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哲学研究论丛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苏国辉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国辉所著的《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和谐社会则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内容推荐

苏国辉所著的《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内容简介:人的存在是一种关系系统,这种关系系统是最为复杂、最难以认识的动态构成。人作为有意识的、实践的存在物,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具有非特定性,因此,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直接影响到人的存在方式与状态。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使得原来相互适应的关系变得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对关系进行调适。《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讲述关系调适也就构成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主旋律,人的关系就是在不断调适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人的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从关系调适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一自然一社会”系统的复杂关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的关系向着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展开,使人的关系真正属于人,在关系调适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目录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内容、结构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的存在是关系系统

 一、人的存在的三重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与人的关系

3.人与自身的关系

 二、认识人的关系的三个视角

1.反思:历史的视角

2.解蔽:现实的视角

3.发展:未来的视角

 三、关系需要自觉调适

1.关系调适的必要性

2.关系调适的可能性

第二章 关系调适的内在结构

 一、实践:关系调适的现实基础

1.关系生成基础

2.价值实现基础

3.关系传承基础

 二、符号:关系调适的中介

1.关系的符号表达

2.创造符号与符号创造

 三、整体关系思维:关系调适的方法论

1.关系变化:时空观念的建构

2.关系元起:致思的方式

 四、序构:关系调适的机制

1.从无序到有序

2.从逆序到顺序

3.从劣序到优序

第三章 关系调适的经验及意义

 一、中国传统关系调适及其意义

1.为仁由己

2.推己及人

3.修己安人

4.见利思义

5.先义后利 

6.以义制利

 二、西方国家关系调适及其意义

1.“人为自然立法”到生态平衡

2.代内公平到代际公平

3.突破“集体行动的逻辑” 

4.增进“社会资本” 

第四章 当代社会关系的新境遇

 一、失序与重建:社会双重转型

1.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二、扭曲与紧张:三重世界中的关系

1.生活世界

2.意义世界

3.心灵世界

第五章 关系调适的新措施

 一、以人为本:人与人关系调适

1.人与人社会地位平等的实现

2.人与人经济利益的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调适

1.生态观念转变

2.增长方式转变

3.消费方式转变

 三、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关系调适

1.价值观向度

2.制度向度

3.行为向度

结束语 未竟的关系调适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研究的缘起

人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贩夫走卒到专家学者都对人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不管是把人的关系理解成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还是学术殿堂中的本质规定,都是对人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人的关系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家庭成员的关系到成年后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关系是没有终结的,对人的关系的认识同样如此。从常用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比如我们的词汇里不停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化”,从最初的“四个现代化”到当前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等,不一而足。而面对如此多的“化”,我们不禁要有这样的疑问:到底需要化什么,又该如何去化呢?其实这些“化”的对象就是人的关系,要把人的关系调适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使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然而人本身就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物,对其关系的认识与调适也是一个永续的过程,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终南捷径。人与社会的发展使人的关系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人的关系角度而言就是从不相适到相适以及从低层次的相适到更高层次的相适过程。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构成了社会的发展历程,或者说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与答案是统一的,答案就内在于问题之中,如何提问实际上已经预设了如何回答。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到的问题当然是不一样的,其回答自然也会有区别。我认为分析人的关系就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当然从人的关系视角来分析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合适的,也只有把当前的社会嵌入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才能看到它的问题与趋势,从而找到应对之策。

人的存在是一种关系系统,人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把握人的本质的关键。然而,人的关系系统也是最为复杂,最难以认识的动态构成,因为人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具有非特定性,人的关系自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直接影响到人的存在方式与状态。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使得原来相互适应的事物由于关系的变化而变得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对关系进行调适。关系调适构成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主旋律,人的关系就是在不断调适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人类社会实质上也是一个人的关系调适过程。对人的关系调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全面的、科学的阐述,是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最大发现。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者在艰苦的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中,丰富与深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尤其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主要关系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比如提出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然而,在人的关系的层次性、复杂性方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剖析,特别是没有站在动态和系统的角度去把握人的全面关系。关系调适从动态的、系统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进行了丰富。

第二,挖掘与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汲取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合理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着生活的智慧与哲理,如何从庞杂的文化中继承优秀的传统,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存续。关系调适这一主线,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如何处理人的关系的格言式的经验有了一个清晰的条理,更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加以大力弘扬。而且在这个前提下,尽量汲取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元素,在关系调适中实现文化的优势互补。

第三,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和谐社会则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关系的双方处于矛盾统一体之中,只有对关系不断地进行调适,才能够使关系双方保持动态的平衡,达到和谐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待发展与完善,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大政方针,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调适从理论上对这些政策方针给予了论证和说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调适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世代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从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调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到了落实的根基。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对人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化,更是从实践层面来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调适,以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P1-4

后记

求学路上,走走停停,博士阶段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旅程。期间有过激情澎湃的学术争论,亦有过独上高楼的苦苦思索,吾生而愚钝,然每每聆听方家珠玉之言,虽不能了悟亦颇有所获。

能拜入夏甄陶教授门下,成为先生亲手培养的第30个博士,真乃三生有幸。先生淡泊名利,儒雅谦和,对学生的教诲更多的是启发与鼓励,言语不多,平实却极具穿透力,寥寥数语即令我茅塞顿开。特别是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每当我陷入思维的困境,先生总能一语点破我的迷局,柳暗花明的喜悦只有亲历方能体会。先生视力不好.他借助放大镜对我的论文进行一字一句地仔细审阅,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修改意见,此情此景,感佩至深。先生高标的人格、深邃的思想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影响我一生,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里特别感谢郭湛教授,没有他的引荐我不可能成为夏先生的弟子。他又是我学术的领路人,从入学听他的课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我都深受启发,他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郭老师待人真诚而友善,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在三年的人大生活中,他对我总是关怀备至。对郭老师的感激之情不是在一篇论文的后记中所能表达的,只言片语略表寸心而已。

感谢我的副导师李燕教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建议,使我的论文结构更合理,逻辑更严密。她敏捷的思维与犀利的语言风格令她的课生动而富于激情,我论文中的许多构思都来自她课堂中的启发。

在我论文的写作与修改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来自多位老师的帮助,他们是吴元梁研究员、陈中立研究员、张文喜教授、陈世珍副教授、马俊峰教授、杨焕章教授、段忠桥教授、安启念教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人大学习与生活中,我认识了很多志向高远、学识渊博的同学,与他(她)们的相处与交流,使我从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借此机会感谢盛卫国师兄、万资姿师姐、李经宇博士、周世民博士、余乃忠博士、苗伟博士、陈东英博士、蒙本曼博士、张茂林博士、胡帆博士、谭清华博士、段海宝博士、孙玉权博士、王金柱博士、沈永福博士、张进蒙博士、高健龙博士、卫东海博士、王群会博士、向彬博士、巴文泽博士、丁军强博士、杜帮云博士、金刚博士、许雁峰博士、张勇博士、侯彦峰博士、鲍建竹博士、沈晓武博士、李先敏博士、魏农博士、李煊博士、王春林博士、崔雪茹博士、张伟博士、牟世晶博士。

感谢马芳平师妹和王云鹏师妹在我的论文答辩工作中给予的支持,也感谢朱谚师妹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与亲人,他(她)们给予我的关爱与支持就像脚下的大地般坚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他(她)们爱的承载!

苏国辉

2009年5月16日书于人大品园三号楼421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