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纯青等编写的《漓江流域上游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及预测》采用各章独立又相互兼容的形式进行撰写,力求反映漓江流域上游最新科研成果,尽可能采用或引用权威数据与结论,对漓江流域上游区水环境与水资源的演变进行综合评估,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研究;漓江流域枯水资源短缺风险及对策研究;变化环境下漓江流域上游水库防汛抗旱调度研究;漓江水质模拟研究;漓江沉积物污染特征及河流健康的初步研究;小型湿地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的研究与应用;水稻生长期中土壤重金属数据变化的研究等。
郭纯青等编写的《漓江流域上游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及预测》是漓江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相关成果的总结,共分9章。以前期国内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研究为依据,以气候与环境变化为背景,对漓江流域上游区近几十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进行了初步研究,阐述了漓江流域上游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变化的基本事实,对其变化的原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据此,提出了发展观念、环境建设、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漓江流域上游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及预测》可供水文、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
3 漓江流域概况
第2章 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研究
1 引言
2 漓江流域上游数字成图
3 漓江流域上游水系形态结构研究
4 漓江流域上游汇流过程研究
5 漓江流域上游月径流BP神经网络模拟
6 小结
第3章 漓江流域枯水资源短缺风险及对策研究
1 引言
2 漓江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概述
3 漓江流域枯水分析
4 漓江流域枯水资源短缺风险识别及对策研究
5 小结
第4章 变化环境下漓江流域上游水库防汛抗旱调度研究
1 引言
2 漓江流域上游地表水资源分析
3 漓江流域上游变化环境下的水情分析
4 漓江流域上游枯季补水研究
5 漓江流域上游汛期防洪研究
6 漓江流域上游水库群生态联合调度
7 小结
第5章 漓江水质模拟研究
1 引言
2 漓江流域水环境特性分析
3 漓江流域水量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4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漓江水质模拟
5 基于经典算法的漓江水质模拟及其软件系统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漓江水质模拟
7 小结
第6章 漓江沉积物污染特征及河流健康的初步研究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样品测试与研究方法
4 漓江重金属污染特征
5 漓江POPs污染特征
6 漓江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及河流健康评价
7 小结
第7章 小型湿地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1 引言
2 试验设施与方法
3 农田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控制的研究
4 人工湿地对不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5 人工湿地应用的研究
6 小结
第8章 水稻生长期中土壤重金属数据变化的研究
1 引言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3 重金属在水稻生长期数据变化的初步分析
4 试验区土壤重金属的对比分析
5 小结
第9章 结语
1 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研究
2 漓江枯水资源短缺风险及对策
3 变化环境下漓江流域上游水库防汛抗旱调度研究
4 漓江水质模拟研究
5 漓江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河流健康的初步研究
6 小型湿地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7 水稻生长期中土壤重金属数据变化研究
附录
附录1 漓江桂林水文站断面历年逐月需补水量统计表(补水目标55m2/s)
附录2 漓江桂林水文站断面历年逐月需补水量统计表(补水目标60m2/s)
附录3 漓江桂林水文站断面历年逐月需补水量统计表(补水目标80m2/s)
附录4 漓江桂林水文站断面历年逐月需补水时间统计表(补水目标55m2/s)
附录5 漓江桂林水文站断面历年逐月需补水时间统计表(补水目标60m2/s)
附录6 漓江桂林水文站断面历年逐月需补水时间统计表(补水目标80m2/s)
附录7 漓江市区段水中L1~L6重金属含量
附录8 漓江表层沉积物S01~S07重金属含量
附录9 漓江沉积柱Z1—01~Z1—27重金属含量
附录10 冠岩表层沉积物G1~G4及沉积柱Z—XHL1~Z—XHL8、Z—GYCl~Z—GYC7重金属含量
附录11 漓江市区段水中OCPs含量
附录12 漓江表层沉积物中OCPs含量
附录13 漓江沉积柱Z1一1~Z1—27 OCPs含量
附录14 漓江沉积柱Z2—1~Z2—46 OCPs含量
附录15 漓江河道水中PAHs含量
附录16 漓江表层沉积物S01~S07 PAHs含量
附录17 有机化合物英文名称及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