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外传》由吴永生所著,是长篇小说,具有长篇小说的结构性,但是它不是那种严谨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结构,而是散文化的。叙述和描写,则更具有散文化倾向。这也是吴永生独到考虑后选择的结果:适度的散文化不影响小说成为小说,而散文化可以为小说带来小说本身不能自然拥有的诗意和诗性。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活在唐武宗时期。诗名卓著,尤以七绝著称,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受其恩师牛僧孺的影响,杜牧躲不开当时朝廷的“牛李党争”,被迫先后出任扬州、。黄州、池州刺史。《杜牧外传》讲述的是杜牧出任池州刺史时的故事。作品通过杜牧平山贼、灭江匪、置籍薄、修湖堤、造刻漏、整私塾等业绩,展现了他的施政才能;同时,杜牧的“大唐第一情种”的名声与他的风流性情,也在与杏花等女性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中展现……
《杜牧外传》由吴永生所著,是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怨归怨,但杜牧此时不敢违了师命,再生不测。于是他拿出一笔银两,为李氏安了家,并应允在婴儿断奶后许其母子归宗,那李氏美人才忍气吞声,抱着婴儿与杜牧挥泪而别。处理了这桩棘手的事,杜牧觉得轻松多了,急忙找来军事判官薛举和书童兼贴身侍卫杜云,要他们悄做安排,明日起早开船,免得惊扰百姓。
说起薛举和杜云,这二人真可谓杜牧的哼哈二将。杜牧虽能带兵,却不谙武艺,因此当初赴黄州上任时,牛僧孺便将节度使署的一名小校拨给他做贴身侍卫,这小校就是薛举。他随杜牧上任,屡立战功,由杜牧保荐做到军事判官一职,武艺自然十分了得。杜云是杜府的一名家童,生得乖巧伶俐,天生一副娃娃睑,逗人喜爱。杜牧赴黄州后,裴夫人觉得天遥路远,夫君身边没有个贴心人,她不放心,因此便叫杜云跟着,充当书童。杜云到底是孩子家,平日里喜欢使刀弄棒的,杜牧便一发成全他,让薛举收他为徒,他的武艺也日趋精进。
黎明时分,官船扬帆离开黄州码头。尽管杜牧不事声张,但还是走漏了风声,赶到岸边送行的人越来越多:
“杜大人,可要记住黄州啊!”
“杜大人,我们盼你再回来!”
“杜大人,走好啊,一路顺风!”
目睹此景,站在船艄上的杜牧心头一热,使劲地朝岸上的人群挥手致意,大声说:“父老乡亲们,快请回吧,江边冷啊……”
官船渐行渐远,送行的声音渐渐小了,河岸已消失在视线中。在杜云的搀扶下,杜牧恋恋不舍地进了船舱。
祝福虽美,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真的是一路顺风吗?杜牧苦笑,眼下,他们就遇到了东北风——逆风啊!好在长江已发了桃花汛,水流很急,航速也不算慢,一个时辰能行二十里水路。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