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5世纪西方大航海以来,人类历史上一种规模前所未有的跨洲际贸易与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大批的西方人来到中国,揭开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序幕。 在这种早期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传教士的东来与商业交往、移民流动及文化交流纠葛一处,呈现出一种世界性的意义。张先清编著的《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讲述的是大体发生在明清之际这段中西交往中被人忽略的大时代的一段小历史。
张先清编著的《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考察了耶稣会士利玛窦、艾儒略等人入华后的文化活动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书中尤其重视从中文文献视角探讨明清时期中国士大夫对待西学的态度认识,并强调对个体在历史中的投射加以细致探究;从“小历史”角度,深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人文化接触行为,提供了一种审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相遇的“大历史”视角。
引言:大时代的小历史
上卷仙花寺
只是一首诗:文化相遇中的“仙花寺”故事
庄起元及其“读《七克》西书有感”诗——兼谈《七克》一书在明清知识界的流传及影响
黄克缵答沈□书札考释——明末南京教案的一个插曲
礼仪的对话:张象灿及其《家礼合教录》
贸易、儒学与传教:明末闽南天主教会的社会网络
中卷西儒
优游士林:耶稣会士艾儒略与明末士大夫交游新证
正邪之辨:艾儒略对福建民间信仰的认识
皇帝、朝臣、传教士:耶稣会士闵明我与清初礼仪之争的一段插曲
印象与想象:清代中文史料中的徐日舁形象
下卷民族志话语
传教士、海难与跨文化接触:1583年海南岛飘风事件分析
“鞑靼”话语:17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满族的民族志观察
身体的隐喻: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
传教士姓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