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遐龄编著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主要探讨康德如何剥离出纯粹的自我意识,从而为理性本体论的建立扫清了基地。进一步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并由康德哲学对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作了理解,从而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前提作了阐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谢遐龄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谢遐龄编著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主要探讨康德如何剥离出纯粹的自我意识,从而为理性本体论的建立扫清了基地。进一步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并由康德哲学对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作了理解,从而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前提作了阐明。 内容推荐 《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是作者谢遐龄的博士论文。康德哲学一向被看作围绕知识论展开,作者突出了其本体论意义,并主张本体论研究应成为哲学主要关心的问题。在摒斥或解构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勃兴的当代,本体论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题目。《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不仅阐明康德关于“感性存在体”、“知性存在体”怎样由心建构的本体论理论,还以心为“小我”、语言为“大我”的说法,力图揭示语言怎样参与这些存在体之建构。此书对科学主义作了釜底抽薪式的批判;揭示康德划分自然、自由两领域的学说与马克思商品二重性学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资本论》。 目录 前言 1 导论自我之发现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本假设 巴门尼德:宇宙本体论的开端 柏拉图:本体论的创立 亚里士多德:宇宙本体论的完成 基督教引起的本体论问题 从实体到自我:笛卡尔以后、康德以前的主要本体论问题 2 纯粹概念(范畴)之剥离 先验方法:纯粹知识与经验知识的逻辑关系之研究 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范畴的先验演绎:先验的自我之发现 本无之发现 本章小结:先验逻辑与普通逻辑的区别 3 大我与小我之区分 内感概念的两重意义 空间 时间和内感 想象力的本体论位置 统觉:小我之自发性与纯粹思维的界线和关联 图型论:大我规约小我之活动 4 导向自然与自由之区分 综合补论 感觉的本体论地位 本无与可知世界中的知性存在体 5 结论 附录一 论康德的“人的存在二重性”理论 附录二 中西交流中几个中国哲学概念的解释 新版说明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