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惠民、司方维所著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较为全面而客观地描述了近35年来祖国大陆在台湾文学研究领域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勾勒出了这个学科的整体面貌,展望台湾文学研究的未来图景。对于读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历史发展和知识建构具有重要帮助,对于推动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当代台湾文化研究新视野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曹惠民//司方维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曹惠民、司方维所著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较为全面而客观地描述了近35年来祖国大陆在台湾文学研究领域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勾勒出了这个学科的整体面貌,展望台湾文学研究的未来图景。对于读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历史发展和知识建构具有重要帮助,对于推动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目录 壹 导言 一、从胡风和范泉说起 二、从学科边界和命名说起 贰 进程篇 一、“开放解严”背景下的启动(1979—1990) 二、学科建构推动下的拓展(1991—2001) 三、文化研究新视域下的深入(2002—2013) 叁 专题篇 一、日据时期文学研究 二、乡土文学研究 三、现代派文学研究 四、女性文学研究 五、“同志”文学与“酷儿”写作研究 六、新世代作家与都市文学研究 七、眷村文学与客家文学研究 八、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九、自然写作研究 十、小说、诗歌与戏剧研究 十一、散文与报导文学研究 十二、儿童文学与理论批评研究 十三、文学期刊与报纸副刊研究 十四、两岸文学比较研究 十五、两岸文学整体研究 肆 学者篇 一、学者综观:学术形象与学术个性 二、学者选评 (一)汪景寿:让台湾文学课程走进中国最高学府 (二)王晋民:文学史视野下的台湾文学研究 (三)封祖盛:理论视域下的流派研究 (四)黄重添:当代台湾小说的艺术采光 (五)陆士清:台湾文学研究教学与交流的先行者 (六)古继堂:率先尝试台湾文学文体史的写作 (七)刘登翰:整合视野与文化诗学研究 (八)古远清:以个人之力构筑台湾文学版图 (九)章亚昕:台湾现代诗歌史的新书写 (十)汪毅夫:钟情于台湾近代文学的专门家 (十一)朱双一:由“世代”与“个体”纵观思潮 (十二)刘红林:学术研究与期刊编辑一身二任 (十三)樊洛平:台湾女性文学史书写的开拓者 (十四)黎湘萍:穿越记忆与悲悯介入 (十五)计璧瑞:透视曰据时代的台湾文学 (十六)方忠:立足传统与面向现代的汇通 (十七)刘俊:从白先勇研究到跨区域观照 (十八)刘小新、朱立立: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的融合 三、博硕士群观察:求深务新 锐意精进 伍 史料篇 一、学术论著书目(1983—2014) 二、期刊论文要目(1979—2013) 三、会议论文目录 四、博士硕士论文一览 五、研究机构一览 六、专业期刊一览 七、学术会议一览 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