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土编著的《大明永乐帝(大明中兴皇帝)》讲述:万里江山,万国来朝,万世千秋之下大书一笔“吾皇万岁”!
他最早以武力称雄,夺位之后在文治上同样造诣不浅。他肇建了至今巍峨屹立的紫禁城,七遣船队下西洋,还成就一部恢弘巨著——《永乐大典》。朱棣,引领大明王朝走向了极盛。
九重宫阙弱主难撑,藩地雄师问鼎帝王宝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明永乐帝(大明中兴皇帝)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乐土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乐土编著的《大明永乐帝(大明中兴皇帝)》讲述:万里江山,万国来朝,万世千秋之下大书一笔“吾皇万岁”! 他最早以武力称雄,夺位之后在文治上同样造诣不浅。他肇建了至今巍峨屹立的紫禁城,七遣船队下西洋,还成就一部恢弘巨著——《永乐大典》。朱棣,引领大明王朝走向了极盛。 九重宫阙弱主难撑,藩地雄师问鼎帝王宝座! 内容推荐 刘乐土编著的《大明永乐帝(大明中兴皇帝)》内容简介:他起兵“靖难”,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是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 《大明永乐帝(大明中兴皇帝)》讲述他贵为皇子,生母为谁却扑朔迷离。有人说他仁和宽厚,也有人说他残暴嗜血。虽然评价不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雄才大略。宫廷政变多是变起肘腋,瞬息之间乾坤易主。偏居一隅、以藩王之身从地方起兵,并最终成功夺得帝位的仅他一人——明成祖朱棣。 目录 第一章 天生贵胃 第二章 藩地经略 第三章 初露峥嵘 第四章 丹墀喋血 第五章 建文称帝 第六章 骨肉相残 第七章 北地鏖战 第八章 浴火重生 第九章 旌麾南指 第十章 永乐称帝 第十一章 睥睨四方 第十二章 安内攘外 第十三章 危机隐伏 第十四章 迁都北京 第十五章 帝星陨落 试读章节 天生贵胄 一条古老的长江,从世界的屋脊向我们走来。她开始是一条涓涓细流,在崇山峻岭中缓慢地流淌。在悬崖旁,在陡壁间,高高低低、曲曲弯弯地流淌。她又容纳了几条从别处而来的流水,简直像一匹出世不久的小马,在茫茫的群山林海中奔驰、跳跃。随着脚步的前行,她已成为波涛汹涌的大河,像一条巨龙,来到了巴陵峡谷。 在广阔的平原上,江面开阔,水势平缓,碧水如镜,一望无边。百川来归,她兼收并容,像一位温柔的少女,又像一位慈善的老人。她用自己的玉液滋润着无数的生命,可也使不少的生命消失在自己的琼浆之中。然而,天地间的繁琐却不能止住她的脚步,她最终融入了浩瀚的大海。 在古老的长江南岸,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名字叫南京。南京城依山傍水。城外,群山连绵,宛如蛟龙,悬崖绝壁,险峰峻岭,此起彼伏的峰岭数不胜数。山上绿树成荫,叠绿流翠,寺庙亭阁掩映其间。山中百鸟争鸣,百花斗艳,虎狼相戏,兔鹿偕行,寺庙的钟声空谷传响,僧侣俗子南来北往,都是步履匆匆。 南京城气势雄伟,城墙高耸,城内房合林立,亭台阁榭星罗棋布。守城将士五步一哨十步一岗,戒备森严,飞鸟难进,蚊蝇难出。南京城固若金汤,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称,不愧是帝都之乡。 就是这座帝都之乡,在元朝末年却不安宁,狼烟四起,烽火不断,红巾军大起义把元朝江山闹得四分五裂、风雨飘摇,各处军阀连年征战,相互厮杀。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名,元天历二年,即1329年,改称建康路,治所在上元江宁,即今南京市。其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地。朱元璋攻克集庆后,改名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1364年自称吴王,1368年称帝。朱元璋称帝后将应天府改称为南京)。虽然如此,但是陈友谅、张士诚却像插在朱元璋心上的两根钉子,搅得他心神不宁。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是多喜临门。二月,袁天禄来降,三月,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又来应天(集庆)投奔他。有此四人相助,朱元璋正如猛虎添翼,自然是心花怒放。 四月十七日这一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朱元璋正为眼下的战事发愁。夫人马氏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便说:“大王何不出去走走,也好散散闷气,难道说非要闷出病来不成?” 朱元璋听夫人如此一说,便笑道:“你说得甚是!” 朱元璋不觉来到礼贤馆门前,心中想道:自从四位贤士来到应天(集庆)后,我还未及与他们细谈大事,今既来此,何不进去叙谈叙谈?于是便走进了礼贤馆。 刘基四人见朱元璋进来,急忙迎接。 “臣等不知吴王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请先生免礼!本王略有闲暇,特来看望诸位先生!” “多谢吴王垂爱!” 他们五人坐定之后,朱元璋便说道:“今日稍闲,特来叙谈,不必拘礼!” 刘基说道:“多谢吴王!” “四位先生自来应天,本王忙于琐事,招待不周,委屈你们了,还望见谅!” “吴王日理万机,还垂爱臣等,臣等感恩不尽!”刘基揖礼作谢。 “自本王攻占应天以来,陈友谅、张士诚偏偏与本王作对,如何处置,还望先生赐教!” 刘基拱手施礼,说道:“不知吴王是心有大志还是心有小志?” 朱元璋听罢,说道:“大志怎讲,小志怎讲,还请细说其详!” “大志者,一统天下面南称孤,小志者,得一席之地俯首称臣!” “那就请先生从大志谋之!” “以微臣看来,吴王虽有立足之地,但根基尚且不稳,不能图大谋,欲图大谋,必先稳住立足之地!” “立足之地如何可得稳固?” “而今与吴王为敌者,只有陈友谅、张士诚二人,陈友谅在我上,张士诚在我下。张士诚无甚大志,只求自保田园而已,因此不足为虑。那陈友谅兵强马壮、有勇有谋,不可小视。且他又占我上游,威胁最大,所以必须先除陈友谅,陈友谅被除,张士诚势必孤单,孤立无援,消灭他是易如反掌。南方平定之后,再挥师北伐,战则必胜,胜则大业可成!” “听先生一言,本王心胸大开,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吴王过奖了!” “有先生指点迷津,大业可成,本王还有何虑哉?哈哈哈……”朱元璋高兴得开怀大笑。 “咔嚓”一声巨响,一个炸雷,只震得地动山摇、天旋地转。 朱元璋五人急忙走到庭院之内,仍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叶琛道:“怪事,怎么大晴天打起雷来!” 这时,宋濂忽然惊叫起来:“后官!后官失火了!” 大家转脸看去,只见后宫烟气腾腾,火光乍亮,把半边天空映得通红。 刘伯温望了望,道:“此乃大吉大祥之兆,定有贵人出世!” 四月十七日,一大早,朱元璋侧室硕妃就觉得腹中有点不适,便对宫女彩凤说道:“我觉得身子不适,昨日王妃约我到池边观鱼,你去对她说我今日不去了!” 彩凤奉硕妃之命,便来到朱元璋正室王妃马秀英的住室,还未进门,正迎着马秀英出门。彩凤一见,急忙给马秀英请安:“奴婢给王妃请安!” “哟,是彩凤,免礼!你怎么跑来了?” “硕妃娘娘说她身子不适,不能陪您观鱼去了,让我特来告知!” 马娘娘想了想,说道:“硕妃是不是该生了?” “这个,奴婢不知道!” “走,看看去!” 马秀英来到硕妃住室,看了一下,说道:“这是要临盆了!”于是便吩咐人快做准备。 过了两个时辰,只觉得硕妃住室香气阵阵,不多时,硕妃只觉得一阵腹疼,那婴儿便落下地来。 “哇!哇……” 一声声婴儿的啼哭给室内带来了欢乐。 接生婆很快把婴儿包好,放到硕妃身边,庆贺道:“恭喜娘娘喜得麟儿!恭喜娘娘喜得麟儿!” 马秀英此时也异常高兴,贺喜道:“恭喜娘娘喜得麟儿!” 硕妃也谢道:“多谢王妃垂爱!” 马秀英又说道“硕妃娘娘喜得麟儿,大好事!大好事!快去禀报吴王,叫他也高兴高兴!” “是!”彩凤遵命而去。 朱元璋五人正在礼贤馆庭院内议论,只见彩凤急急忙忙地走来,刚进礼贤馆大门,就连声高喊:“恭喜吴王!恭喜吴王!” 朱元璋见彩凤走得满脸大汗,也不顾主仆大礼了,急忙问道:“恭喜什么?” “恭喜吴王,硕妃娘娘喜得麟儿!” “硕妃得了儿子?” “正是!” “臣说有贵人出世,不错吧?” “先生真神人也!待本王去看看去!” 朱元璋说罢,急忙向后宫而去。 朱元璋来到硕妃住室,众人急忙施礼:“拜见吴王!恭喜吴王喜得麟儿!” “免礼!” 朱元璋也顾不得多说,走到床前,对硕妃说:“爱妃有劳了!”便把婴儿抱在怀里。 朱元璋仔细地看着这婴儿,只见这婴儿生得大鼻子大眼,眉宇间有一种豪气,不觉心中欢喜。再加上刘基又给他制定了定国大计,不由得朗声大笑:“本王三十三岁又得贵子,可谓大喜,他日大业成就,我就让我的儿子辅佐王室,江山万世!”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