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永远都要相信自己
要相信自己。去创造一个连你也能够快乐共度一生的自己。
——梅厄夫人(乌克兰裔,以色列第一位女性总理)
有一位犹太教士,在河边遇到了一位非常忧愁的年轻人。年轻人垂头丧气的样子,看起来是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于是教士就走过去,问这个年轻人怎么了。
年轻人叹口气说:“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是一个穷光蛋,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位教士听了以后哈哈大笑,他告诉年轻人,其实他自己是个百万富翁。教士说:“我用20万元来买你的健康,你愿意吗?”年轻人听了摇摇头。
“那我出20万元买你的青春,你愿意吗?”年轻人继续摇头。
“那我出60万元来买走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年轻人将头摇得更欢了。
教士接着说:“我已经出了100万元了,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你自己其实是个富翁吗?”
年轻人听了教士的话以后顿时觉悟了,他开始相信自己,变得自信起来。
一个人本身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但他缺乏的是相信自己是富有的。这个故事还说明,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人说,人活着本身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我们之所以总是出现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是因为我们不自信,我们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试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还能要求别人相信你吗?
犹太人出生在逆境当中,他们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相信自己。《塔木德》里面提到过这样的话:不论什么时候,能完全依靠的人都只有自己一个。同时,犹太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因此他们的自信感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尊重自己的观念,尊重自己的决定,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真诚地相信自己有办法去解决。
犹太人这种特殊的教育,让很多犹太人在与外国人签合约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谨慎。他们认为,能相信的只有自己。这种看似有些极端的交易方式,与犹太民族经受多年的流浪与迫害是分不开的。
美国的罗伯特先生在紧张工作的时候,忽然接到一位陌生律师打来的电话,对方要求与他见面谈一些事情。非常忙碌的罗伯特先生很干脆地拒绝了,但是对方依然不死心,对罗伯特先生说,“你如果出来和我见面,我每小时付给你200美元的酬劳。”罗伯特先生听了非常吃惊,什么样的大事,可以让对方付这么高的酬劳?
当他来到咖啡厅的时候,这位律师表明了来意。对方公司的老板是一位犹太商人,他们公司和美国一家公司要签订一份合同,但是他们想让罗伯特先生看看这份合同有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对方老板的意思是,希望罗伯特先生能做他们公司的法律顾问。
罗伯特先生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份合同果然有问题,还指出了合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这些问题外国人是很难看出来的,这就是美国典型的“善于钻法律的空子。”后来犹太老板给了罗伯特先生很丰厚的回报。
当这位律师回去交差的时候,他问犹太老板,你是怎么知道这份合同很可能有问题的?犹太老板说,在商业圈里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这样的事早已见怪不怪,我相信自己的经验与判断是正确的。
这位犹太老板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如果不是他怀疑这份合同有问题,那么以后他很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与威胁。这个正确的决定,除了和他的经验有关以外,还透露出他对自己的一种自信,他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聘请罗伯特先生做法律顾问是正确的。
除了这种小心翼翼的自信之外,犹太人同样拥有最坚强的自信力量。“相信自己,便会攻无不克。不能每日超越一个恐惧,便未学得生命的第一课。”这种坚定的自信信念,随着他们的出生就植入了血脉。
相信自己是一种乐观的信念,要记得时常练习,反复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值得依赖的,我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乐观自信就会潜移默化地深入自己的内心了。如果总是自怨自艾,那么悲伤的因子自然会扎根心底,慢慢就会变得越来越悲观。因此要懂得时常练习,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当然,相信自己不等于刚愎自用。相信自己,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要以自己为中心,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信自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信念,而刚愎自用很容易让人变得自高自大,骄傲自满。不要盲目地否定别人的意见,在结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保持自己做事的风格,才是最合适的。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结果。很多人对发财致富朝思暮想,但他们没有自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这一切都是空谈。一个人只有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才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当我们有信心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其他的客观因素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那么纵然客观条件再好,也不一定会成功。
在犹太人看来,遭遇不幸的时候,如果认为自己永远都打不倒,那么就不会轻易被打倒。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永远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做生活中的强者。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