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出现了许多如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的、毒奶粉和毒食物事件、酒后驾车甚至故意撞人事件、因要收费无人打捞尸体等等许多让人诘问“如今人们的良心何在”的事情。徐贲提出了:结伴同行,听从同伴的良心的鼓声,一起向着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前行。在徐贲编著的《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精)》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徐贲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今社会出现了许多如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的、毒奶粉和毒食物事件、酒后驾车甚至故意撞人事件、因要收费无人打捞尸体等等许多让人诘问“如今人们的良心何在”的事情。徐贲提出了:结伴同行,听从同伴的良心的鼓声,一起向着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前行。在徐贲编著的《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精)》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内容推荐 徐贲编著的《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精)》内容介绍:美国作家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如果一个人与他的同伴步伐不合,那也许是听到了一个不同的鼓声。不管这是怎样的鼓声,来自多么遥远的地方,他都会随着那音乐声前行。”梭罗是一个听自己良心鼓声行进的人,他崇尚人类单纯的心灵,认为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梭罗也是一个寂寞的人,他的书打动一些与他一样在心底深处寂寞的读者,但他的良心鼓声却并不能唤起他们与他一起前行。连他的一个朋友都说:“我爱亨利,但无法喜欢他,我决不会想到挽着他的手臂,正如我决不会想去挽着一棵榆树的树枝一样。” 我们要倾听的是另一种良心鼓声,一种能让我们与他人同行的良心鼓声。这个鼓声来自每个人的内心,但它并不孤独寂寞,因为我们能够听到彼此的心灵回响。这回响就像是树林子里的回声,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某个并不期待的方向突然听到了它。当这声音响起的时候,如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所说,它“会使一切偶像都沉默下来。宇宙突然恢复了它的沉静,大地上无数诧异的小小的声音就会升起。……秘密的呼唤,从所有的脸上发出邀请”。这个回声来自人们在社会中为共同的良善而不断进行的心智交流,人心和人性的启蒙就是为了促进这种心智交流,并加入这个交流。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精)》是一本公共生活类书籍。 目录 序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心智的启蒙 第一部分 个人良心与社会共善 “良心”是怎样的一个向导 民主法治下的“良心” 公民社会中的“良心” 民主政治不能危害民间社团的良心 神给人怎样的良心原则 政治与良心 利益与良心 商业良心的社会条件 恻隐心遭遇良心道德 人为什么会“残忍” 残忍与恶 “罪感”的洗涤与操控 阿姆斯特朗的羞愧与罪感 黄河浮尸与人的尊严 不说真话,发誓无用 让公民交谈代替群众呐喊 官腔八股和官老爷 希望在“哀莫大于心死”中死去 精神的和物质的美国梦 美国人幸福吗 奥巴马当总统“幸福”吗 “选民访谈”与“幸福调查” “中彩”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并不完美的“美国梦” 金钱不是选民唯一的“自我利益” 美国的竞选与金钱 道德必定需要宗教吗 第二部分 幽暗人性与心智启蒙 大众心理与心智启蒙 人的“情绪”与心智启蒙 “易粪而食”的道德与情绪 非人化的荼毒 粗鄙是文明社会的癌症 粗鄙和粗俗 无度时代的“贪婪” “贪婪”应该成为中国公共讨论的议题 当今中国的“贪婪”是一种怎样的道德恶疾 中国人为什么轻信 轻信与偏执 “涨工资”提升的是怎样的幸福感 别让“幸福”成为有名无实的时髦用语 弄出点动静来的胡说八道 公关与忽悠 公关与民主 气功是一种怎样的忽悠 政治化的感恩糟蹋“感激” 鼓掌是一种“社会传染病” 不可理喻和自以为是的“愚蠢” l极端境遇中的“愚蠢” 污染是一种怎样的愚蠢 从历史汲取“愚蠢”的教训 宗教、文学和科学中的“忌妒” 忌妒与残忍 美国的“洗脑”理论 “被洗脑”有罪吗 第三部分 让宪政引导民德 让宪政引导民德 宪政需要怎样的制度守护 政改需要“好生活”的理念 宪政的根本作用是防止暴政 宪政法治中的“人民领袖” 宪政民主中的“欺骗”与“伪善” 法治需要“敬畏”法律吗 共和法治的缔造者和初始时刻 宪政之初的幸运与德行 公共价值启蒙中的“公正”和“社会正义” 公民权利是争取一切其他权利的权利 政治梦想与现实条件 政府有管理公民个人嗜好的权利吗 自由价值与《旧制度与大革命》 怎样的“笼子”能关进三种权力 “请愿申冤”是一种怎样的公民权利 说真话得先让人能说话 这样的“幸运”不公正 人微言轻的选票是民主的最强力量 “希望”和乐观主义 大众幸福学中的“自由” 幸福与大众伦理 何以消除“心中魔鬼” 为希特勒试吃食物的女人 作恶的意愿与罪责 暴力犯罪的人群操控与个人的责任 制度造就的“坏人”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