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铁著的《湖北高校志(附光盘上下)(精)》编纂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全省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本志书收录的范围为湖北地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按部委属普通院校、军事院校、省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排列,名单和排序以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2012年“湖北地区高校名录"上所列高等学校为准;部分成人高等学校收入本志书。
本志书时间上限一般为高等学校建校之日,下限一般为2005年,2013年前更名、合并、转设(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的高等学校,下限延伸至2013年。
本志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各高等学校均独立成篇,每篇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沿革、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学科与专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附属机构等方面,教育人物,大事记集中编写,各学校在记述中有详有略。
本志书采用公元纪年,凡以年代指称的,均指20世纪。
第一编 概述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北高等教育(1949~1957年)
第一节 旧有高校接管
第二节 高校院系调整
第二章 全面建设时期的湖北高等教育(1958~1966年)
第一节 跃进式发展高校
第二节 高校调整下迁
第三节 试办半工半读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湖北高等教育(1967~1976年)
第一节 高等学校秩序破坏
第二节 废止高校招生制度
第三节 高等学校裁撤下放
第四节 顶压坚持教学科研
第四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湖北高等教育(1977~1983年)
第一节 高等教育拨乱反正
第二节 发展高等学校分院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整顿提高
第四节 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第五章 改革初期的湖北高等教育(1984~1991年)
第一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第二节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节 加强高校科技工作
第六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湖北高等教育(1992~1999年)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调整
第二节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节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第五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第六节 开创高校科研新局面
第七节 发展研究生教育
第八节 实施“科教兴鄂”战略
第九节 推进“211工程”建设
第十节 实施高校扩招政策
第七章 大众化时期的湖北高等教育(2000~2010年)
第一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
第二节 高校布局结构大调整
第三节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第四节 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第五节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第六节 推进教学领域改革
第七节 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第八节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第九节 改善高校办学条件
第十节 贫困家庭学生资助
第二编 部属高校
第一章 武汉大学
第一节 合并前的武汉大学(1893~2000年)
第二节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54~2000年)
第三节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56~2000年)
第四节 湖北医科大学(1943~2000年)
第五节 合并后的武汉大学(2000~2008年)
第二章 华中科技大学
第一节 华中理工大学(1952~2000年)
第二节 同济医科大学(1907~2000年)
第三节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52~2000年)
第四节 科技部管理学院(1979~2000年)
第五节 华中科技大学
第三章 华中师范大学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第三节 学科与专业
第四节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第五节 师资队伍建设
第六节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第七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九节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章 武汉理工大学
第一节 武汉工业大学
第二节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第三节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第四节 武汉理工大学(2000—2005年)
第五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六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七章 华中农业大学
第八章 中南民族大学
第三编 军事院校
第一章 海军工程大学
第二章 军事经济学院
第三章 空军雷达学院
第四章 通信指挥学院
第五章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第四编 省属本科院校
第一章 湖北大学
第二章 武汉科技大学
第三章 三峡大学
第四章 长江大学
第五章 江汉大学
第六章 湖北工业大学
第七章 武汉工程大学
第八章 武汉纺织大学
第九章 湖北中医药大学
第十章 武汉轻工大学
第十一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第十二章 湖北民族学院
第十三章 湖北医药学院
第十四章 湖北经济学院
第十五章 湖北警官学院
第十六章 武汉体育学院
第十七章 湖北美术学院
第十八章 武汉音乐学院
第十九章 湖北师范学院
第二十章 湖北文理学院
第二十一章 湖北工程学院
第二十二章 湖北科技学院
第二十三章 黄冈师范学院
第二十四章 湖北理工学院
第二十五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第二十六章 荆楚理工学院
第二十七章 武汉商学院
第二十八章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第二十九章 武汉东湖学院
第三十章 汉口学院
第三十一章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第三十二章 武昌理工学院
第三十三章 武昌工学院
(下卷)
第五编 高职高专学校
第一章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章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章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章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章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章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章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章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章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第十一章 鄂州职业大学
第十二章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第十三章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四章 仙桃职业学院
第十五章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六章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七章 武汉工程职业枝术学院
第十八章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九章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章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一章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二章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三章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四章 武汉瞀官职业学院
第二十五章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六章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十七章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八章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九章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第三十章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第三十一章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十二章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十三章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第三十四章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第三十五章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十六章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第三十七章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第三十八章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第三十九章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第四十章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十一章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第四十二章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十三章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第四十四章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十五章 长江职业学院
第四十六章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第四十七章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第四十八章 武昌职业学院
第四十九章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第五十章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十一章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第五十二章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第五十三章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第五十四章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第五十五章 天门职业学院
第六编 独立学院
第一章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第二章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第三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第四章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第五章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第六章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第七章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第八章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第九章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第十章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第十一章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第十二章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第十三章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第十四章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第十五章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第十六章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第十七章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十八章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第十九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第二十章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第二十一章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第二十二章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第二十三章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第二十四章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第二十五章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第二十六章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第七编 成人高校
第一章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章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章 湖北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第八编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二章 人物录
第三章 人物表
第九编 大事记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