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科学教育界对STS课程并不陌生,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涉及STS课程领域,但总体而言,STS课程的研究尚不能应对新世纪科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欠缺专门、系统的研究。杨明全编著的《国际视野下的STS课程研究》尝试着对STS课程的建构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对STS课程的理论基础、开发机制、实践状况以及国外STS课程的状况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国际视野下的STS课程研究》由杨明全编著。
《国际视野下的STS课程研究》绪论部分对STS课程产生的背景、STS课程的起源和发展以及STS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在全面阐述STS教育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STS课程的理论基础,包括科学哲学观、建构主义理论和综合课程理论。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STS教育产生的背景/2
一、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
二、科技发展带来的危机与社会意识变革/6
三、20世纪中后期西方科学教育危机/12
第二节 STS课程的起源与发展概况/16
一、STS教育的提出/16
二、STS课程的兴起和发展/21
第三节 STS课程的界定/24
一、STS教育的内涵/24
二、STS课程界说/30
第二章 STS课程的理论基础/39
第一节 科学哲学观/40
一、科学哲学观与科学教育/40
二、科学哲学的历史转向/43
三、当代科学哲学观对STS课程的影响/48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53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缘起与特点/54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55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STS课程的影响/58
第三节 综合课程理论/61
一、科学教育领域的分科与综合之争/61
二、综合课程的价值与意义/66
三、综合课程理论对STS课程的影响/69
第三章 STS课程的性质与目标/71
第一节 STS课程的性质/72
一、STS课程的功能简析/72
二、STS课程的内容简析/74
三、STS课程的组织结构简析/75
四、STS课程开发的主要环节/78
第二节 STS课程的目标/79
一、科学教育目标的演变/80
二、STS课程的基本目标——科学素养的养成/84
三、对STS课程目标的分析/88
第三节 STS课程目标确立的技术/93
一、从一般目标到具体目标/94
二、STS课程目标的层次性/97
三、STS课程目标的表达/98
第四章 STS课程的内容与组织/101
第一节 STS课程的内容/102
一、STS课程内容选择的特点/102
二、STS课程内容的主题类别/107
三、STS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单元设计举例/110
第二节 STS课程的组织/114
一、组织STS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114
二、STS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16
三、一种具体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概念图/119
四、学校安排STS课程的策略/124
第五章 STS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25
第一节 STS课程的实施/126
一、STS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126
二、STS课程的实施原则/129
三、STS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133
第二节 STS课程的评价/137
一、STS课程评价的含义与特点/137
二、STS课程评价的维度与方法/140
三、STS课程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143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STS课程的实践/145
第一节 美国STS课程概况/146
一、美国当代科学教育政策的沿革/146
二、美国典型的STS课程:《社会中的化学》/151
三、对美国STS课程的简要评价/156
第二节 英国STS课程的实例与启示/158
一、英国STS课程实践概览/158
二、英国两种典型的STS课程/164
三、对英国STS课程实践的简要评析/169
第三节 加拿大STS课程的实践与革新/171
一、加拿大科学教育的总目标:科学素养及其四个基础/172
二、加拿大STS课程实践的概况/176
三、加拿大实施STS课程的新方式——STSE/181
四、加拿大STS课程实践的启示/187
第七章 STS课程展望/189
第一节 从STS看当代科学教育改革的走向/190
一、重建科学教育价值观,倡导“理解科学”/190
二、科学教育从注重“知识体系”到注重“探究过程”/193
三、科学教育的内容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各因素之间的渗透/198
四、关注科学伦理道德,注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202
第二节 STS教育与人文价值教育/206
一、STS教育对学习者个人主体价值的关照/206
二、sTS教育的人文内涵/209
三、STS教育的人文诉求:困境与超越/212
第三节 我国STS课程发展的反思与展望/215
一、我国STS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15
二、我国新课程理念对STS教育的体现和渗透/218
附录1/222
附录2/230
参考文献/238
后记/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