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阡、刘应科编著的《沙子关头(沙子镇土家族生计方式变迁的人类学考察)/流域与传统村落系列/西南人类学文库》的目的在于全面展示沙子镇农民的日常生活,首先,在田野点的选择上,需要覆盖到不同类型的村落;其次,在关注的内容上,需要尽量全面地关照到这些村落中农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田阡、刘应科编著的《沙子关头(沙子镇土家族生计方式变迁的人类学考察)/流域与传统村落系列/西南人类学文库》以分析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的自然生态与社会背景为翟辑起点,分别从婚姻家庭、传播与交际、养老与教育、艺术与信仰等角度探讨了调查点土家族农民生计方式的变迁,并重点选取了兴隆村、卧龙村等数个村落进行了个案研究,重点关注了在现代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日渐空心化的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其民众是如何适应变迁的时代环境,对生计方式采取何种选择的,是一本基于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和数据的人类学考察报告。
导言
第一章 沙子镇概述
第一节 生态空间
第二节 交通区位与行政沿革
第三节 人口及其变迁
第四节 小结:农民之于自然地理与社会地理
第二章 婚姻与家庭的建立
第一节 婚姻之择偶
第二节 爱情:婚姻中的情感因素
第三节 通婚圈及其他婚姻限制
第四节 婚姻缔结的仪式过程
第五节 分家:一个新家庭的建立
第六节 小结:婚姻家庭中的自由、民主以及情感
第三章 信息传播与新交际:一些新的社会需求
第一节 传统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 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
第三节 新媒体:互联网和手机
第四节 小结:媒体的力量
第四章 “杂”的农民生计:以龙泛溪为例
第一节 时空安排:农业生计中的时令与空间
第二节 生产工具与肥料变革
第三节 “杂”的农作物及其种植方式
第四节 副业:家庭的日常养殖
第五节 劳务经济:以劳动直接换取现金
第六节 小结:“杂”的农民生计
第五章 失地农民的生存困境:以兴隆村马栏组为例
第一节 兴隆村及其失地的现实
第二节 土地之变
第三节 农民的家庭开支
第四节 劳动力转移:新生计及其困境
第五节 小结:失地农民的生存困境
第六章 趋于商品化的农民生计:以栗新地区卧龙村为例
第一节 栗新地区及农民生计概述
第二节 半个世纪以来的栗新经济
第三节 新探索:黄连之外的商品农业
第四节 小结:山区农业的商品化之路及其挑战
第七章 农民的孩子:教育生活及其变迁
第一节 由多到少:1949年以后沙子镇学校的变迁
第二节 村小消失:集中办学之忧
第三节 学校与家庭:从熟悉到陌生
第四节 结语:变迁中遗失的公平
第八章 农村老人们的生活
第一节 老人的基本情况:以龙泛溪为例
第二节 何以生存:老人们的经济来源
第三节 无以停歇:老人们的劳作生活
第四节 起居与疾病:谁来照顾他们
第五节 小结:余热的力量
第九章 传统艺术与信仰:职业化与消失的双重趋势
第一节 孝歌:献给亡者的最后乐章
第二节 唢呐:用途更广的演奏艺术
第三节 表演艺术:以舞狮、舞龙和摆手舞为代表
第四节 信仰:民间思想的变迁
第五节 小结:传统的三种走向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