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民说(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梁启超著的《新民说(精)》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

《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我们今天读《新民说》仍会感到心灵的震颤,实在是因为梁任公当年在文中关于中国人未来之人格特性的转变、社会风尚之变迁,具有极其精准和一针见血的预见。《梁启超新民说(深味解读本)》对于现今处在思想大变革前沿、努力寻求着精神层面、文化领域上的出路的我们来说,无异于一盏指路明灯。

内容推荐

由梁启超著的《新民说(精)》系统论述了新民为中国今日第一急务,解释新民之意义,就优胜略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生利分利,毅力,义务思想,尚武,私德,民气,政治能力等。

目录

Ⅰ 总论

 第一节 叙论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曰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Ⅱ 分论

 第五节 论公德

 第六节 论私德

一 私德与公德之关系

二 私德堕落之原因

(一)由于专制政体之陶铸也

(二)由于近代霸者之摧锄也

(三)由于屡次战败之挫沮也

(四)由于生计憔悴之逼迫也

(五)由于学术匡救之无力也

三 私德之必要

 一 曰正本

 二 曰慎独

 三 曰谨小

 第七节 论国家思想

 第八节 论政治能力

一 曰分业不迁

二 曰互相协助

 第九节 论进取冒险

一 曰生于希望

二 曰生于热诚

三 曰生于智慧

四 曰生于胆力

 第十节 论权利思想

 第十一节 论义务思想

 第十二节 论自由

一 曰勿为古人之奴隶也

二 曰勿为世俗之奴隶也

三 曰勿为境遇之奴隶也

四 曰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第十三节 论自治

一 曰求一身之自治

二 曰求一群之自治

 第十四节 论进步

一 曰大一统而竞争绝也

二 曰环蛮族而交通难也

三 曰言文分而人智局也

四 曰专制久而民性漓也

五 曰学说隘而思想窒也

 第十五节 论自尊

 第十六节 论合群

一 曰公共观念之缺乏

二 曰对外之界说不分明

三 曰无规则

四 曰忌嫉

 第十七节 论生利分利

第一不劳力而分利者

第二劳力而仍分利者

 第十八节 论毅力

 第十九节 论尚武

一 由于国势之一统

二 由于儒教之流失

三 由于霸者之摧荡

四 由于习俗之濡染

 第二十节 论民气

一 民气必与民力相待

二 民气必与民智相待

三 民气必与民德相待

梁启超生平学术年表

试读章节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此西儒亚里士多德之言)。人而不群,禽兽奚择?而非徒空言高论曰:“群之,群之”,而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若此者谓之公德。

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如《皋陶谟》之九德,《洪范》之三德,《论语》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信笃敬”,所谓“寡尤寡悔”,所谓“刚毅木讷”,所谓“知命知言”,《大学》所谓“知止,慎独,戒欺,求慊”,《中庸》所谓“好学,力行,知耻”,所谓“戒慎恐惧”,所谓“致曲”,《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所谓“反身、强恕”……凡此之类,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私人者对于公人而言,谓一个人不与他人交涉之时也)之资格,庶乎备矣。虽然,仅有私人之资格,遂足为完全人格乎?是固不能。

今试以中国旧伦理与泰西新伦理相比较:旧伦理之分类,曰君臣,曰父子,曰兄弟,曰夫妇,曰朋友;新伦理之分类,曰家族伦理,曰社会(即人群)伦理,曰国家伦理。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一私人之独善其身,固属于私德之范围,即一私人与他私人交涉之道义,仍属于私德之范围也。此可以法律上公法、私法之范围证明之。)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以新伦理之分类,归纳旧伦理,则关于家族伦理者三:父子也,兄弟也,夫妇也;关于社会伦理者一,朋友也;关于国家伦理者一,君臣也。然朋友一伦决不足以尽社会伦理,君臣一伦尤不足以尽国家伦理。何也?凡人对于社会之义务,决不徒在相知之朋友而已,即绝迹不与人交者仍于社会上有不可不尽之责任。至国家者,尤非君臣所能专有,若仅言君臣之义,则使以礼、事以忠,全属两个私人感恩效力之事耳,于大体无关也。将所谓“逸民不事王侯”者,岂不在此伦范围之外乎?夫人必备此三伦理之义务,然后人格乃成。若中国之五伦,则唯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夫一私人之所以自处,与一私人之对于他私人,其间必贵有道德者存,此奚待言?虽然,此道德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也。全体者,合公私而兼善之者也。  私德、公德,本并行不悖者也。然提倡之者既有所偏,其末流或遂至相妨。若微生亩讥孔子以为佞,公孙丑疑孟子以好辩,此外道浅学之徒,其不知公德,不待言矣,而大圣达哲,亦往往不免。吾今固不欲摭拾古人片言只语有为而发者,挞之以相诟病。要之,吾中国数千年来,束身寡过主义,实为德育之中心点。范围既曰缩日小,其间有言论行事,出此范围外,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义,以非笑之,挤排之。谬种流传,习非胜是,而国民益不复知公德为何物。今夫人之生息于一群也,安享其本群之权利,即有当尽于其本群之艾务。苟不尔者,则直为群之蠹而已。彼持束身寡过主义者,以为吾虽无益于群,亦无害于群,庸讵知无益之即为害乎?何则?群有以益我,而我无以益群,是我逋群之负而不偿也。夫一私人与他私人交涉,而逋其所应偿之负,于私德必为罪矣,谓其害之将及于他人也;而逋群负者,乃反得冒善人之名,何也?使一群之人,皆相率而逋焉,彼一群之血本,能有几何?而此无穷之债客,日夜蠹蚀之而瓜分之,有消耗,无增补,何可长也?然则其群必为逋负者所拽倒,与私人之受累者同一结果,此理势之所必然矣。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人虽多,曾不能为群之利,而反为群之累,夫安得不日蹙也?

父母之于子也,生之,育之,保之,教之,故为子者有报父母恩之义务。人人尽此义务,则子愈多者,父母愈顺,家族愈昌;反是,则为家之索矣。故子而逋父母之负者,谓之不孝,此私德上第一大义,尽人能知者也。群之于人也,国家之于国民也,其恩与父母同.盖无群无国,则吾性命财产无所托,智慧能力无所附,而此身将不可以一日立于天地。故报群报国之义务,有血气者所同具也。苟放弃此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群与国之蟊贼。譬诸家有十子,或披剃出家,或博弈饮酒,虽一则求道,一则无赖,其善恶之性质迥殊,要之,不顾父母之养,为名教罪人则一也。明乎此义,则凡独善其身以自足者,实与不孝同科。案:公德以审判之,虽谓其对于本群而犯大逆不道之罪,亦不为过。

P19-2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