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北隋灭南陈结束,共169年。
周一良、黄惠贤、卢开万著的这本《南北朝史(大字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勾勒出了南朝的概况,再以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全面介绍了北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南北朝史(大字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周一良//黄惠贤//卢开万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北隋灭南陈结束,共169年。 周一良、黄惠贤、卢开万著的这本《南北朝史(大字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勾勒出了南朝的概况,再以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全面介绍了北朝。 内容推荐 周一良、黄惠贤、卢开万著的这本《南北朝史(大字版)》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南北朝史》重新排版而得来的一本服务于低视力人群的无障碍阅读大字版图书。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各个方方面面,中间还穿插介绍了众多知名历史人物和历史知名事件,内容丰富而饱满。 目录 南朝 宋齐梁的政治 加强皇权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与北魏的战争 侯景之乱与南朝的衰败 南朝的经济 士族的庄园经济 赋役制度 农业、手工业、商业 社会各等级、阶层与集团 陈朝的兴亡 南朝少数民族的融合 南朝的文化 文学 史学 玄学与宗教 艺术 科技 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试读章节 寒人 东晋南北朝与士族对应的一个社会阶层。寒,即官位低微之意。他们宗族弱小,社会政治力量单薄,得不到把持乡议的大姓、冠族的品第、推荐,往往仕进困顿。东晋刘毅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便是这一差别的反映。寒人作为一个阶层,是东晋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他们属于地主阶级,有的在经济上还很富裕,但没有士族那样的豁免兵役、徭役的特权;在中正品第中只能得下品,一般充任低级官吏、武官、浊官;不能与士族通婚、交往,所以有“士庶天隔”之说。 都督 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 地方官制如都督、刺史、太守等,亦同东晋。刺史多带将军开府,而州与府各置僚属。州之佐吏别驾,治中等治民,府之佐吏长史、司马等治兵。但军府的佐吏地位一般较州僚属为高,府官长史常兼首郡太守或代行州事。郡太守如带将军,军府佐吏亦高于郡佐(见州郡县掾属、军府僚佐)。皇子年幼为方镇,则行事、长史以至出身寒庶、地位低下的典签主持一州事务。刘裕在地方行政方面巩固皇权、抑压世家大族的措施,是只命皇子或宗室诸王担任重要方镇。齐梁亦遵此惯例。如扬、南徐、江、荆、雍等军事、经济、政治要害诸州的刺史、都督,宋齐梁三朝几乎都是刘萧两姓,与东晋王、庾等大族雄踞上游、控制京畿的局面迥不相同。一般州的刺史与郡的太守,有时任命地方土著豪强担任。府州机构中官员人数,常由州府长官决定。州郡俸秩供给,往往随土所出,无有定准。郡县长吏任期六年,后减为三年。 州郡县掾属 州、郡、县各级地方机构中长官之下的属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其设置大致沿袭汉末之制,但在人员编制、名称、职权等方面各朝又有增减变易。各级掾属的选授,一般由地方自置;北齐开始有吏部除授之例;隋文帝开皇(581~600)中期以后,一律由吏部除授。 军府僚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专管地方军事的军府内协助长官分管各方面事务的府官。东晋南朝,“军府”通指禁军以外的诸将军、中郎将及监护少数族的中郎将、校尉所置的府。都督、刺史、郡守如加“军号’’,亦在地方设置军府。军府专管地方军事,府内设僚佐以分主事务。军府僚佐指入流品的府官,不包括流外小吏及门生、部曲。由于军号、军府有重轻、大小之分,其僚佐也有官品高低、数量多寡之别。 典签 南朝地方长官之下典掌机要的官。又称主帅、典签帅或签帅。当时府州部内论事,皆用签。前叙所论事,后书某官某签,府州皆置典签掌管。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 典签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宋、齐君主通过典签控制和监视地方军政,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虽不无作用,但终不能消除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P13-16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