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共6册)》由黄鸣奋著。各卷外文人名均尽力译成汉语。正文中为有相同姓氏的人物加注原名,以免混淆。书末附有外文人名与中文译名对照表。人物译名不包括引文中所提及而无法还原的人名。华人、华侨、华裔的外文姓名采用音译者,以“(音)”标示。对于常见人名遵从通称。作品中虚拟人物的名字列入“术语译表”的“人物形象”。
本书体例
绪论: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六十年
第一卷 数码编程的艺术潜能
第一章 计算与艺术的联姻(—1949)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编程与艺术(1950—1969)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编程与艺术(1970—1989)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编码与艺术(1990—1999)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编程与艺术(2000—)
第二卷 数码文本的艺术价值
第一章 数码文本的由来(—1949)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文本(1950—1969)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数码文本(1970—1989)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数码文本(1990—1999)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数码文本(2000—)
第三卷 数码媒体的艺术功能
第一章 前数码时代的媒体与艺术(—1949)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媒体与艺术(1950—1969)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媒体与艺术(1970—1989)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媒体与艺术(1990—1999)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媒体与艺术(2000—)
第四卷 数码文化的艺术影响
第一章 前数码时代的文化(—1949)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文化(1950—1969)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文化(1970—1989)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文化(1990—1999)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文化(2000—)
第五卷 数码现实的艺术渊源
第一章 关于现实和艺术的早期思考(—1949)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艺术与现实(1950—1969)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数码现实和艺术(1970—1989)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数码现实与艺术(1990—1999)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数码现实与艺术(2000—)
第六卷 数码进化的艺术取向
第一章 前数码时代的进化与艺术(—1949)
第二章 主机中心期的进化与艺术(1950—1969)
第三章 微机流行期的进化与艺术(1970—1989)
第四章 网络崛起期的进化与艺术(1990—1999)
第五章 泛网络时期的进化与艺术(2000—)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