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是笔者(黄韬)在2010年6月通过答辩的北京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法院角色》基础之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金融政策、司法政策与法院;中国法院受理金融争议案件的筛选机制;作为金融立法者的中国法院;专业性金融司法审判组织的理论剖析;金融“权力版图”中的司法与行政等。
黄韬等编著的《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通过描述和解释法院和法官在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形成和变迁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公共政策属性,意在强调法院和法官的行为决策是由转型金融市场和司法结构中的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以及法院和法官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出发点所共同决定的,并试图探索这样的现实约束条件具体有哪些,以及它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表现出来的。
《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论证周详,研究扎实,以金融司法问题切入,管窥近三十年来,中国中国法院在司法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各种外在表现以及由此司法体系“由内而外”凸显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
导论 认真对待金融司法/1
一、问题的提出:超越“法”院的“公共政策法院”/1
二、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7
三、区别于司法功能分析的公共政策研究取向/9
四、本书的理论脉络和内容结构/ll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16
六、可能的贡献/2l
第一章 金融政策、司法政策与法院/25
一、法院、中国法院与公共政策/25
二、司法政策的“两副面孔”/30
三、对两种司法政策取向差异的理论解释/44
四、公共政策法院与金融市场秩序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62
五、中国式的公共政策法院/79
六、并非余论:制度变迁的十字路口/92
第二章 中国法院受理金融争议案件的筛选机制/95
一、探寻法院大墙之外的“风景”/95
二、当金融争议案件遭遇“拒绝司法”/97
三、法院为什么要筛选案件?/109
四、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12l
第三章 作为金融立法者的中国法院/128
一、公共政策法院与金融法律规则的供给/l28
二、法院所创制金融法律规则的外在表现形式/l3l
三、中国法院行使金融法律规则创制权力的主要特点/l53
四、中国法院之所以会成为金融立法者的原因分析/164
五、中国法院扮演金融立法者角色可能带来的体制性问题/174
六、总结与展望:探索制度变迁的现实选择/l82
第四章 专业性金融司法审判组织的理论剖析/188
一、关于设立专业性金融审判组织的建议以及相关实践/188
二、设立金融法庭或金融法院的主要理由/192
三、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和约束条件/196
四、司法制度变革的多方位视角期待/202
第五章 金融“权力版图”中的司法与行政/204
一、透过权力关系看法院/204
二、法律视角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205
三、行政权扩张和司法权收缩的现实图景/210
四、对现实权力分配格局的理论解释/231
五、“强行政、弱司法”带来的问题/244
六、展望: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共政策法院/262
第六章 金融市场管制格局下的司法审查机制困境/267
一、引言:由十三年前海南凯立诉中国证监会一案说起/267
二、什么是凯立案的实质意义?/270
三、凯立案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化进程分析/276
四、等待下一个凯立案?/282
第七章 “司法失灵”与中国证券市场国家管理行为/288
一、引言:作为公共政策的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288
二、为什么会认为法院是重要的?/290
三、理论铺垫:证券市场监管与公权力的配置体系/295
四、不完备法律学说视域中的法院“比较劣势”/303
五、是因为“法律不完备”吗?/3l6
六、司法机制的替代:国家政治性资源的调动/328
后记/345
参考文献/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