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鱼得水》写的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作者(杨振文)原本希望这是一个绝版故事,可十多年过去了,令作者失望的是,这类故事怎么反而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了昵?
大一女生碧晓波暑假打工时被恶老板欺负,危急中幸得区工商局长岳果成营救,相处日久,碧晓波投入对方怀抱。之后,岳妻发现两人恋情,气成了植物人.。这段感情也影响了岳果成的仕途,令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让鱼得水》是一部都市情感长篇小说,由杨振文编著。
《别让鱼得水》讲述了:
大一女生碧晓波为减轻家里经济负担,暑假留城打工。不想遭到见利忘义的老板暗算,让她去做不该由女孩子做的事。危急中,幸得工商局岳果成局长解救。因碧晓波聪明美貌善良,让岳果成心生好感。开始,他只是怜香惜玉,资助她学费,为她排忧解难。后在惯于见风使舵的部下米勉的极力鼓动下,他愿意以非常优厚的条件包养碧晓波,直至她大学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碧晓波经过多日的痛苦思考,终于答应了岳果成的要求。岳果成春风得意。官场上,他即将得到提拔重用;情场上,他金屋藏娇,有了红颜知己。
乐极生悲。岳果成怎么也想不到,在最关键的时候米勉竟对他反戈一击。这一击,可是灭顶之灾。不但升迁未成,现有的官位也动摇了。更可悲的是,妻子成了植物人。天真、善良、无辜的碧晓波,也鸡飞蛋打……
所附短篇,也都精彩耐读,回味无穷。《福大接亲》等前三篇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塑造了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小学教师、暴发户等众多人物形象。最后一篇《逃顶》,写的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个股民家里的荒诞故事,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去年高考,碧晓波和舒欣都是以十分之差,被这座海滨城市的一所大学列为“计外”录取对象。录取的条件是:交钱!差一分交一千,十分,要比“计内”录取生多交一万元。碧晓波的爸爸妈妈原来都是县木工厂的职工,木工厂几年前就倒闭了,他们只得靠在街头摆水果摊维持生计,哪里还有这么大一笔钱供她上大学呢?
碧晓波似乎早想好了,说:“向姐姐姐夫借嘛,他们有钱!”
她说得很轻松,爸爸妈妈却为难了。“你姐夫在外开的士赚几个钱,一心想起房子哩!”爸爸说。
“我是借呀,”碧晓波说,“我读了大学,难道会还不了他们的钱吗?”
爸爸不吭声了,妈妈也缄口不语。
“你们不好意思开口,我自己去找他们!”碧晓波有点赌气地,“不相信姐姐姐夫这点忙都不帮我。”
刚满十八岁的碧晓波决定自己去找姐姐、姐夫。离入学报到还有三天,她就带上简单的行李,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五个多小时的汽车,便从湘江边的一个小县城,来到了南方的这座海滨城市。
“我一赚到钱,马上就还你们!”她开口就对姐姐、姐夫这样说,“我还会付息给你们的。”
已经在这里开了三年多出租车的姐夫许世良听了她的话,不露声色地问:“你付多少息?”
“你说多少就多少!”
“哟,人说财大气粗,晓波是无钱也气粗哩……”许世良哈哈大笑。
姐姐、姐夫没有让碧晓波背着行李返回家去。他们同意借钱给她,要她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后还他们就是。
“利息嘛,就别提了,”许世良说,“谁叫你是晓波呢,我们是无息贷款。”
碧晓波欢喜得跳起来,扑在碧若波肩上,连声说:“好姐姐,好姐姐!”
“只说好姐姐,好姐姐,我不好,是吗?”许世良“抗议”。 碧晓波马上来了个立正,敬礼:“对对,你是好姐夫,好姐夫!”
三天后,许世良特地开着他所承包的的士,从郊南他们的租住地民乐村,穿过市中心,将碧晓波送到了郊北。把厚厚一札全是百元张的人民币交给财务处后,碧晓波便成了胸前别着白底红字校徽的一名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而一直在痴心地恋着她的同班同学舒欣,尽管不久后也来到了这座城市,却因无法筹措到这么多的一笔钱,终于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三个月后当了这座城市的一名打工仔。
从内地的小县城来到这座开放的海滨城市,对碧晓波来讲,自然是到了一处全新的天地。那高耸入云的楼宇,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纵横交错的马路,穿梭如织的车流,以及在街道上匆匆赶路、在超市里不问价格大量购物的人们,都使这座城市显得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又有几分扑朔迷离。这是任何初来者都会有的印象。随着居住日久,你会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座充满着各式各样诱惑的城市。而且,迟早,你可能会被它的诱惑所左右——不是这种诱惑,就是那种诱惑。
念中小学的时候,碧晓波对大学有着非常美好的想象。她认为,大学应该是很神圣很庄严的,老师诲人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孜孜以求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发愤进取。入学后,她才发现,大学和她原来所想象的并不完全一致。她不是指环境——她就读的这所坐落在本市北郊的大学,环境非常幽静,常年绿阴如盖,花香四溢,不愧是园林化城市里的一座百花园;她指的是思想——同学们的思想。她发现,大学的同学们,脑子比中学生们复杂多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