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可以看作是一个诗歌研究的系统理论。开篇从诗的起源谈起,继而引出诗的情趣说,境界说,诗与散文,与乐,与画的关系,以及对诗的格律问题的探讨。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诗的意境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其次是注重情趣的作用。认为诗的境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作者只是执着于意象的普遍化与永恒化,而欣赏者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中可以再创造出诗的新内涵。而这也就是欣赏过程的升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诗论(精)/大家诗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朱光潜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诗论》可以看作是一个诗歌研究的系统理论。开篇从诗的起源谈起,继而引出诗的情趣说,境界说,诗与散文,与乐,与画的关系,以及对诗的格律问题的探讨。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诗的意境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其次是注重情趣的作用。认为诗的境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作者只是执着于意象的普遍化与永恒化,而欣赏者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中可以再创造出诗的新内涵。而这也就是欣赏过程的升华。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 声的分析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三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 四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 五 四声与调质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一 顿的区分 二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三 顿与句法 四 白话诗的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一 韵的性质与起源 二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 三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 四 韵与诗句构造 五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 第十一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一 自然进化的轨迹 二 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 三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 四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一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 二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 附: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 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一 陶渊明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 二 陶渊明的情感生活 三 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 附录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