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著的这本《不会变通你就输定了》教你面对眼前的障碍,见机行事,审时度势,随势而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人如果不会变通,就如同走进了失败的死胡同!
权宜变通是成功的秘诀,一成不变是失败的伙伴。
很多时候,执着只会让你陷入困境,只有及时调整方向,你的人生才会“柳暗花明”。
人们一向推崇执着做事的态度,认为那是处世的法宝。但很多时候,执着只会让你走进一个死胡同,只有及时调整方向,你的人生才会“柳暗花明”。及时变通,善于调整自己,这样才能驾驭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思维不能一成不变,方法也不是不能变通的,观念应该随时随地地去更新,不能做墨守成规的人。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思维、全新的观念,就会在有限的天地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所以,不更新自己的思维,忙来忙去都在瞎忙。
为什么有人做事费尽心血,但还是一败涂地?为什么有人做事不费吹灰之力,但他总能马到成功?其中的差别就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干军万马挤独木桥,血拼一场还不一定能过去,但只要你能别出心裁,你就会成为大赢家。
在人生路上,我们时常会因屡屡失败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因种种冷遇感到人间充满冷漠,因各种压力觉得不堪重负……遗憾,失去,怨恨,苦难等,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人生阴霾。这时,你是否考虑过是什么让你身陷困境?为什么失败的总是你?你怎么做才能摆脱目前的这种状况?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总是一根筋,不懂变通。
陈南著的《不会变通你就输定了》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深入分析了不会变通对我们的人生所带来的种种危害,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变通的重要性,并结合一些实例,告诉读者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如何用变通来化解危机,扭转不利的局面,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学会变通:有一种犯错叫坚持自己
一个人最危险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会变通;一个人最糟糕的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一个人只有不断变通,才能化解危机!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淹没了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没过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你会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没过神父的胸口了,他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存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想回到我的身边来好好陪我。”
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过度的固执造成的;人生的很多失败就是因为不会变通。有一种错误叫固执。思维定式一旦形成,有时是很悲哀的。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的原因之一。
有只乌鸦,口渴极了,可是附近没有水,只有一个被小孩丢弃的长颈小瓶,里面盛有半瓶雨水。乌鸦伸过嘴去,可是瓶口很小,瓶颈很长,它喝不到。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把一颗颗小石子投进瓶里去,这样,瓶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很轻松地喝到了水。
这件事,后来被寓言大师伊索写成了寓言,传遍了全世界,乌鸦也因此出了名,自然扬扬得意。
这只乌鸦是个有名的旅游爱好者。有一次,它飞到一个村庄去看热闹,这里发生了旱灾,溪水完全干枯了,田里裂了缝。它渴极了,可是四处找不到水喝。忽然,它在村子后面发现了一口井,低头往里面一看,井口小,井很深,但井底有水,模模糊糊地映照出它站在井沿上的身影。
它试着飞下去,可几次都碰到井壁上,眼冒金星,只好又回到井台上来。 忽然,它想到自己曾经“投石入瓶喝水”的光荣事迹,不禁高兴地叫道:“呱呱!我怎么把这经验忘了?”
于是它用嘴衔来一颗颗石子,都投到了水井里,谁知投了半天,井水仍然没有上来,树上的喜鹊说:“喳喳!乌鸦先生,您别忙了,这是水井,不是您原先的那个长颈瓶子,怎么还是用那个老办法呢?喳喳!”
“你懂什么?哇哇!”乌鸦不屑地斜了喜鹊一眼,“我的方法是经过专家鉴定的,上过寓言作家的书本,到哪里都可以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怎么会‘老’呢?哇哇!”
乌鸦继续向井里投石子……
其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有些人不懂得变通,对于约定俗成的规则,通常都是严格遵循而不敢打破。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一成不变地凭老经验办事,不注意随机应变,就免不了会吃大亏。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否则,对于新生事物觉察不到,最终会被环境所淘汰。
P2-3
我们常常会置身于这样的境况:屡屡失败让我们找不到人生的出路,种种冷遇让我们感到人间充满冷漠,各种压力让我们不堪重负……遗憾、失去、怨恨、苦难等,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人生阴霾。我们为什么总是身陷困境?怎么做才能柳暗花明?为什么输的总是自己?告诉你,输是因为你不知道变通。人活在世上,不仅要在做事上学会变通,而且还要在思想上学会变通。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将两只猴子放在高高的玻璃墙的一边,在玻璃墙的另一边,放了很多香蕉。
第一只猴子来到玻璃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它爬到一大半时,就由于体力不支而跌落下来。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一次次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就这样上蹦下跳忙了半天,也没有翻过大而光滑的玻璃墙,只能可怜巴巴地看着香蕉。
第二只猴子却不一样,它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绕过玻璃墙,开始享受美食。
两只猴子的不同做法,看似是智商问题,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会变通,你就输定了。只有改变行为方式,才能实现目标。可见,行为的变通是多么重要。那么,思想的变通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呢?
一天,有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艄公救起。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
“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听了,沉吟片刻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
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
少妇听了大悟:“现在,不就是两年前的自己吗?”于是她揉了揉眼睛,便离岸走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
无论是猴子还是少妇,看似都面临绝境,猴子换一条路线就能吃到美食,少妇换一种念头就会开心,关键都在于懂得及时地变通。很多时候,我们会遭遇事业失败,会面临人际危机,会产生糟糕情绪,此时,只要及时变通,你的面前就会是一片充满阳光的开阔地。在为人处世中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去变通,应该怎么“变”才“通”,本书将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