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到此间怎由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如风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深情回眸,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滚滚红尘之中,有谁知,曾经掩埋了多少热血冰消,波澜了多少寂寥。品人世,斟人情,一个个故事一首情诗,哀切、凄婉、惊艳的故事下,隐藏着多少缠绵缱绻的动人乐章。

由周如风编著的《情到此间怎由人》是一本写爱情的书。在一方舞台上,生生死死,缠绵悱恻的爱情不断地上演,而融入此书中的,始终只有一个字:情。

内容推荐

《情到此间怎由人》由周如风编著。

《情到此间怎由人》讲述了: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分离无时期,相聚为几时?生生死死情难了。蹙眉峰捧心有因,悲鸿雁思君无尽。哪位君王似夫君,一生只宠一红颜。问今夜有谁折证,银汉桥边牛女星……

人世沧桑,不过如此,有聚便有散,都若浮云,为何就这点花月痴情割舍不下?今日割舍不下,明日依然要割舍,依然是个无终的结局。世人都以为执着的爱是美好的,却忘了执着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既然相爱,又何必执着。

目录

第一场 生生死死情难了

第一折 生前不能成双对,死后也要同坟台——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二折 磐石若是无偏转,蒲苇自当永牵缠——孔雀东南飞

第三折 海神爷降下勾魂令,不枉我桂英弃残生——情探

第四折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

第五折 定要回转人间去,搭救裴生除奸相——李慧娘

第二场 私定终身后花园

第一折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凤求凰

第二折 月儿才上柳梢头,早已人约黄昏后——西厢记

第三折 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墙头马上

第四折 今朝两下轻离别,一夜相思枕上看——玉簪记

第五折 风雨同伞湿衣襟,歧路相逢共命运——拜月记

第三场 悔教夫婿觅封侯

第一折 深闺只见新人笑,因何不听旧人啼——秦香莲

第二折 武家坡前问一问,贞洁烈女王宝钏——红鬃烈马

第三折 鸿雁不传书不至,井边流泪待君看——白兔记

第四折 林大人巧计设定,嘱咐我鸾凤和鸣——金玉奴

第五折 她寂寞幽冥形影孤,我凄凉日月永独身——荆钗记

第四场 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一折 不识桃花真情义,风流命只在朝夕——一片桃花红

第二折 蹙眉峰捧心有因,悲鸿雁思君无尽——西施

第三折 哪位君王似夫君,一生只宠一红颜——虞美人

第四折 问今夜有谁折证,银汉桥边牛女星——长生殿

第五折 莫道明日成陌路,情到此间怎由人——梅龙镇

第五场 自古青楼多痴女

第一折 它死图个子母连环,生买断夫妻份缘——紫钗记

第二折 心弦琴弦两知我,不将媚骨点青山——绣襦记

第三折 一片真情被撕毁,满腔怨愤化天雷——杜十娘

第四折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桃花扇

第五折 莫道风尘可欺凌,道魔相交看谁强——救风尘

第六场 只羡鸳鸯不羡仙

第一折 树上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把家还——天仙配

第二折 华山重重压头顶,有夫君千钧也轻——宝莲灯

第三折 倾觞一尽酬知音,天涯长忆月明中——柳毅传书

第四折 他怜我水府凄凉,我慰他书房寂寞——追鱼

第五折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白蛇传

试读章节

国家一级演员新版《红楼梦》昆曲顾问

有人说,中国人不懂得浪漫。要知道,浪漫是虚无的,或许中国人只是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不停地制造假象。可是,一旦遭遇了生死离别,我们的浪漫就远非法式长吻能比的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的爱情传奇。在玄幻剧、穿越剧纷纷扰扰的今天,我们可曾想到过,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美丽的玄幻:相爱的人化作蝴蝶双飞去,等待着重生轮回,等待着下一次的花间相遇。他们的爱情如蝶之生命,短暂而充满艰辛,却又有无尽的绚烂。

那年春天,祝英台十六岁了,和所有青春期的少女一样,有点儿任性,有点儿调皮,她对爱情还很懵懂,只是单纯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乡绅人家的千金虽然不需要才华横溢,可谁也挡不住祝英台的天资聪慧,她想读书,想成为班昭、蔡文姬那样的才女。祝英台的父亲祝公远是上虞县有名的乡绅,面对唯一的掌上明珠,老人家到底有些舍不得。于是,聪明的祝英台想到了一个妙招——装病。

一天清晨,祝公远还在担心女儿的病体,忽然听见门外有人喊算命,就将算命先生请进门来替女儿卜卦。年轻的算命先生言道,小姐的病是心病,应当依从她的心意,放其离家。正当祝公远还在迟疑时,算命先生却扑哧笑了,欢快地喊道:“爹,连你都没有识破女儿的乔装,难道还不放心我出门读书吗?”

祝公远不缺财气只缺才气,如果家里真的能出一个才女,将来嫁到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岂不也是件好事?做父亲的心一软,金丝鸟笼便打开了。祝英台终于走出了九重闺门,看到了真正鸟语花香、人声鼎沸的世界。

江南水乡,五步一桥,十步一渡。草桥亭内,不惯长途跋涉的祝英台暂时歇息,冷不丁---一抬头,竟然见到了一张俊秀的面孔,那是一张真正的男孩子的面孔。他,叫梁山伯。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对梁山伯有些偏见,总觉得他家很穷,所以对那些看重物质的人而言,不管祝英台多么爱梁山伯,她都不能嫁给他。其实,人们都错了。

梁山伯的家产或许没有祝英台家那样多,但他也绝不是分文无有的贫民。祝英台身边有丫鬟银心伺候着,而梁山伯也有书童四九。一个买得起书童,可以把儿子送到杭州城最好的书院读书的家庭,不是大富,也是小康吧。

陌路相逢,互道问候,不期然发现两个人都是到万松书院读书的。梁山伯之所以能在一开始就博取了祝英台的好感,完全是因为他那句“女孩子读书也是应该的”。当祝英台身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困扰时,梁山伯是她遇到的第一位知音,好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女孩见到人生第一位翩翩少年一样,她喜欢他。

撮土为香,上告天地,梁山伯和祝英台结拜为兄弟。这,是浪漫爱情的开始。

读书的生涯简单而快乐,梁山伯很喜欢他聪明活泼的贤弟,而祝英台更敬爱她真挚儒雅的梁兄。对于那个时代的女子而言,一生的期望是什么?读书明理不过是精神追求,而一个女人真正的生活不就是找到一个可以相爱相守的男人吗?梁山伯的谦谦君子之风,是上古以来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祝英台也算是幸运了。

爱情中的女子多半是痴迷的,她不会考虑太多的因素,只希望能如愿以偿。可惜上天赐予她机会的同时也安排了厄运。

祝公远来信称病,希望女儿能回家探望,至孝的祝英台当即收拾行装向老师辞行。只是,这么离去,她不太甘心。祝英台知道这一去有可能再也不能重回书院了,而她的心中大事还没有解决,难道就要在此时向梁山伯说明真情吗?祝英台没有那么笨。爱情需要浪漫,她想把这份浪漫留到最后,给梁山伯一个惊喜!婚姻需要媒证,祝英台找到了可以托付心事的^——师母。有师母为媒,玉扇坠为聘,祝英台觉得她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十八里相送的路程并不漫长,因为梁山伯难舍友情,祝英台难舍爱情。一路上,祝英台的言语总是令梁山伯那样摸不着头脑,她到底在说些什么呢?看见山上的樵夫,祝英台问梁山伯,樵夫为什么要打柴?梁山伯自然答道,为了养活妻儿啊。祝英台又问,那你为谁走了这么远呢?梁山伯纳闷了,当然是为了你啊!河里浮游着两只白鹅,祝英台喊着梁兄道,你看,后面那只雌鹅在叫前面的雄鹅“哥哥”。梁山伯很好奇,难道你看得出雌雄,听得懂鹅语?鸳鸯比翼而至,祝英台问梁山伯,如果我是女孩子,你会娶我吗?梁山伯哈哈大笑,可惜你还不是女孩子!路过观音堂时祝英台非拉着梁山伯进去拜香,拜着拜着忽然拉住梁山伯的胳膊说要拜堂。梁山伯惊诧不已,两个男人怎能拜堂呢?

人人都说梁山伯是个书呆子,哪有听不懂这样明显的暗示的。可是,换作别人,又真的能听懂吗?在那样的时代,谁相信一个女孩子真的能够乔装打扮出门求学?同窗三载,彼此之间彬彬有礼,梁山伯从没有怀疑过祝英台的真诚,又怎么会因为几句不着调的顽皮话而改变他对一个人的基础认知?对于凡事讲究恭敬有别的古人而言,梁山伯的迟钝恰是因为太过真诚。不要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如果一个男人真的油嘴滑舌,朝三暮四,哪个女人会真的喜欢?

十八里相送到长亭,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得不分别了。祝英台问梁山伯是否愿意娶祝家的小九妹,梁山伯于是问她妹妹品貌如何呢?祝英台嫣然一笑,“她和我一模一样。”梁山伯开心极了,祝英台是他见过的最清秀、最温和的男孩子,且文采斐然,彬彬有礼,如果一个女人能有他这样的品格,自然算是人间佳丽了!梁山伯欣然允婚,二人相约七夕之日梁山伯手捧聘礼前往祝家庄提亲。

送走了祝英台,梁山伯终于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他很奇怪。整整三年了,他早已经习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的感觉,他觉得这样有些不妥。毕竟,英台是男孩子,他为何总会牵挂这个男孩子?没有英台的陪伴,书房里变得冷清了,这样的感觉真是不太妥。P2-5

序言

怎一个情字了得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个难题!

没有爱情写不出诗,有了爱情却可能过不了日子……

历史上的圣人们对待爱情,都是失败的!

老子没有爱情,孔子不提爱情,佛祖有过婚姻却舍身出家修行……

但是,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追逐却是如火如荼,无论是曹植的《洛神赋》,还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再到曹雪芹的《红楼梦》……面对爱情,他们讲述的故事不但炽热,且越来越细腻委婉、曲折离奇。

周如风的这本解读戏曲爱情故事的著作,会告诉您在那个说书唱戏劝人方的时代留下的爱情注解,却不是现如今视爱情如游戏的花样儿文字。

戏曲中的爱情故事,往往是为风俗为教化而作,但此书却没有按照那样迂腐的俗套写作。这是一个青年人在读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后,在看过了“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和“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之后的感悟。

随着目前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戏曲爱情剧目必定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和欣赏的对象。这或许也是戏曲文化影响的后置性吧,而这本书,便是因这后置性诞生的。青年人眼中的戏曲爱情,一定也是充满青春活力的。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古之常理,亦能想象到古人对爱情的钟情与执着。而这些,都在那一唱三叹的曲调中,在一板一眼的身段里,一点一滴地被描摹了出来。我们不禁感怀起古人的爱情,那绝对不是儿戏。

现如今的社会中,爱情故事可谓极度丰富。但是,古人对爱情的责任心,今人恐怕难以媲美。情爱和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终身大事,是人生的归宿,无论怎么样,总要建立在“色不寝二”的规矩上。当然,也有那些视情如草芥的男人,所以戏曲故事中就出现了诸多薄情郎,但他们所得的结果,无一不是让观众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还要遭受鬼魂索命的报应。

爱情故事是戏曲舞台上活生生的艺术作品,更是生活中最具情调的情感故事的组合发展再创造。爱看戏的朋友从这本书中能看到您熟悉的戏曲意境,不爱看戏的朋友从这本书中能了解到您不曾感知的人生美好,让我们知道中国戏曲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永恒爱情,“这次第,怎一个情字而了得”,就是本书的务头了。

张卫东

书评(媒体评论)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西厢记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生殿

莫道明日成陌路,情到此间怎由人。

——《梅龙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