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士编著的《大秦秦二世》内容介绍:兵临城下时蓦然回首,“谁动了朕的江山?”
秦始皇称雄一世,一朝崩殂,二世胡亥如何接手大秦江山?豪杰并立,强手相争,谁能雄霸天下?李斯、赵高机关算尽,反目成仇,谁能渔翁得利?千古风流人物齐聚首,且看他们如何生,如何死,如何成败!大秦帝国二世袭位,最强悍的雄杰逐鹿中原!
刘乐士编著的《大秦秦二世》内容介绍: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时代。
秦始皇功高至伟,开创亘古未有的大秦帝国。但是徐福没能给他求来长生不老之药,他的帝国也危机四伏——弥留之际,赵高弄权,李斯同流合污。扶苏一心自刎,谁能救他?二世胡亥登基,自此莺歌燕舞不知愁,哪知四处烽烟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草民一怒,揭竿而起,雄兵剑指函谷关……一起来翻阅《大秦秦二世》吧!
大秦帝国
公元前221年隆冬的一天,秦都咸阳城中突然响起鼙鼓号角声,惊得人们纷纷奔出温暖的屋庐,涌上街头,互相打听着。
莫非又有王师出征?
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从咸阳东门浩浩荡荡开进城中。队伍最前面,飘扬着黑底白字的“秦”字旗。
这是最后一支征服山东六国的秦军——征齐之师的凯旋。鼙鼓与号角声是专为迎接他们鸣奏的。
征齐的主帅,两位年轻的将军——王贲和蒙恬,全部金盔金甲,执戈佩剑,骑在高头大马上,一副趾高气扬的胜利者做派。在他们身后,被俘虏的齐王田建素车白马,低首掩面,一副亡国之君的惨相。
素车白马之后,徒步行走的齐国宗室近臣耷拉着脑袋,步履蹒跚。
秦人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欣赏这样的场面了,十年间,山东六国一个个被征服,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楚王负刍、燕王喜无一例外,一个个都被秦军送至咸阳,拜倒在秦王赢政的阙下。
如今,齐王也难逃厄运。所不同的是,一向苛酷的秦王赢政似乎对齐王建客气一点。因为其他五国的国君根本就没有素车白马的待遇。这大概是齐对秦一向“友好”的缘故,比对待其他国家好一点。
秦人再一次精神亢奋了。
尽管百姓们一向对赢政的严刑峻法心生怨恨,但他们是爱秦国的,他们为国家的强盛而自豪,为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秦王而骄傲。
人们欢呼跳跃,向凯旋的王师致敬。当齐王建的素车白马驶过时,有人指指点点,得意洋洋地议论着:
“想当年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称霸天下,何等英雄。他大概想不到后世子孙会落得这个熊样。”
“是呀,齐国与我曾并称‘东帝’、‘西帝’,如今败落至此,是他们的子孙不争气啊!”
“还是我们大王英明!”更多的人两相比较,发出不约而同的感慨。
秦王赢政率近臣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得胜之师的归来。
不等王贲、蒙恬下马跪拜,他便迎上前去,满面含笑地说道:“不愧将门虎子,果然不负寡人之望。两位将军辛苦了!”
王贲是老将王翦之子,蒙恬乃名将蒙武之子。王、蒙两家俱有大功于秦。
秦王赢政在咸阳官门口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加恩准许百姓前去观看。
咸阳官平日可不是寻常百姓能去的地方。今天赢政一高兴,才有此特旨。百姓们闻讯,蜂拥而至。
平时宽敞的官门广场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这下难为了虎贲军都尉,既要维持好秩序,保证秦王赢政的安全,又不得阻止百姓,他急得一身是汗。
秦王赢政登上城门楼。
他穿着一件新缝制的黑色王袍,上绣彩色金龙,头戴通天冠,双手执着玉圭,完全是天下共主的模样。
秦王赢政刚一在城门楼出现,下面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大王万岁,万万岁!”于是成千上万的军民百姓齐声高呼:“大王万岁,万万岁!”这种呼声始终响遍全场。
献俘仪式上,人们只看见齐王建被带到宫门下跪着,秦王说些什么话,没有人听得见。
入夜,大地一片静寂,喧嚣了一天的秦都也安详而甜蜜地入睡了。
六国覆灭了,战争终于结束了。
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总算可以安心地闭着眼睛,睡上一个太平觉,再也不必担心明天会吹响出征的号角。 咸阳官秦王寝宫里,依然灯光明亮,人影晃动。赢政时而伏身疾书,时而踱步思考,时而仰天轻笑。他为自己正在进行的一项伟大的事业所激动,精神亢奋,毫无困意。
今晚是太监赵高值班。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