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伟、蒋寅主编的《中国诗学(第18辑)》收录《全宋诗》考辨七则、续补80首、辑佚净土诗百首、以《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为中心,《<诗渊>之流传与版本新考》等文献学论文,《未刊稿<石洲诗话>卷十与翁方纲“肌理”说的完成》、《方东树<昭昧詹言>“棱、汁、浆”考论》等诗歌理论文章,《王闿运与张之洞之诗学交流及意义》等诗学史论文,都以求实创新为宗旨,运用各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新开拓。
【诗学文献学】
《全宋诗》考辨七则
《全宋诗》续补80首
《全宋诗》辑佚100首——以净土诗歌为中心
《全宋诗》辑补——以《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为中心
《诗渊》之流传与版本新考
《石洲诗话》卷十手稿的内容与价值
《全清词·雍乾卷》第一册3家漏收40首补遗
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订误
【诗歌理论】
论竟陵派选评《诗归》的文体观
《朱竹垞先生杜诗评本》中朱彝尊与李因笃评语的厘定与区分
未刊稿《石洲诗话》卷十与翁方纲“肌理”说的完成
方东树《昭昧詹言》“棱、汁、浆”考论
【诗歌史】
南北朝至大历七言一韵歌行体制演变通论
杜甫“熟精《文选》理”辨——兼论《选》体与齐梁体格的相关问题
杜诗体裁的分阶段考察——以七律为中心的讨论
杜甫诗歌中的四季
雅俗之辨与创新之功——柳永投献词的价值重估
论高启对杜诗的接受
日本藏《石仓十二代诗选》探考
多重聚焦与时间交错下的历史书写:吴伟业的诗史叙事
【诗学史】
《冷斋夜话》称引苏轼诗文考辨
从“诗人立场”看刘克庄的诗学思想
张□词体正变观新探
林时对《杜诗选》及其价值
清初诗论家陈祚明考述
王闾运与张之洞之诗学交流及意义
【书评】
朴学精神、问题意识、理论雄心——读《文镜秘府论研究》
【附录】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六辑)目次
《中国诗学》撰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