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巨英、贠扬编辑的《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凡尔纳密码》以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为基础,重新编写,让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了解到凡尔纳作品中对现代科技的惊人预见性,并对相关知识点做简要的、图示性的讲解,增加阅读时的趣味性。
由巨英、贠扬编辑的《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凡尔纳密码》收录凡尔纳的两部佳作,《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这两部小说共同讲述了一部完整的太空历险记,第一部《从地球到月球》讲的是试验的由来和人们到月球之旅的准备工作。以及成功发射的全过程。第二部《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发射之后在太空的种种历险。小说的情节奇幻惊险。充满了作者的科学设想,而这些设想在以后几乎又一一得到验证和实现。
第二天,1500家报纸杂志都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从各个方面热烈地讨论着这个实验,巴比康成了美国最伟大的公民之一,简直就是科学界的乔治·华盛顿。
巴比康虽然成了万众瞩目的中心,但他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他把大家召集到会议室,经过讨论,决定首先向天文学家请教一下,再讨论机械方面的问题。这个伟大的实验要想成功,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
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以天文台而声名远播,那里聚集了最著名的天文学家,还有一架非常先进的望远镜,当时,鲍德就是用它解开仙女座流旱群的难题的,克拉克就是用它发现天狼星的卫星的。大炮俱乐部不信他们信谁呢?
两天后,坎布里奇天文台的回信就来了,而且是坎布里奇天文台台长亲自回的。
信的内容是……
炮弹要在明年l2月l口的10点46分40秒准时发射。
炮弹将在发射后的第四天,即12月4日的午夜12时整到达月球。
而且,台长还特别警告大炮俱乐部成员:如果错过了这个发射时间,要是下次再遇到月球同时穿过近地点和天顶的机会就得再等18年零11天。
最后,台长还答应天文台全体待命,随时解答他们设计中涉及天文学的任何问题。
台长的信被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关于大炮俱乐部的登月计划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各类刊物趁机为大家讲解各类月球知识,一时间,美国人人都成了月亮狂。
大炮俱乐部立刻提名成立了俱乐部工作委员会,开始着手解决三方面的重大问题:大炮、炮弹和火药。委员共有四人:巴比康,摩根将军,艾尔费斯顿少校,还有J·T·梅斯顿,任秘书兼书记员。
10月8日,大炮俱乐部工作委员会第一一次会议降重地在主席巴比康的家中举行,会议桌上堆满了三明治——噢,这么严肃的会议.怎么能饿着肚子开呢?
首先,主席巴比康先发言:“我觉得,应该先讨论炮弹问题,然后再讨论大炮,因为大炮的体积应该视炮弹而定。”
“请允许我捅一句嘴!”梅斯顿说,“首先,我们向月球发射这枚炮弹,就好像派去了一位大使,所以,我想先从伦理的角度说说它。同仁们,我要抛开物理学,也不谈杀人的炮弹,在我看来,这颗炮弹是我们人类力量的最辉煌体现,集我们人类的能力于一身,我们能造出这样的炮弹,证明我们的能力已经和造物主相差无几了!它标志着人类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它是一颗浓缩版的天体!换句话说,那些天体不过是小同形式的炮弹罢了!造物主制造了光速、声速、风速,可我们制造.出的这炮弹速度比马和火车还要快一百多倍,每秒钟要跑10973米!”
激动万分的演讲者坐了下来,顺手把满满一盘三明治拖了过去。
P-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