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是人生的常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平凡、不安于平凡了。
我参与过多场大型的招聘会,稍有名气的企业展位前,永远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摆着一摞厚厚的简历;不太知名的企业展位前,总是显得门可罗雀,偶尔会有几个“投石问路”的人,在听到月薪不过两三干元时,又都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
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一些年轻人,其中不乏毕业于名校的莘莘学子。在深入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心中所想的职场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就像自己当年以傲人的分数考入万人瞩目的大学时那样,走入社会时也当是鲜花簇拥、掌声如雷。大型的国企、知名的外企、中央机构的事业单位是他们理想的去处;月薪上万,年薪六七位数,是他们的目标;早点甩掉北漂、蚁族的标签,迈进有车有房者的行列,被人称赞年轻有为、青年富豪,是他们渴望的人生。
稍微年长一些的中青年,已在职场中工作了七八年、十几年,此时的他们回顾四周,也会有诸多的感慨:曾经跟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如今已在事业上有了不错的建树,还有一些人自主创业当了老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拉开了。面对这样的情境,多数人的内心是矛盾的,不想接受这样的现实,又无所适从。于是,就有许多人把期望转嫁到了子女身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孩子跟我一样没本事”、“将来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他们不惜花费巨款,请名师,让孩子学跳舞、学乐器……目的就是让子女早日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脱离平凡。
对于这样的现状,我并不感到意外。在多数普通人眼里,那些非凡而伟大的人,戴着闪耀的成功光环,有着令人望尘莫及的身家,人生也必当是精彩绝伦、与众不同的。似乎,只有那样的人生才称得上精彩。那么,一切是否真如我们所想的那般呢?
拿破仑有一句经典名言:“任何伟人,在他的仆人眼里也是平凡的。”
不知你能否从这句话里读出什么深意?在外人眼里,伟人是高高在上的,带着一丝神秘感,因为彼此间隔着太大的距离;而在仆人眼里,伟人就是朝夕相处的雇主,饮食起居、言行举止全都尽收眼底,跟普通人也没什么两样。
我有一位朋友,二十年前从清华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大型企业担任技术工程师。现在,他已是这家企业的副厂长了,年薪也从十几万变成了上百万,在北京、广州都有自己的房子。我想,要是从白手起家这个角度来说,他也算一位成功的典范了。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技术交流会上,初出茅庐的年轻员工见到他,听闻一番带着各种头衔的介绍,都会唏嘘不已,心想:要是能在厂里熬成他现在这样,也是值了!该有的都有了,也就用不着为了拿到手的那点工资不够花而发愁了!
是不是站在高处的人,生活上就无忧了呢?偶然一次,这位朋友跟我说:“最早的时候,一年赚几万块,也没觉得不开心;现在一年赚百万,也没觉得多开心。以前吃什么,现在还吃什么,没什么特别的,反倒是现在业务越来越忙,一年到头都不能陪陪家里人,家里有事也赶不回来……”
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眼里的“非凡者”的真实生活。他的成功源自平凡的起点,在各种头衔和闪耀的光环背后,依然是平凡的人生。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感慨与“现在的他们”之间的差距,而是该反思他们为何能够一步步走到现在。
多年前的我,也不甘于平凡,对一些伟大的人物心生羡慕和崇拜,然而一位茶艺师的话却让我大受触动,并由此对“平凡”与“伟大”有了全新的认识。
当时我的事业刚刚起步,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难题,心绪难宁的我走进了常去的一间茶馆。茶馆的老板原是一个茶艺师,不知怎的我们就聊到了“慈悲”这个话题,他说:“有一位客人生意做得很大,但除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外,并没有太多的结余,他把生意上赚来的钱全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无条件地资助贫困学生、修缮学校,他还领养了一位孤儿。”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慨:“这样的人真是伟大啊!”
茶艺师笑了,跟我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伟大是一个谎言。如果当初那些伟大的人,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伟大,恐怕他们就做不到了。”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浇醒了陷入混沌之中的我。
P1-3
平凡的企业有不平凡的故事,而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一种修为。瓦丽姐不但付出,而且执着,是未来派平台上的大爱实践者。无论对人对事,不但有助人的发心,还不乏帮人的耐心,更是正知正见的传播者。她以实修的生命为世界带来光彩!
——荆涛,未来派创始人
一个用心和爱同行的生命,一个具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强企之行践行强国之梦与企业家共舞的灵魂。坚定是面对严峻局势挑战时的淡定。她,是一曲独特的歌声,是一段可以品味的岁月,今天她在写着一首不平凡的诗。
——陈王,翱鹰集团董事长
歌声惊艳了时光,智慧引导着人生,大爱将温暖世界……为瓦丽姐点一千个赞!向所有前行者郑重推荐:读这本书,终身受益!
——张伟奇,商正资本、商正教育集团董事长
我最尊敬的瓦丽姐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人,她拥有德兰修女般的爱。在我事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刻她曾多次挺身而出,此恩我当永远铭记于心。她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强烈推荐所有的朋友不仅仅要细细品读她的书,更要亲自接触她本人,聆听她的真人演讲,必将像我一样受益一生!
——黄词瀚,凯词国际金融控股集团主席
在北京大学的优秀校友中,陈瓦丽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典范。在她写的这本书中,我发现她既是传播者,又是践行者。
她在书中写道:“做人不自负,但也不自轻。”
“在平凡中寻找自我价值。把每—件凡的事都做到极致,做成精品,就是不平凡。”
“学会坚忍,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每一份工作都值得做好,把小事一点点放大,就会翻天覆地。”
“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好每一件小事,离成功就不远了。”
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工作,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惊喜——显而易见,知与行,真善美,在这里做到了完美的统一。所以,有理由相信这本书能够给我们更多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杨思卓,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
每每提到平凡,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甚至心生反感,潜意识觉得平凡就是庸碌无为的代名词,每天做着不起眼或是无名无利的事,过着平淡无奇、不足挂齿的寻常生活。
其实,这是对平凡最大的误解。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人包括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也都来自于平凡。
平凡并不等于平庸。平凡的人不会坐等机会,而是努力创造机会;平凡的人不会浅尝辄止,而是认准了就坚持到底;平凡的人不会找借口,而是选择勇敢承担;平凡的人不畏改变,而是主动去适应变化;平凡的人不会逃避错误,而是选择积极改进;平凡的人不会拖延蹉跎,而是选择果敢行动……当你与平凡为敌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你做到这些了吗?
如果没有,那么很可惜,不甘平凡的你并未真的认识平凡,更没有道理去轻视平凡。一个人做着平凡的工作,不代表没有本事,也不代表没有能力,更不代表不能成就伟大。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平庸庸、得过且过才是可耻之行。作为芸芸众生的普通一员,我们可以功不成名不就,可以没有过人的才华,可以没有惊世之举,可以平凡地过完此生,但绝不能任由自己庸庸碌碌、敷衍了事地度过一生。
人生的舞台上,不可能人人跻身名人的行列,做不成红花,不如就甘当一片绿叶,绽放最亮丽的本色;做不成太阳,不如就甘当一根蜡烛,释放自己的光亮;做不成大树,不如就甘当一棵小草,彰显出特有的顽强与坚韧。
想想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次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王顺友,他只是一个平凡的邮递员,可有谁会质疑他的伟大?还有在汶川地震中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住四位学生的谭千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又有谁敢质疑他的不凡?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人,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却都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一个平凡人对事业的热爱,用无私的奉献在平凡中创造了令人震撼的事迹。
悠悠岁月里,总是平凡的日子占了重心;芸芸众生中,总是平凡的人成了多数。不要去抱怨平凡,更不要仇视平凡,伟大固然可敬,但平凡也必不可少;平凡虽然不惹眼,却有着无穷的力量。从这一刻开始,踏实、勤恳、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吧,做好你该做的一切,发挥你的最大潜、能,创造力所能及的奇迹,成就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工作中,焦虑、攀比、嫉妒、懒惰……各种负面因素时时困扰着我们,给我们制造了自己平庸的诸多借口,并偷梁换柱地认为自己的平庸只是平凡而已。我们大错特错了,平凡绝对不是平庸,平凡光荣,平庸可耻!
人生之美在于平凡,人生之痛在于平庸。
伟大固然可敬,平凡亦必不可少;平凡虽然不惹眼,却有无穷力量!
所有的人都是平凡的,有些人因为知道这一点而默默奉献,真正成了平凡而伟大的人。
陈瓦丽所著的《做企业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带你找到平凡的力量,摈弃平庸的负累,让你成为企业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平凡人最大的奉献,就是英雄行为。
当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时,我们的平凡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给企业带来繁荣,给国家带来富强。用最平凡的举动、最执着的精神、最坚强的信念,在平凡中努力,在平凡中奋斗,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不计回报地给予,这样你也就不再平凡。
《做企业平凡但不平庸的人》以作者陈瓦丽的亲身经历,谈企业员工如何做甘于平凡不甘平庸的人,从而阐明一个道理,企业里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一员,只有一心一意、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工作中的细枝末节问题,从而比他人更容易找到成就不平凡之事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