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娜·斯比丽的《海蒂》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写了小姑娘海蒂幼年的一段生活。她先是被姨妈送到爷爷居住的大山中抚养,后来又被送到了富有的生病女孩克拉拉家做伴读。
无论是在爷爷所在的阿尔卑斯山,还是在克拉拉居住的小镇,海蒂都给她周围的人们带去了爱和温暖。她有一颗像金子一样闪光的心,她热爱自然,向往大自然,是一个善良、可爱、乐观且懂得助人为乐的小姑娘。
《海蒂》是瑞士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儿童文学名作,是一部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小说。
故事情节简单而温馨:善良、单纯的小姑娘海蒂被姨妈送到山上,跟性情古怪的爷爷住在一起。很快,她就爱上了山上美好的一切。而几年后姨妈又把她送到城里的一户人家去陪伴生病的小姐克拉拉。那里虽然衣食无忧,但因为没有大山和自由,海蒂由此患上了思乡病。最后,海蒂终于又回到山上,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她还创造了一个大奇迹:在海蒂的鼓励下,好朋友克拉拉竟然学会了走路……
第一章去找艾鲁姆大叔
在古老而宁静的马里恩弗尔特小镇上,有一条细长而蜿蜒的小路。顺着这条小路一直走,穿过一片片茂密的丛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就来到一座山的脚下。如果站在远处巍峨的崇山峻岭上,正好可以俯视整个山谷。
这里是位于小路上的一座山坡。在山坡上,遍布着蘑菇和矮小的花草。如果登上这条小路的最顶端,就可以俯瞰到阿尔卑斯牧场。
六月一个晴朗的早上,一位年轻姑娘拉着一个小女孩,两个人在山间的小路上走着。小女孩看起来只有五岁,留着乌黑而弯曲的短发,一双小眼睛乌溜溜的。在这大热天里,她穿着厚厚的衣服,披着一条红色的棉披肩,脚上穿着一双登山靴,一边擦着汗,一边费力地问前走。
一个小时左右,两个人来到艾鲁姆的半山腰,一个名叫杜尔弗里的小村庄。由于这个小村庄是这位年轻姑娘的故乡,所以她们一进村,各家各户纷纷打开窗户和这位年轻姑娘打招呼。
这时,一位胖胖的大婶喊道:“狄缇,你们这是要上山去吗?等我一下,我要去半山腰,咱们正好顺路!”
年轻姑娘停下了脚步,问小姑娘说:“海蒂,是不是累了?”
小姑娘回答:“不,我只是太热了。”
狄缇用鼓励的口吻对她说:“再忍一会儿,我们很快就要到山顶了。”
胖大婶走了出来,三个人一起向山顶走去。
胖大婶问道:“哎呀,狄缇,这就是你姐姐家的孩子吧?听说她的父母都去世了?”
“嗯,芭尔贝丽,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要把海蒂送到艾鲁姆大叔那儿。”
“天啊,你没弄错吧?艾鲁姆大叔肯定会把你们轰出来的!”
“不会吧,再怎么说,他也是海蒂的爷爷啊!这些年来一直是我照顾海蒂,我现在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不能再把她留在身边了。”
芭尔贝丽高声说道:“这孩子真可怜!那个怪大叔一头花白的头发,两条眉毛粗粗的,样子很凶,谁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那也没办法,我总不能为了照顾这孩子,连工作也不做了呀!爷爷照顾孙女,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也是。说起这个怪大叔,他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和别人来往呢?他有什么特殊经历吗?我是后来嫁到这里来的,他的事我还挺好奇的。”
“这个……我今年才26岁,可他都70岁了。我只知道,我妈妈是在托姆列休克出生的,艾鲁姆大叔的故乡就在那里。听人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典型的公子哥,整天和一些坏朋友来往,他们在一起不是赌博,就是喝酒。后来,他把家产败光了,父母一气之下全都去世了,他弟弟孤零零地远走他乡。从那以后,他的坏名声就在附近传开了。不知什么时候,他跑到那波里参了军,十多年音信全无。当他再回到家乡时,带回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名叫托比斯,据说是他在外面和一个比甸州的女人生的。他把家安在了艾鲁姆上面,所以人们就都叫他‘艾鲁姆大叔’喽!”
“哦,那托比斯呢?”
“托比斯是个老实懂事的孩子,村里的人们都很喜欢他。那时候,还有点积蓄的艾鲁姆大叔把他送到了一个木匠那里,学了些木工手艺。后来,托比斯长大了,就和我姐姐艾尔菲德结了婚。两个人彼此相爱,生活得非常幸福。可两年之后,在一次干活的时候,托比斯从屋顶摔了下来,死了。伤心欲绝的艾尔菲德生了一场大病,两个礼拜之后,她也去世了。那个时候,小海蒂才刚刚一岁,我和妈妈就把她接到身边,一直照顾到现在。”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转眼间就来到了半山腰。
芭尔贝丽说:“哦,是这样啊!狄缇,我到了,再见吧!”
狄缇和她握了握手,然后看着她走向半山腰的一间旧房子。那是放羊的小男孩比特家。比特的父亲去世了,家里只有奶奶和妈妈。
此时,比特正跟在羊群后面,轻快地跑着。海蒂连忙脱下一身厚重的衣服,追上了比特。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