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京华编著的《连续审计研究:理论体系、技术架构与应用实施》包括7章,可归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本书研究的背景、研究问题及其相互逻辑关系,并对本书的研究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第2章)对本书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是本书的主体,研究连续审计的理论体系、连续审计的技术架构和连续审计应用实施;第四部分(第6章)对我国审计信息化状况和连续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第五部分(第7章)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连续审计研究--理论体系技术架构与应用实施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阚京华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阚京华编著的《连续审计研究:理论体系、技术架构与应用实施》包括7章,可归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本书研究的背景、研究问题及其相互逻辑关系,并对本书的研究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第2章)对本书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是本书的主体,研究连续审计的理论体系、连续审计的技术架构和连续审计应用实施;第四部分(第6章)对我国审计信息化状况和连续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第五部分(第7章)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内容推荐 审计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审计模式的变革: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投资者对信息实时披露与鉴证的要求、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压力的增加,促使审计行业寻求加快审计循环、及时揭示企业风险和财务舞弊的审计模式。在这种环境下,连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及其内涵下的“技术驱动型审计模式”(Technology—enabled Auditing Approach)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连续审计研究:理论体系、技术架构与应用实施》采用规范研究与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连续审计的四个方面开展研究:(1)连续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从理论层面对连续审计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认识;(2)连续审计应用的技术架构问题,从技术层面探究连续审计测试技术和技术实施模型,为连续审计的实践奠定基础;(3)连续审计应用实施问题,从实施层面阐述连续审计实施过程和具体步骤,为连续审计实践提供参考性程序;(4)从现实层面对连续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障碍和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这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遵循理论—技术—实施—应用的逻辑线索,相互关联,层层推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连续审计研究体系,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连续审计模式的中观研究。 《连续审计研究:理论体系、技术架构与应用实施》由阚京华编著。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及其逻辑关系 1.3 基本概念诠释和界定 1.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1.5 本书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2 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连续审计理论体系 3.1 审计理论动因分析 3.2 连续审计需求分析——信息假说 3.3 连续审计供给分析——非均衡理论 3.4 连续审计的本质 3.5 连续审计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6 连续审计模式下理论结构要素的变化和发展 3.7 本章小结 4 连续审计技术架构 4.1 连续审计实施的条件 4.2 连续审计实施的依托技术 4.3 连续审计实施的测试技术 4.4 连续审计系统技术概念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连续审计应用实施 5.1 国外连续审计实践 5.2 连续审计应用功能领域 5.3 连续审计实施过程 5.4 连续审计实施案例——西门子 5.5 本章小结 6 连续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分析 6.1 连续审计在内部审计应用现实与可行性分析 6.2 连续审计在独立审计应用现实与可行性分析 6.3 连续审计应用存在的障碍 6.4 连续审计应用的具体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一(企业卷) 附录2 调查问卷二(注册会计师卷) 后记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