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代表着教养和人生态度
礼貌,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不过,在很多人看来,礼貌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认为礼貌只是一些与礼仪有关的表面功夫。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在他们心中,认为自己是否有礼貌对自己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然而,礼貌不仅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更代表着一个人的教养和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
侯磊是个很讲礼貌的男孩,问好、感谢、道歉等基本的礼节都做得很好。说话时,他的语调总是稳重平缓,问别人问题前会先想想会不会打扰别人,如果不得不打扰别人时,他还会先说些“打扰啦”、“不好意思”之类的话表示抱歉。大家都觉得他是很讲礼貌的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因为和他相处让人觉得轻松快乐。当侯磊遇到困难时,大家都愿意帮助他渡过难关。在侯磊的眼里,周围的人是友好的,世界和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
有礼貌的侯磊给大家的感觉是有教养、好相处,大家都愿意跟他做朋友,对他也很是亲近。对此,青少年要明白,礼貌绝不是做做表面功夫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教养的重要体现。人们的性格及行为习惯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从他们是否有礼貌就可看出他们的教养和经历。当人们感到一个人没有礼貌时,往往会认为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认为他没有好的底蕴。所以,礼貌与教养是息息相关的,青少年对此要重视。
在大家看来,高中生陈浩不是一个有礼貌的人,一提到他,很多人就会想到“粗鲁”、“不礼貌”等词。他很少主动向人问好,有时连个招呼都不打;不小心给他人带来麻烦时他也很少道歉,有时还会以“不是故意的”为借口;即使别人帮了他很大的忙,他也很少表示感谢。心情不好时,他就会把怨气撒在别人身上,向别人发火、动怒,导致气氛很紧张。大家都认为陈浩没有礼貌、不好相处,所以都不怎么喜欢跟他做朋友。这让陈浩觉得很孤单,认为没有人理解自己,生活很枯燥,没有意义。在他眼里,世界和未来并没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他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
在上例中,陈浩的行为让大家觉得他没有教养、没礼貌,进而疏远他,这导致陈浩认为人生没什么意义,看不到希望,因而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可见不讲礼貌这一点已经影响到了陈浩的生活。
青少年应懂得,是否讲礼貌对于人际关系来说至关重要。是否有礼貌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在你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不讲礼貌、行为不文明甚至粗鲁的人会令人厌烦,不会有与之深交的想法,甚至产生疏远的行为。因此,没有礼貌的人往往也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有礼貌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也是有影响的。当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人们往往喜欢与他亲近、交往,当他遇到困难时人们也愿意伸出援手。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对未来和世界充满希望和向往,愿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而对于那些没有礼貌的人来说,周围人的疏远会让他们感到人生没什么价值,常常会觉得孤立无援。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来面对生活,给他们的人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青少年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教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青少年不要认为不讲礼貌是小事,要从内心开始,真正重视礼貌,并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
礼貌,从自身仪表及行为举止做起 提到讲礼貌,一些青少年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成为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其实,青少年要想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只要从自身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做起即可。不过,一些青少年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并不怎么重视仪表和日常举止,觉得那些无伤大雅,有时还会用“不拘小节”、“重在内在”等理由为自己开脱。
李超今年十四岁,是个初三的学生。
在同学们看来,李超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不过,这并不是在夸他。李超对自己的仪表和举止都不是很在意,常常穿得邋里邋遢就来上学,衣服上总是有污渍,他却不听从大家的劝告,懒得洗,让大家很是无奈。
不仅如此,在行为举止方面他也是大大咧咧的。在路上碰到同学或朋友,他连个招呼都不打,有时又会用很夸张的动作,比如使劲拍别人来“问好”,这让大家很是反感,觉得他很没礼貌。跟人说话时,李超总是一副大嗓门,声音听起来很刺耳,而且让人觉得没教养、不稳重。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他也不会道谢,主动跟人道歉的事更是几乎没有,李超觉得不必那么“客气”。有时,他还会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用人家的东西,别人因此而气恼,他还会认为是别人小气。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喜欢跟他做朋友。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