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滩(影像与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丹燕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黑衣人走向灯光璀璨的门厅,拖着他们长长的影子,那是维多利亚时代漂洋过海而来的自重,趣味,势利,还有工业革命时代的人们对光鲜事物无限热衷的遗风。

他们的背影看上去真是时髦与复杂,就像混合亚欧口味的食物那样,带有一种开放和投机的灵巧。东方人细长单薄的身体,宛如一只单反相机里极其敏感的测光仪,时刻根据不同的光线做出调整。即使是后背,也长着眼睛,时刻观察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反应,以及四周的动静。男人们穿着黑色的夏季西装,意大利鞋,里面的衬衣也是黑色的,并敞着领口,这样既冲淡了拘谨,又保持了进出外滩大楼应有的隆重。现在,出没夜店的男人们已再次讲究起来。他们谨慎地选择黑色,在面料和牌子上下工夫,掩盖自己在颜色和款式上的贫乏想象,他们投入浮华生活的时间毕竟太短,趣味与自信都还没有成熟,还不能炫技,只可求不错。

十九世纪末的晚上,外滩的生意人只有上海总会一个去处。去上海总会,他们要穿好黑色燕尾服和白色衬衣,打黑色呔。有一夜,遇到租界火警,正靠在吧台边喝酒的救火会志愿者们来不及换衣服,就冲出去救火。镶了一层黑缎子边的黑色衣尾在火光熊熊的夜色里随风飘起,沾满了焦炭的气味。过后,工部局通知他们。可以将那晚洗烫修补礼服的洗衣店发票拿去报销。这是另一个关于黄浦滩上的黑色礼服的故事。

黑衣人三五成群地消失在旧渣打银行门庭的灯光里,像解一道合并同类项的数学题那样,归成一个符号。

她们是一对长得很相像的母女,长脸。在自天花板而下的灯光里显得更长。

玛丽莲吊灯洒下明亮而匀称的光芒。这些大小不一,出现在大楼各个角落的、红色里夹了金箔的玻璃吊灯,是第二次从意大利舶来的镇楼之宝。第一次从意大利来的镇楼之宝,是1920年代从意大利教堂里买来的大理石圆柱,据说它们还是米开朗基罗时代开采的。精确地说,这次不再是舶来,而是空运。“舶来品”这个词也已经过气了。

玛丽莲吊灯让人想起威尼斯那些昂贵而易碎的古老玻璃,和弥漫着旧缎子和耗子味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往事。但是,如果经历过上海1970年代和1980年代由于电力不足而全城灯光黯淡发红的岁月,才能体会到它们给予的明亮与柔和所意味着的渴望。这是完全不同于威尼斯的渴望。

地上细小,而且排列并不规则的白黑两色的马赛克铺满了她的眼睛,犹如《太阳帝国》里描绘过的,在黄浦江里漂浮的一口小孩的棺材那样,在她回忆里晃动。“是它吗?是原来的那些吗?”她猜测着。

大楼修复时,专门介绍了修复时对马赛克地坪的保护。当时她读到报道,眼前浮现出的门厅,是幽暗而高大的。马赛克地面好像蠕动的蟒蛇一样冰凉,并有一种威慑力强大的鳞状图案,马赛克在水泥上微轻的不规则排列,就像蟒蛇隆起时,撑开了鳞状物之间的皱褶。

这是八十年前的旧物。保留着1920年代亲切的手工痕迹的马赛克,看上去像雨后的泥地一样柔软,容易留下痕迹。完全没有如今的马赛克那样冰冷和规整。那些手工的痕迹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黑衣人沐浴在灯光下,洗得千千净净并散发名牌香水气味的身体,保养良好的头发,在黑色的衬托下格外白皙的手背和下巴,如同沐浴在阳光里的植物一样自在而感恩。冷气很快就使皮肤变得凉爽干燥,他们脸上因争斗而隆起的肌肉放松下来,变得彬彬有礼。

出示请柬。

与迎候的英国领事馆雇员寒暄,握手,探出上身去行贴面礼,嘬起嘴唇,轻轻向对方的耳朵发出亲吻的声音,“啧”,客气的,只贴一次。

留下名片。

“请好好享受我们的晚会。”领事馆的年轻本地雇员说了一口伦敦音,是上海的知识阶层一贯崇尚的口音,象征着教养与见识。说伦敦音的年轻女子将人群引向装饰着红色琉璃的电梯。曾有人形容它像一只圣罗兰的皮箱。这是外滩大楼渐渐成为展示西方奢侈品世界的前沿后,最为时兴和卖弄的联想。媒体对外滩的变化总是如此惊喜,并试图确切地形容。

“不,不不,我们更喜欢走楼梯。”她说。

于是她们拾级而上。

她的女儿探头看了看楼梯井。

P2-4

后记

花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我打算写一本关于外滩的书,最初只是个模糊的心愿,我心中一个小声音说:“写一本外滩的书。”我听到了它。

2003年夏天我写下第一个句子:“沉甸甸的湿润云朵被海上的季风驱赶着,掠过和平饭店的绿色金字塔顶,一路向外滩后面上海辽阔的腹地奔去。”这个句子已经在修改中被删除了。从那句句子开始,我经历了漫长的写作,直至为最后一句话,敲上最后一个下引号。“最后,罗伊斯将手里的一块六角形的巧克力递到她手里,玩笑似的又念了一遍台词: ‘想吃巧克力吗?有紫罗兰味道的,或者你更喜欢玫瑰味道。在一个礼拜天早上新采下来,然后和奶油打在一起做的。’’’我盼望的时刻,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天上午到来,在电脑上敲了最后一下,我的外滩故事终于结束了。

这三年里,我想象过很多次,结束这本书的那天,我要写一个后记。我要在后记里开列一个长长的感谢名单,每次我接受别人的帮助,都会这么想。两年里,我接受了那么多帮助。谢意在心中堆积,渐渐压得我喘不上气来。

 我感谢上海作家协会给予我的创作长假和资助。这给了我一个安定的心境,去做一样复杂的,需要许多前期投入的工作。上海作家协会从我开始准备外滩材料的2001年,就开始了对这本书的资助,最初他们资助的是我收集材料的两年,然后,是开始写作的三年。他们的期待和信任,是我的动力,也是压力。这两样,正好是我需要的。回溯起来,作家协会为我一共放了十年的长创作假,上海三书,四部旅行书,加上这本外滩之书,都是在作家协会为我创造的安顿里写出来的。期间,我结识了不少世界各国的同行,从爱尔兰作家到智利作家,到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还有日本作家和玻利维亚作家,他们了解到我的情况,都开玩笑地追问过一句:“那你认为我有可能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吗?”

我感谢伦敦市长办公室的赵冰冰小姐,我去伦敦寻找资料,她出力良多。当我写到一半,身心疲累时,她打电话来,说:“我来带你去好好吃一餐饭,然后,再好好吃一碗冰激凌,再好好去一个晚会放松。”那个晚会,就是在外滩十八号的顶楼,它成为我书中描写的一个场景。冰冰隐在我的角色后面,穿着一件洋红色的绣花大襟短衫。

我感谢我英国的作家朋友们,他们为我张罗可以采访的人,提供给我他们生活中的经验,与我讨论英国人对海事时代的立场。我和托比·利特一起去伦敦的大街小巷,和苏珊·艾德金一起去泰晤士河岸上的老酒馆,看当年吉卜林写《丛林男孩》的地方。我在大学英文课上读过《丛林男孩》的节选,那时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瑞曼史深夜送我回家。我不会忘记,他摇下车窗,隔着半街雨后满满的花香和沉沉睡意,大声问:“你带苏珊的钥匙了吗?”他那斯里兰卡人黝黑而温柔的脸上,在路灯下充满柔和的阴影。那时我住在苏珊家里,她则去澳大利亚写文章了。他怕我忘记带钥匙,进不了门。2007年的春天,我们在上海再次见面,他从故乡来,我们在一起比较了上海外滩和斯里兰卡的殖民时期码头区的现状,这两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外国商人来了,河岸区发展起来了。外国商人离开了,河岸区凋谢了。外国商人又来了,河岸区的洋行旧楼,成了高级酒店,高级餐馆,高级夜店,国际价格,国际格局,当地人再次离开,知识分子摇摆于激烈的民族情绪和普世文明的标准之间,在一间高级酒店举办的文学节受到了当地报纸的质疑,如我们一同参加的上海国际文学节一样。他让我看到了自己工作更大的价值,对通商口岸城市绵绵不休的困惑的表达。

海事时代早已过去,但在旧通商口岸城市发生的事情。仍旧这样复杂,甚至更为复杂。这是我和瑞曼史的感慨。

我感谢命运引导我找到了这样的谈话,这样的朋友。

我感谢上海史专家李天纲,这些年来,他家的电话号码对我就像是上海GOOGLE的号码,他的不厌其烦,让我能找到许多我想要的资料,资料的来源,资料的真伪。他远比GOOGLE出色的地方,是我们可以深入地讨论。对上海的许多认识,都是在与他的电话讨论中成熟起来的,一直说到电话的听筒都发烫了。他是我的字典。

我感谢大英图书馆的中国部主任伍芳思。她与我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她帮我复印沙逊家族的传记,她带我去伦敦的公园寻找外滩公园时代的游园法规,她甚至陪伴我去亚非学院。怕我找不到路。她说:“我们收藏了那么多中国的好东西,我们无法归还,所以我要帮助你。”

我感谢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地方文献阅览室的工作人员,综合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和徐家汇藏书楼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这两年里不知为我搬运了多少次旧书和旧报纸杂志,有时书太重了,他们就用小车推到我桌子旁边,有时他们搬动多年无人问津的旧报纸,从书库出来时,已满脸喷红,是因为螨虫刺激他们一直在打喷嚏。他们在我忘记带纸笔的时候借给我纸笔,在我来不及看完的时候帮我保管资料,在我从索引里找不到我需要的书的时候过来帮忙,他们是我的英雄。

我感谢爱荷华大学的亚太研究中心和图书馆,感谢哈佛大学中国文化工作坊,感谢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感谢吉林大学东亚系,感谢贝茨大学东亚系,华盛顿大学东亚系,这些美国的大学为我到英国和美国的其他图书馆借书和档案,照顾我的研究,安排我的演讲和讨论。那些对公众的演讲和与学生的讨论,使用的都是我写作的章节和照片,每次讨论都给我新的启发,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会有这么多次修改的原因。

感谢我的朋友艾大卫和他的妻子海伦,他们教给我怎么做美国式的资料收集。大卫是哈佛出身的历史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史,他膝盖上永远搁着一台正在工作的戴尔电脑。我们讨论了不少关于中国的事。我在美国做研究的一年中,从写作到生活,他们对我帮助良多,连我家的葡萄酒杯子,都是来自他们的圣诞礼物。

我感谢黄浦区团委的陈蕾女士,她帮助我寻找和联系曾在外滩生活的家庭,与我分享她大学刚毕业时在外滩街道工作的经历和见闻,以及自己的体会。她从来都有求必应,充满鼓励。有一次我去她的办公室,但是到得晚了,远远地,看到她在人行道上等我,她握着电话,好像随时准备着。

我感谢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他注释的洋泾浜英语,对我帮助良多。

我感谢接受我访问的那么多与外滩有关的人物,老人和年轻人,有钱人和穷人,中国人和外国人,感谢他们付出自己的时间,打开自己的心扉,赠送自己的回忆,这些都是宝贵的个人历史,有些不快的回忆让他们再次受到记忆的伤害。有时我感到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我,当然更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是为了这本书,这本写外滩的书。他们对外滩怀有某种使命感,我想,这才是他们接受我的原因。我感谢那些约谈和偶遇的人,通过朋友辗转介绍认识的,或者认识多年,却刚刚意识到他的经历对我的书的价值的人,感谢这些与外滩相关联的人们帮助了我。

感谢我的朋友们,我维也纳的朋友,我柏林的朋友,我北京的朋友,我上海的朋友,我美国的朋友,我云南的朋友,我香港的朋友,我伦敦的朋友,他们听我说了整整两年的外滩故事,以至于他们有时特地问:“又有什么好玩的故事?那本外滩的书的故事。”他们的兴趣,有时是支持我在感到太困难的时候仍旧进行下去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觉得有趣和重要。在一个人写一本很长,也很难的书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朋友是自己生命中的烟花,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如节日的夜晚看烟花怒放,他们华丽地照亮了本来辛苦和寂寞的写作生涯。这两年里,有时我陪伴他们去外滩,一路上忍不住喋喋不休,常常要等到他们望着我笑,才发觉自己话多了。但他们大多继续笑,然后说:“你就该写外滩,是不是?”我为这些亲爱的朋友们,而感谢上帝的赐予。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从来没有打扰过我的写作,也不曾制止过我的计划,可以说我是一个完全自由和自主的人。我要写作,不跟他们出去吃饭;我要写作,要离开他们到美国和欧洲;我要写作,休息时要有人陪伴……他们总是答应下来。每年到祈福时,大家都记得为我祈祷书写得一本比一本更好。我从不去参加子时放鞭炮,每年他们带着一身硝烟回家来,都纷纷过来告诉我:“你的那一支,震天一样响。”我为有这样的家人,感谢上帝的恩宠。

在写作的时候,我最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爱,以及自己的使命。

目录

一、黑白马赛克

二、宿命

三、不可能的世界

四、纪念碑

五、梦想的烟尘岁月

六、怀乡痛

跋:外滩写作记

参考书目

序言

从2003年开始写《外滩:影像与传奇》第一稿,到2012年写完《成为和平饭店》最后一稿,我的“外滩三部曲”(《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写了十年。

1937年,美国作家豪塞在他描写外滩的书里写道:外滩是上海外置的心脏。而我,则在六十多年后描写了外滩如何成为新中国上海无可争辩的象征。上海是个反复经历沧海桑田剧变的都会。而外滩,则是这种剧变的纪念碑。

2014年,我的“外滩三部曲”集合成套,在外滩所在的城市——上海出版印行。时至今日,我想,自己努力承担了对养育我的城市的作家使命——尽我所能,为这条充满象征并不断变化的河滩留下有血肉的历史细节,为它的过去与现在,更为它的将来。

作为一个作家,我在十年来用文字和照片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探索中,摸索着表达它层层叠叠故事的写作方式,写作手法和词语库。我在努力尽到一个作家的本分。作为自幼随父母迁徙而来的移民,我是在长年对上海往事的探究中渐渐认同它为家乡的。

外滩三部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

陈丹燕

2014年6月29日

内容推荐

《外滩:影像与传奇》,陈丹燕“外滩三部曲”之一。作者以“非虚构”、“影像”这种特殊的视角以海派式绵密、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外滩的前世今生,揭开了外滩这艘内蕴丰富的历史巨轮光影斑驳的面纱。

在作者笔下,为逃避中国内战从外滩乘船离开的外国侨民,出生于上海、拍摄了1949年外滩的外国摄影师山姆·塔塔,携女儿岛上海总会遗址追寻自己童年记忆的母亲,号称要重新点亮外滩的“外滩三号联合会”主席李景汉,以及租界时期连接外滩商业繁荣的洋泾浜英语,1950年代外滩长夜一般的寂静,1966年出现在友谊商店外墙上“全世界劳动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型宣传画,1970、1980年代的外滩恋人墙,1990年代的外滩改造工程……绵密的细节铺陈着那些与外滩有过特殊经验的人与事,使得历史具有了呼吸和温度。

全书配图170多幅。影像式表达与非虚构讲述联袂,生动再现了外滩前世今生的传奇。

编辑推荐

《外滩:影像与传奇》是陈丹燕非虚构上海系列故事之一。这部陈丹燕历时6年完成的作品,是她对外滩的回望、注目与访问。外滩就像一艘内藏丰富的巨轮,航行在历史的海面上;陈丹燕以“影像”这种特殊的视角,来揭开外滩光影斑驳的面纱,展现她对外滩历史的打捞。每一个章节都似一个闪光的镜面,反射着历史的驳杂与丰富、理性与非理性交错的瞬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