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重写或新加,不仅补充参考了我在2006年后阅读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尤其是2011年出版的《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成》(共16册),而且加入了尤陈俊最近几年里关于这一主题的新的思考所得。本书的目的并非是要去谴责明代日用类书的编者们对其他书籍的“抄袭拼凑”,而是希望藉由对这种“抄袭拼凑”的细致揭示,来考察法律知识在不同的文本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空间之中是如何传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法律社会历史文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尤陈俊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重写或新加,不仅补充参考了我在2006年后阅读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尤其是2011年出版的《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成》(共16册),而且加入了尤陈俊最近几年里关于这一主题的新的思考所得。本书的目的并非是要去谴责明代日用类书的编者们对其他书籍的“抄袭拼凑”,而是希望藉由对这种“抄袭拼凑”的细致揭示,来考察法律知识在不同的文本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空间之中是如何传播。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一、日本学界的研究概况 二、英语学术圈的研究概况 三、汉语学术圈的研究概况 四、难入“法”眼或“法”眼偏颇 第二节 材料与进路 一、主要材料 二、研究进路 第一章 明清日用类书概说 第一节 源流、特点与得名由来 第二节 作为实用性读物的明清日用类书 一、实用书籍的低制作品质 二、四民皆用之书? 三、所收知识类型的时代变迁 第三节 明清日用类书中刊载的法律知识类型 一、契约体式 二、讼学知识 三、律侧知识 第二章 依样葫芦:日用类书与契约书写 第一节 民间契约的悠久历史与广泛使用 第二节 日用类书中的契约体式 一、官版契式的出现 二、《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的贡献 三、明代日用类书中的契式范本种类 第三节 契式趋同化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一、契约实物与契式范本的对比 二、日用类书与契约习惯法 三、日用类书中所见的“永佃权”问题 四、契式“套语”的学术意义 五、“服书式”反映的社会信息 第三章 攒零合整:日用类书与为讼之学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好讼”之风 一、纷繁词状对官府理讼能力的挑战 二、讼师:官方话语中的罪魁祸首 第二节 讼师秘本中的作状技法 一、代作词状的社会需求 二、讼师秘本的内容构成 第三节 通过日用类书的讼学传播 一、重思讼师秘本的社会影响 二、日用类书中的讼学内容 三、对讼师秘本的内容移植 第四章 鲁鱼帝虎:日用类书与律倒入门 第一节 日用类书中的律例知识概貌 一、门类名称与编排体例 二、律例知识的具体种类 第二节 日用类书所载律例知识溯源 一、“比附律条”的由来 二、“五刑条例”中的硬伤 三、“在外纳赎则例”的原型 四、歌诀类内容的出处 五、“金科一诚赋”、“为政规模节要论”的渊源 第三节 率尔操觚外行事 第五章 日用类书折射的明清社会变迁 第一节 法律知识所占比例的变化 一、契约体式的淡出 二、讼学知识的消失 三、律例知识的退场 第二节 法律知识背后的历史图景 一、契式范本的需求变迁 二、讼学知识的尴尬境遇 三、律例知识的外部关联 第三节 文字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联 余论:法律知识传播研究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