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精)/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分类
作者 张大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精)》由张大明著,从他的这本新著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左翼文学几近原生态的全部面貌:它产生的前因后果,它的发展变化,它的生存环境,它在内部的激烈争论(实际上是艰苦的探索),它对外部压迫的奋力抗争,它如何引进苏俄、日本等国外的文艺理论(存在教条主义倾向,亦步亦趋,又往往慢上半拍),如何借鉴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在自身的创作中怎样为人民大众呐喊呼号,却又在其中夹杂许多标语口号(显然这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再者,从大块文章到边边角角,包括编者按语、图书广告等,林林总总都在书中鲜活地呈现出来,并且不是明日黄花的简单复制,而是用现代思维重新审视梳理或曰“克隆”之后的创造。

内容推荐

《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精)》由张大明著,主要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文学指的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精)》以编年的形式,以丰富、全面、系统、准确的史料为根据,讲述中国左翼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从1920年到1932年,这期间左翼文学经历了从酝酿、发展到高潮,到遭到国民政府镇压跌入低谷,再因形势变化再次崛起的过程。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左翼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学翻译作品,社团、思潮流派、运动、论争,甚至新书广告,包罗万象。

目录

序一【桑逢康】/1

序二【黄淳浩】/5

开篇说明/1

上篇 革命文学(1920~1927年末)

本篇要略/9

本篇正文(1920~1927年末)/11

对劳动阶级要有十二分的同情建设第四阶级的诗歌/11

高尔基/13

文学与马克思主义/17

布尔什维克与文艺劳农俄国的文艺/17

《国际歌》汉译/20

《中国青年》及《民国日报》附刊《觉悟》上的急进声音/35

佛理契的艺术社会学/46

安德列耶夫《红笑》/52

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55

蒋光慈新诗《新梦》/58

列宁《托尔斯泰与当代工人运动》首次被输入中国/63

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66

“五卅”是一块界碑/71

译介《苏俄的文艺论战》普列汉诺夫首次被介绍到中国/72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鸭绿江上》/78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79

郭沫若自称从1924年起就已经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革命与文学》:我们

  现在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85

评鲁迅《呐喊》/99

列宁《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被译介到中国/100

蒋光慈《哀中国》/106

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学》/109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创造者陆续汇聚上海/114

彭家煌、鲁彦、胡也频、刘一梦、段可情、许杰、柯仲平、华汉等的创作/115

茅盾《幻灭》发表/121

鲁迅论革命文学/123

茅盾《鲁迅论》/125

丁玲发表处女作/128

本篇结语/130

中篇 普罗文学(1928~1929年秋)

本篇要略/137

本篇正文(1928~1929年秋)/140

《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恢复出版两种版本预示与鲁迅的联合失败/140

郭沫若:无产阶级文艺是倾向社会主义的文艺/144

蒋光慈论叶赛宁和“谢拉皮翁兄弟”/145

《太阳月刊》创刊太阳社成立/148

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自诩他们这批新作家是“被革命潮流

  所涌出”,“自身就是革命”/149

钱杏邨书评开篇/151

杨邨人、孟超、刘一梦、蒋光慈、楼建南等的小说创作革命+恋爱的类型/152

《泰东月刊》:“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158

鲁迅译青野季吉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161

茅盾不同意蒋光慈关于“新作家”“旧作家”之说/161

茅盾《动摇》发表/163

彭家煌、罗黑芷、鲁彦、台静农、胡也频/164

钱杏邨《革命的故事》:初期普罗文学的典型特征/171

后期创造社《文化批判》创刊进行“伟大的启蒙”挑起“革命文学”论争/174

只有“昨日的文学家”才讲究艺术技巧/180

解释新词语/181

鲁迅说文艺并非“革命的先驱”,文艺与政治时时在冲突中/185

叶灵凤性心理小说《鸠绿媚》/188

鲁迅译《小约翰》/189

《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出版/191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革命文学应当是反对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文学/194

丁玲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201

日本平林初之辅论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生产的关系/202

郭沫若诗集《前茅》《恢复》出版/203

《文化批判》第2号出版/203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打发他们去!》《全部的批判之必要》,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全面阐

  述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的理论,“围剿”鲁迅/204

辛克莱“一切艺术都是宣传”/208

龚冰庐工人小说/210

郭沫若离沪去日本,开始10年流亡生涯/211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汉译出版/212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218

创造社和太阳社之间争论谁最先倡导革命文学/221

《新月》创刊/223

鲁迅发表《“醉眼”中的朦胧》,回击创造社、太阳社的攻击“革命文学”论

  争全面展开/225

《文化批判》第3号出版/227

华汉首次发表小说《马林英》/231

《太阳月刊》四月号出版/236

殷夫/239

华汉《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240

《文化批判》第4号出版/245

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246

洪灵菲《流亡》三部曲陆续出版/249

鲁迅《文艺与革命》: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250

《太阳月刊》五月号出版戴平万、冯宪章、林伯修/259

蒋光慈译爱伦堡的小说/263

《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出版说鲁迅“无理取闹”“要紧的是看你

  站在哪一个阶级说话”/265

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甘人、侍桁:对“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声音/268

柳絮、毛一波等无政府主义派的文艺观/276

《我们月刊》创刊我们社成立/280

潘汉年编《畸形》创刊/287

成仿吾离上海,经日本去欧洲/287

鲁彦《黄金》、魏金枝《七封书信的自传》、楼建南《挣扎》出版/288

茅盾《追求》发表/295

梁实秋的文学观: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文学是天才的产物/297

《沫若诗集》出版/299

李初梨论普罗文艺批评的标准/301

鲁迅译《苏俄的文艺政策》/304

蒋光慈《最后的微笑》/306

《太阳月刊》出版七月号后停刊中国还没有无产阶级文学/308

藏原惟人论新写实主义/309

创造社彭康、冯乃超批判新月派/314

“革命文学”产生的背景/319

茅盾避难去日本/321

钱杏邨作家评论集《现代中国文学作家》/322

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鲁迅是二重反革命

  人物,不得志的法西斯蒂;梁自强:鲁迅反驳创造社的文字

  是妾妇骂街;郑伯奇:没有算到鲁迅会是我们的敌人/327

戴望舒诗《雨巷》发表/329

郁达夫再次解释脱离创造社的原因认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333

鲁迅:无产阶级文学是最高的政治斗争的一翼,希望有切实的人来翻译唯

  物史观的书/334

国民党中人亟盼也有国民党的文艺政策/344

局外人论革命文学/345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首次汉译/348

冯乃超横扫一切/350

龚冰庐《炭矿夫》/352

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353

时人以读第四阶级的文学为时尚/355

《大众文艺》创刊/355

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论鲁迅与革命/358

洪灵菲《转变》出版许杰、杜衡、沈起予/360

鲁迅《朝花夕拾》出版/362

太阳社创刊《时代文艺》/363

茅盾长篇论文《从牯岭到东京》/365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首次汉译/369

巴比塞《高尔基访问记》/373

柔石/376

丁玲、周毓英、塞克作品集/376

华汉《趸船上的一夜》/384

鲁迅译俄国雅各武莱夫的《农夫》/387

易坎人(郭沫若)译辛克莱《石炭王》/390

华汉《暗夜》出版/400

茅盾的《蚀》具有“永久的价值”/404

鲁迅译《苏俄的文艺政策·观念形态战线和文艺》/407

太阳社《海风周报》创刊/410

《北新》认为目前还没有无产阶级文学/415

鲁迅译《竖琴》:革命文学创作不畏惧血和污秽/416

戴望舒新诗《我底记忆》/420

《创造月刊》出版终刊号/421

约翰·里德/425

林语堂论鲁迅:“青年叛徒们的领袖”/427

苏俄柯甘论苏联文学/430

周扬/434

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批评/436

戴平万《都市之夜》/442

太阳社《新流月报》创刊/443

陈勺水论新写实主义/445

沈端先(夏衍)文艺批评/448

钱杏邨力的文艺/449

日本冈泽秀虎作、陈望道译《苏俄十年间的文学论研究》/450

藏原惟人论普罗文学的内容与形式/453

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主义首次进入中国作家的视野/455

林伯修《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456

洪灵菲《在洪流中》/461

张天翼《三天半的梦》/467

鲁迅译《关于文艺领域上的党的政策·俄国××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468

《文学周报》出版苏俄文学专号/470

鲁迅论短篇小说/474

《社会科学丛书》要目/476

田汉《名优之死》/479

茅盾论《倪焕之》时下的革命文学只是标语口号式或广告式的无产文学/484

《引擎》创刊/486

匈牙利玛察论欧洲文学输入中国/488

波格达诺夫《新艺术论》艺术有组织生活的功能/494

茅盾发表《虹》/502

魏金枝《父子》/508

中共中央文委成立/513

耿济之译苏俄文学史/515

茅盾《野蔷薇》出版/520

李守章《秋之汐》/521

太阳社、我们社、引擎社先后自动解散/522

蒋光慈去日本/529

郭沫若译辛克莱《屠场》出版/530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出版/534

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535

中共中央直接关注“革命文学”论争,指示结束论争,筹建左联/539

本篇结语/540

下篇 左翼文学(一)(1929年秋~1931年春)

本篇要略/549

本篇正文(1929年秋~1931年春)/551

孙席珍战争小说/551

普罗小说《神奇》:革命革到天上去了/554

中共中央文委书记的题材观: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可以写/554

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出版/556

高尔基《母亲》上部汉译出版/556

柔石《二月》出版鲁迅小引/561

苏联革拉特珂夫《士敏土》汉译出版/562

《大众文艺·大众文艺小品》专栏/566

首次报道佛理契死讯/568

《新流月报》出版终刊号/569

《奔流》出版终刊号/573

《萌芽月刊》创刊大面积刊载普罗文学,深层次论说左翼文学/576

马克思论艺术生产的不平衡性/578

鲁迅译法捷耶夫《毁灭》开始连载/579

鲁迅《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魏金枝《奶妈》/581

《拓荒者》创刊/584

祝秀侠评革拉特珂夫的《水门汀》沈端先评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587

藏原惟人再论新写实主义/589

如何评价初期普罗文学的幼稚/591

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出版/600

洪灵菲《大海》、戴平万《村中的早晨》/606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艺术应该属于群众/611

普列汉诺夫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史观艺术论/615

鲁迅编辑《文艺研究》出版/616

左联筹备会/624

时代美术社成立/628

孟超《爱的映照》(《冲突》)出版:革命+恋爱的模式/630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发表/632

鲁迅批判貌似彻底的革命者/633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636

《大众文艺》出版“新兴文学专号”上下册“各国新兴文学概观”、讨论文

  艺大众化/638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联盟理论纲领鲁迅的讲话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不但从思想上而且从组织上领导文艺的开始/649

文学作品的政治价值对艺术价值有绝对的统治权,有优位规律/654

冯宪章评《丽莎的哀怨》和《冲出云围的月亮》/658

郑伯奇、许幸之论左翼戏剧运动和左翼美术/661

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剧联前身)成立/667

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南国社转换方向,忠于普罗/668

鲁迅对批评家的要求/675

冯乃超主编《文艺讲座》密集输入先进理论,用最新观点观照既往历史/676

《巴尔底山》创刊/699

艺术剧社被查封——一个危险的信号/701

普罗诗社、无产文艺俱乐部成立/704

冯雪峰论讽刺文学/706

鲁迅批判新月派:《“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710

周毓英《中国普罗文学运动的危机》/719

《五一特刊》出版/724

《拓荒者》出版终刊号/725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732

蒋光慈编《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创作选》之一《失业以后》、之二

  《两种不同的人类》先后出版/736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发表/741

《萌芽月刊》出版终刊号/744

鲁迅在序言中阐述普列汉诺夫的美学观点:美即有用/746

民族主义文学家及其追随者不间断地对左翼文坛进行诬蔑、攻击和诽谤/755

左联执委会贯彻左倾路线的决议《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760

茅盾历史小说《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先后发表/762

《文化斗争》创刊/763

顾凤城《新兴文学概论》提供中外普罗文学概观/771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发表/780

左联活动:为鲁迅50寿辰举行庆祝会/781

蒋光慈被开除党籍/787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面前》出版/789

华汉《地泉》出版/790

聂绀弩/793

马雅可夫斯基/793

李伟森、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被捕,后被秘密杀害,史称“左联五烈士”/801

曾经的创造社的作者全面否定普罗文学/804

张天翼《二十一个》/805

《文艺新闻》创刊/808

本篇结语/813

下篇 左翼文学(二)(1931年4月~1932年底)

本篇要略/819

本篇正文(1931年4月~1932年底)/821

《前哨》—《文学导报》创刊头两期为纪念“五烈士”专号/821

胡秋原译佛理契《艺术社会学》出版/828

瞿秋白参加领导左联/833

张天翼《皮带》发表、《鬼土日记》出版/834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834

茅盾论“五四”文学革命/837

萧三汇报国际革命作家代表大会“拉普”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840

瞿秋白、茅盾、鲁迅批判民族主义文艺/843

蒋光慈病逝/847

《北斗》创刊/854

丁玲《水》发表/855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左联抗议/865

鲁迅译《毁灭》出版/868

胡风/878

曹靖华译《铁流》出版/879

左联执委会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880

法捷耶夫论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被完整输入/888

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陆续展开/892

《文化评论》创刊“自由人”和“第三种人”文学讨论次第展开/903

鲁迅论小说题材: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904

《北斗》征文讨论: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907

张天翼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芦焚(师陀)/910

沈端先译《报告文学论》/928

瞿秋白系统介绍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拉法格论文艺/932

联共(布)中央解散“拉普”/933

《现代》创刊/936

葛琴《总退却》、杨之华《豆腐阿姐》/941

关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949

《文学月报》创刊/953

茅盾《子夜》片段《火山上》《骚动》先后发表/954

茅盾《林家铺子》发表/968

贯彻文委思想的文章《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972

艾青/976

“华汉三部曲”出版五篇重要序言总结初期普罗文学的“革命浪漫谛克”教训/984

鲁迅《三闲集》出版序言自剖/991

高尔基创作40周年纪念/992

中国诗歌会成立/993

周扬接编《文学月报》发表《没功夫唾骂》《汉奸的供状》/1000

鲁迅《二心集》出版,坚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1007

沙汀处女作《法律外的航线》出版/1008

茅盾《春蚕》、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发表/1008

戴望舒现代派诗论发表/1012

应修人、丘东平、洪深/1019

郁达夫《迟桂花》发表/1027

《文学月报》出版终刊号/1033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1034

鲁迅批评《文学月报》:“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1046

胡秋原论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艺术论/1049

本篇结语/1059

后记/1065

本书征用报刊目录/1066

本书参考书目/10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