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编著的《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讲述了城市与城市的聚集经济及城市群、城市带的规模经济是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城市发展的产品经济模式和环境经济模式,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国际城市发展应以环境经济模式为主;国际城市形成的五大路径:区位路径、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和环境路径,讨论了不同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 |
分类 | |
作者 | 李丽萍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李丽萍编著的《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讲述了城市与城市的聚集经济及城市群、城市带的规模经济是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城市发展的产品经济模式和环境经济模式,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国际城市发展应以环境经济模式为主;国际城市形成的五大路径:区位路径、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和环境路径,讨论了不同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推荐 国际城市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国际产业转移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区域更迭的必然结果。李丽萍编著的《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从国际城市的概念界定入手,剖析了国际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判别标准,阐述了国际城市的等级体系、职能分类及空间布局形态,探讨了在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及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外在动力驱动下,在市场导向和政府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借助城市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一个综合性城市通过其中心地职能的叠加、升华及辐射范围扩张、跨越国界,演变成国际城市甚至世界城市的内在规律。本书总结了国外国际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剖析了国内国际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中国国际城市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同时,在深入、系统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大连国际城市发展进行了个案研究。本书的主要创新有三点:其一,本书提出。城市与城市的聚集经济及城市群、城市带的规模经济是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这为国际城市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二,本书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产品经济模式和环境经济模式,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国际城市发展应以环境经济模式(适用于中心城)为主,以产品经济模式为辅(适用于腹地的中小城市)。其三,本书提出了国际城市形成的五大路径:区位路径、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和环境路径,讨论了不同路径之间的关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国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2.1 国际城市的概念体系 2.2 国际城市的判别标准与职能特征 2.3 国际城市的职能分类、等级体系与空间布局形态 第3章 国际城市的驱动力量与外部环境 3.1 国际城市形成的外部推力: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 3.2 国际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 3.3 国际城市形成的外部环境:城市群、城市带 第4章 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 4.1 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 4.2 国际城市形成的导向机制 第5章 国际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 5.1 国际城市的发展模式 5.2 国际城市的形成路径 第6章 中国国际城市发展的实践 6.1 中国国际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 6.2 中国国际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6.3 中国国际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第7章 大连国际城市发展个案研究 7.1 大连国际城市发展的现状、优势与问题 7.2 大连国际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 7.3 大连国际城市的发展对策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