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老子讲道(淡定的人生最幸福)/读书会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龙妍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听老子讲道(淡定的人生最幸福)》由龙妍编著,本书从老子《道德经》入手,深入浅出的将老子思想精髓展现在世人面前,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拾生活的勇气。所以,当你在繁琐的生活中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不妨听听老子细细讲述人生的道理,你的人生或许就从此改变。

内容推荐

  《听老子讲道(淡定的人生最幸福)》由龙妍编著,《听老子讲道(淡定的人生最幸福)》将史记与性格学结合起来,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经典案例,古今中外俱有,书中所写的故事与人物丰富多彩,性格鲜明,也因此拥有不同的人生。性格成就一切,无论是在爱情、婚姻还是家庭、事业方面,这个定律似乎都起到了神奇的作用,几乎能左右我们的人生。希望这本书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迷茫,在得失之中不失分寸,在生活中更从容。

目录

第一章

大道至简——以无胜有,抓住幸福的命门

8 道是万事万物之始

10 大智若愚的智慧

13 化繁为简,必得事半功倍

16 少一点儿私心杂念会活得更好

19 随时清零,保持“空杯”心态

22 一切的“有”,最终都将归于“无”

第二章

师法自然——放下执着,

爱就在身边

26 不要过分着眼于不能控制的东西上

29 对与错本身就是执着

32 凡事不强求,尽力则足矣

35 活在当下,即是永恒

38 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0 接受自己,调校永远不能达到的完美标准

第三章

无为胜天——存无为之心,

行有为人生

44 无为是一种人生态度

47 无为非不为,而是不妄为

50 无为是积极的等待

53 无为中的取胜之道

56 宠辱不惊——人生不可少的是一颗平常心

59 给人生留一点空白

62 物极必反,居柔胜强

第四章

上善若水——不争,是最大的功德

66 做人如水,则近得道

69 不争,则无过失,则无怨咎

72 不争的勇气

75 善退让,才能在众人中领先

78 置于度外,方可全身而退

81 愚也是一种得道

84 不与人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

第五章

适可而止——学会止步,使一切恰到好处

88 人生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

91 欲念不是病,病在动了不该动的欲念

94 勇敢前进,但别忘了最初的方向

97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100 找出思想的归属,才能免于忧患

103 人生要禁得住诱惑

106 奉养过度,其实是自寻灭亡之路

第六章

“无”胜于“有”——让心“空”起来,人生才会更充实

110 “无”究竟是什么

113 少一些占有心

116 放手,是最好的解脱

1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2 不自满,是人生的底线

125 以单纯面世,敢为他人不愿为之事

128 与其后悔,不如忘掉

第七章

静定为本——少一些急躁才能守得住根本

132 与其炫耀,不如保持沉默

135 过度思虑,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138 弃绝智巧,才是真正的聪明之处

141 不急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

144 少一分逞强好斗,才不会快速衰朽

147 担得起放得下,不轻易言败

150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第八章

自知者明——人最难得是有自知之明

154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

157 不自以为伟大,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160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163 不怕聪明,就怕自作聪明

166 懂得自制,在失控前巧妙控制自己

169 不要过分看重自己

172 看别人不满,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第九章

无私者圣——付出是最难得而高贵的品质

176 抱着利他的态度,才能成为最大受益者

179 对于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他

182 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

185 放弃自己的利益,是赢得人心的

关键

188 懂得成人之美,先付出的人最可贵

191 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194 自我肯定,是成功的良药

第十章

善低者高——低调,是最高明的炫耀

198 沉默是金,智者从不多说话

201 收起锋芒,试着了解别人的付出

204 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

207 小心你身上的棱角伤人

210 可以直率,但不愚直

213 安静守定,胜过雄强

216 懂得弯曲的人终能抬头

第十一章

细节为重——做得成小事,方能成得了大事

22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3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26 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

229 不可轻易发出诺言

232 看重困难,最终才能没有困难

235 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238 众人之错要引以为戒

第十二章

宽容为贵——幸福不是因为追求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242 不以苛求完美的眼光来要求他人

245 智慧的人从不会用生气来惩罚自己

248 肯做大牺牲,才有大回报

251 谦让要先人一步,赢利要晚人一步

254 最好的师傅是对你最不满的那人

257 放下怨恨,慈爱是攻克一切的力量

260 你的一生,决定在你的手里

第十三章

善于内省——一日三省吾身,方能不断进步

264 圣人的眼睛从不盯着外界

267 所有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270 命运在自己身上,不要寄托给他人

273 绝不推脱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276 以德报怨,连敌人都会感动

279 不要轻易批评指责他人

282 摆脱浮躁,脚踏实地

第十四章

回归天真——质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286 自然规律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289 精气充沛,和气纯厚,则百毒不侵

292 少一点儿复杂,多一点儿纯真

295 不追求完满,人生总会有一些遗憾

298 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

301 不离失本分的人方能长久不衰

第十五章

有“道”有“德”——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与德

304 以道为尊,以德为贵

306 懂得俭啬,所以能长久

309 别让他人有负担

312 爱惜精神,不断地积“德”

314 名利皆身外物

317 贪慕虚华,愚昧由此开始

试读章节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道”这个字。在学校学习时,老师会说:“你们不要死记硬背,要弄清里面的门道儿”;在单位工作时,会听见老师傅们说:

“这个人挺老实,就是不上道儿”,等等。同样是一个“道”字,里面的道道儿却很不一般,也很不相同。那么这个“道”到底是什么道呢?

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

孔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

韩愈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道”的原始含义是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普遍规律性。但这里讲的“道”却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道理,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老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等人对“道”的态度是勤而行之;中等人对“道”的态度是偶尔相信,偶尔不相信;下等人听说“道”以后就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不笑反倒“道”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眼界长远与浅近的区别。就像有人在大晴天修房顶,目光短浅的人看到了反而会觉得傻而大笑之,这就是因为他没有看到即将要来的风雨。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道的智慧有时必须突破常理才能看到。普通的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只能学到相关的道理,却学不到“道”。

那究竟什么是“道”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首先,“道”的含义是指某种过程。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在转化的过程中,万物逐渐离开,走得越来越远。但“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它远到一定程度,就会折返回来,重新归于道中。在这个过程中,道不是一种静态的物质,而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是对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系统性的、整体性的概括。

第二,“道”的含义是本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些话中的“始”、“母”、“根”、“门”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这个也就是道最玄妙的地方,它生于天地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发展演化而来的。

“道”的第三层含义,就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规律,它无所不在,包罗万象,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虽然道的本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冥冥之中,天地万物却都是受着道的指引而运行的。道德规律是任何事物都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着道的规律,一切事情才能顺利地完成。这就像树木春生秋落,才能代代不息,如果反过来,就只能枯死。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都遵循着道的管理,却唯独人经常违背道的规律,自以为有智慧,其实却是最愚蠢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无论是谁,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任何人都不能幸免,这就是天地之道,规律就是如此。

最后,“道”不仅是规律,更是法则。就像天地之间的律法。你生活在一个国家,就要受到一个国家法律的制约,生在天地之间,也要受到天地之间法则的制约。这是无人能逃的。“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人生在世,如果能够坚持道的法则,按照道的要求做事,便会事半功倍。相反,放弃道的原则,行事与道为敌,便会处处受制,为道所抛弃。

生活中处处都有道,可如何才能得道,按照道的规律来生活和处事呢?王国维曾经用三句诗形象地介绍了做学问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个境界,也可以看作求道的过程。一个人对道的领悟不是凭空得来的,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别人口头传授的道,永远没有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出来的道印象更加深刻。有句话叫“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才会在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意思啊!”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就是悟道。

要想悟道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积累,还需要灵感的进发。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没有汗水,就没有灵感,没有灵感,汗水也没有用处。所以,悟道的过程就是从未知到有知,最终归于无所不知的过程。

P8-9

序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是首次清晰揭露辩证统一思想的著作,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瑰宝。现在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积累、分类与进化,最终确定了以儒家、道家和中国佛教为主干又互相通融涵盖的局面。然而,道家显然比儒家和中国佛教的历史更加悠久,也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孔子曾经在自己的人生困惑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去求问老子,拜老子为师。而中国佛教的众多解经讲经也无疑是在以佛教的语言体系一点点儿地印证和体现着老庄思想的终极正确性。所以,我们认为,一个求知若渴的人,一个不断发问的人,一个热爱智慧的人,都应当以《道德经》为其入门的引领,都应当把老子当成自己的第一个智慧导师。

美国近代文明之父爱默生在谈到如何读书时曾说:“我必须提供的三条实用准则是: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你喜欢的书。”现在信息爆炸,市面上书籍浩繁,但是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代,却从来未曾失去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取代的地位。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老子和他的《道德经》都是久经考验的,配得上“经典中的经典”这个称号。

近几百年来,西方的哲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等科学飞速发展,西方的科学家们为他们自己一个个新的发现而欣喜若狂,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一直缄默一旁。西方的分析和研究无一例外,都是用实验、统计和推证等方法来得出一个二分性的结论,一个绝对性的结论。西方的思想家写出厚厚的大部头著作,对在何种情况下,在何种范围内,事情当如何看待,人又当如何作为等这些问题给出了精确的分类解析。他们就像一群正在一片原始丛林中探险的生物学家,每当发现一种新的生物,就带回去一种,并为其搭建一个小格子一样的居所。而当他们已经发现了上千种乃至上万种生物,而不得不搭建越来越多的格子样的笼子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情绪上的厌倦,体力上的懈怠和精神上因为难受、不想再坚持下去而寻求解脱的真实情况。他们终于发现,他们所搭建的格子样的住所,能够把每一种生物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灵魂也已经被撕扯和分割得失去了原本生命的意义。直到这个时候,那本一直冷落在阁楼之上,承受了几千年厚厚灰尘的中国哲学书《道德经》被他们找到了。

于是,在最近一百多年,西方因为了解到了对立统一,了解到了不断分割是一条绝路,只有整体研究才是出路源于老子的思想,科学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框架,发现即使时间、质量也都无法绝对存在,进而提出了相对论。心理学家荣格以传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成名,却最终在《道德经》、《周易》等著作中汲取了智慧,承认了没完没了地分析下去的局限性。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混沌理论,更是明确了很多重要问题都是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分析出来的,必须超越局部,不理会局部,反而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

《道德经》通篇不过五千个汉字,却已经说出和讲明了一切问题的解决之策。原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最快捷的路已经在那儿,而人们总是想要去找更快的小路,结果却是越走越远,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弄得越来越麻烦,最后深陷自己一手造成的麻烦中不知如何解脱。这本《淡定的人生最幸福:听老子讲道》,把《道德经》真正掰开,真正揉碎,甚至有些不厌其烦,就是力求为读者奉献最清楚的解说和面对问题时最优的解决之策,让读者可以在老子的洗练话语中体会一份返璞归真后的恍然大悟,一种把事情化繁为简后的轻松超然,一次识破种种谎言、洞察到根本症结后能让一切都迎刃而解的自信的存在感。

然而愿望与现实总是两回事,在学习中能收获怎样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但是,我们依靠的是老子的智慧,是真理。他的光芒跨越古今,横扫中外,已经照耀了几千年,今天,我们相信,它一定也能照进您的生命最深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