接围绕这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内容推荐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艾滋病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与相对滞后的制度文化之间的矛盾。中国解决艾滋病问题的实践进程折射着中国社会进一步制度变迁和社会建设的进程,这个过程是国内外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也是各方主体持有的不同价值观念和需求之间的博弈过程。《艾滋病问题的双向建构》由张晓虎所著,《艾滋病问题的双向建构》从艾滋病的概念体系、制度背景、社会反应等方面探讨了社会制度与艾滋病问题之间的双向建构。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艾滋病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基本观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对艾滋病概念体系的建构主义解读 2.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2.2 建构主义的疾病观 2.3 艾滋病概念的建构过程 第三章 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内涵与社会问题属性 3.1 污名: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内涵 3.2 社会问题理论概述 3.3 艾滋病作为社会问题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 中国艾滋病问题的制度背景 4.1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社会因素 4.2 制度的观念基础与艾滋病的“政治化” 4.3 艾滋病问题的制度需求 第五章 行为干预:制度需求与创新 5.1 行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5.2 价值观取向与干预实践中的路径依赖 5.3 价值观影响行为干预的其他表现 第六章 民间组织参与和亚文化群体登场 6.1 公民社会背景下的艾滋病防治理念 6.2 亚文化群体的登场:同性恋群体的参与 6.3 萌芽中的民主 结论 价值观念的转变是艾滋病制度变迁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后 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