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通三统(精)》是甘阳05,06两年在清华三个演讲的集子,第一个讲“通三统”的又是最关键,他强调最多的。“通识教育”的演讲是甘阳对大学教育改革的主张,最终是为了从大学教育着手实现“通三统”。
作者主要想表达以下意思:1.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2.有的西方人理解了中国。3.对理解中国的西方人的看法进行介绍。4.提出我们要向这些人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通三统(精)/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甘阳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这本《通三统(精)》是甘阳05,06两年在清华三个演讲的集子,第一个讲“通三统”的又是最关键,他强调最多的。“通识教育”的演讲是甘阳对大学教育改革的主张,最终是为了从大学教育着手实现“通三统”。 作者主要想表达以下意思:1.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2.有的西方人理解了中国。3.对理解中国的西方人的看法进行介绍。4.提出我们要向这些人学习。 内容推荐 《通三统(精)》体现了作者甘阳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目录 自序 关于“通三统” 上篇 新时代的“通三统”——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 当代中国三种传统的并存 何谓“中国文化问题” 熟知不是真知 重新认识中国 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内在逻辑 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 结语 评论 中篇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评论 下篇 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打造中国的精英 大学的文化之根 哈钦斯的大学理念与芝加哥大学的转型 哈佛三校长与哈佛红皮书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五个阶段 哥伦比亚模式 芝加哥模式 斯坦福模式 所谓哈佛模式的误导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路 问答录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