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相、赵大鹏、张健、徐长春编写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Pentiu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分支与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高级汇编语言技术,内存储器及其接口。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自学者学习和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分类 | |
作者 | 赵国相//赵大鹏//张健//徐长春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国相、赵大鹏、张健、徐长春编写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Pentiu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分支与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高级汇编语言技术,内存储器及其接口。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自学者学习和参考。 内容推荐 赵国相、赵大鹏、张健、徐长春编写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将“微型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三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两本书为同一门课程连续使用的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Pentium的实模式与保护模式为主线,用Pentium实模式的实现技术来替代Intel 8086的内容(目前流行以Intel 8086为基础);通过分析Pentium的保护模式来把当今微机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新设计、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潮流展示给读者;列举了一定数量的I/O接口硬件及程序设计实例,有助于建立微机系统的整机概念,加深对微机工作过程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具有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能力。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共8章,内容包括:第1-4代微处理器Intel 8008、Zilog的7.80、Intel 8086、Intel 80386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Pentium-PentiumⅣ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及功能,Pentium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引脚功能及时序;Pentium微处理器的16位模式及32位模式的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伪指令;分支与循环程序设计方法;子程序设计;高级汇编语言技术;Pentium的存储器接口,Pentium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及二级Cache与一级Cache的关系。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自学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1.1.2 微型机主要性能指标 1.2 微处理器发展简况 1.2.1 第一代微处理器 1.2.2 第二代微处理器 1.2.3 第三代微处理器 1.2.4 第四代微处理器 1.2.5 第五代微处理器 习题一 第2章 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2.1 Pentium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2.1.1 总线接口部件 2.1.2 预取缓冲部件 2.1.3 整数流水线 2.1.4 浮点流水线 2.1.5 Cache部件 2.1.6 指令译码部件 2.1.7 控制部件 2.1.8 分段部件 2.1.9 分页部件 2.2 Pentium Pro微处理器 2.3 Pentium MMX微处理器 2.4 Pentium Ⅱ微处理器 2.5 Pentium Ⅲ微处理器 2.6 Pentium Ⅳ简介 2.7 Pentium微处理机的编程结构 2.7.1 基本结构寄存器 2.7.2 系统级寄存器 2.7.3 调试寄存器 2.7.4 模型专用寄存器 2.7.5 浮点部件 2.8 Pentium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和功能 2.9 Pentium处理器的总线周期 2.9.1 非流水线式读写周期 2.9.2 猝发式读写总线周期 2.9.3 流水线式读写总线周期 2.10 Pentium微处理器的操作模式 2.10.1 实地址模式 2.10.2 保护虚拟地址模式 习题二 第3章 Pentiu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3.1 指令格式 3.2 寻址方式 3.2.1 数据的寻址方式 3.2.2 转移地址的寻址方式 3.2.3 堆栈地址寻址方式 3.3 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3.3 BCD码调整指令 3.3.4 逻辑运算指令 3.3.5 位处理指令 3.3.6 控制转移指令 3.3.7 条件设置指令(自386起有) 3.3.8 串操作指令 3.3.9 处理器控制指令 3.3.10 保护模式系统控制指令 习题三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4.1 汇编语言概述 4.2 汇编语言语句格式 4.3 伪指令 4.3.1 程序开始和结束伪指令 4.3.2 处理器选择伪操作 4.3.3 段定义伪操作 4.3.4 地址计数器伪指令 4.3.5 数据定义伪指令 4.3.6 PROC和ENDP过程定义伪指令 4.3.7 模块连接伪指令 4.4 操作数字段 4.4.1 常数 4.4.2 表达式 4.5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构 4.5.1 .COM文件结构 4.5.2 .EXE文件结构 4.6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4.6.1 用EDIT建立ASM文件 4.6.2 用MASM产生OBJ等文件 4.6.3 用LINK程序产生EXE文件 4.6.4 程序的调试和执行 习题四 第5章 分支与循环程序设计 5.1 概述 5.2 分支程序设计 5.2.1 分支程序的结构形式 5.2.2 二路分支程序设计方法 5.2.3 多路分支程序设计方法 5.3 循环程序设计 5.3.1 循环程序的结构形式 5.3.2 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 5.3.3 单重循环 5.3.4 多重循环 习题五 第6章 子程序设计 6.1 子程序的结构形式 6.1.1 子程序的定义 6.1.2 子程序的调用和返回 6.1.3 现场的保存与恢复 6.1.4 子程序的参数传送 6.2 嵌套与递归子程序 6.2.1 子程序的嵌套 6.2.2 递归子程序 习题六 第7章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7.1 结构 7.1.1 结构的定义 7.1.2 结构变量的定义 7.1.3 结构变量及其字段的访问 7.2 记录 7.3 宏汇编 7.3.1 宏定义 7.3.2 宏调用 7.3.3 宏展开 7.3.4 LOCAL伪指令 7.3.5 宏操作符 7.3.6 宏嵌套 7.3.7 宏指令库 7.3.8 PURGE伪指令 7.3.9 宏指令与子程序的区别 7.4 重复汇编 7.4.1 重复汇编伪指令 7.4.2 不定重复伪指令 7.5 条件汇编 7.6 模块化程序设计 7.6.1 模块化程序设计 7.6.2 模块的连接 7.6.3 模块之间的参数传送 7.7 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连接 7.7.1 概述 7.7.2 C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连接时的系统规则 7.7.3 C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的连接方法 习题七 第8章 内存储器及其接口 8.1 概述 8.1.1 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类型 8.1.2 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8.1.3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一般结构 8.2 随机存储器(RAM) 8.2.1 静态RAM 8.2.2 动态RAM 8.2.3 近几年主存储器的发展变化和性能简介 8.3 只读存储器 8.3.1 掩膜ROM 8.3.2 可编程的PROM 8.3.3 可擦除、可编程的EPROM 8.3.4 电可擦除的可编程ROM(EEPROM) 8.3.5 快速擦写存储器(Flash Memory) 8.4 半导体存储器与CPU的接口技术 8.4.1 存储器芯片与CPU连接时应处理的问题 8.4.2 地址译码器 8.4.3 16位微机系统中的内存储器接口 8.4.4 32位微机系统中的内存储器接口 8.4.5 64位微机系统中的内存储器接口 8.5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8.5.1 Cache的工作原理简介 8.5.2 奔腾处理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习题八 附录A ASCII码表 附录B DOS功能调用(INT 21H) 主要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