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先生(大师谈大师)(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梁启超//顾颉刚//冯友兰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启超、顾颉刚、冯友兰编写的《大先生(大师谈大师)(精)》立体地再现了一代民国大师在生活、修为、学术修养等方面的风范以及他们在思想文化上的重要启蒙作用。《大先生(大师谈大师)(精)》集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视角全面了解这一不同凡响的“名人群落”

内容推荐

“古者称师曰‘先生’”。

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鲁迅、梁漱溟、陈寅恪、冯友兰等民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因而称他们为“大先生”。

梁启超、顾颉刚、冯友兰编写的《大先生(大师谈大师)(精)》选取梁启超、胡适、顾颉刚、冯友兰、梁漱溟、梁实秋等大师回忆其他大师的文章,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民国大师们的生活、修为、学术修养。不仅让当代中国人一睹他们的人格魅力及学术风采,也能帮助人们在做人、做事等方面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目录

王国维:末代国师,最是人间留不住

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梁启超

悼王静安先生/顾颉刚

从容一死殉大伦——我看王国维/冯友兰

蔡元培: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傅斯年

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蒋梦麟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顾颉刚

纪念蔡元培先生:为蔡先生逝世两周年作/梁漱溟

记蔡孑民先生/林语堂

辜鸿铭:旷世怪杰,语不惊人死不休

谈辜鸿铭/周作人

记辜鸿铭/胡适

辜鸿铭先生轶事/梁实秋

辜鸿铭/林语堂

梁启超:才大如海,革命功臣

无穷的恩惠(节选)/胡适

纪念梁任公先生/梁漱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胡适: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季羡林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

略谈胡适之/梁漱溟

我不大懂胡适/金岳霖

回忆中的胡适先生/冰心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怀念陈寅恪先生/冯友兰

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金岳霖

鲁迅:人木三分叹为观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钱玄同

悼鲁迅/林语堂

回忆鲁迅(节选)/郁达夫

怀念鲁迅先生/巴金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梁漱溟:末代硕儒,菩萨行者

百年尽瘁,一代直声——悼念梁漱溟先生/冯友兰

梁漱溟杂忆/钱穆

梁漱溟先生/张岱年

熊十力: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怀念熊十力先生/冯友兰

忆熊十力先生/梁漱溟

熊十力先生的为人与治学/任继愈

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季羡林

怀念冯友兰先生——为纪念冯友兰诞辰一百周年而作/张岱年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贡献/任继愈

金岳霖:道超青牛,论高白马

怀念金岳霖先生/冯友兰

忆金岳霖先生的一堂教学和两则轶事/任继愈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傅斯年:人问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忆孟真/蒋梦麟

扫傅斯年先生墓/季羡林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忆刘半农君/鲁迅

半农纪念/周作人

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悼念沈从文先生/季羡林

忆沈从文/梁实秋

老舍:智慧的哲人,天真的孩子

怀念老舍同志/巴金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

忆老舍/梁实秋

梁实秋:最像一朵男人花

回忆梁实秋先生/季羡林

悼念梁实秋先生/冰心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钱穆

扬州旧梦寄语堂/郁达夫

吴宓:是真名士自风流

回忆雨僧先生/季羡林

吴宓先生/任继愈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汪曾祺

试读章节

关于静安先生做遗老的原因,我是很原谅的。他所以能有今目的学问,罗叔蕴先生实有诱掖奖进的大功。罗氏比他大十余岁,他以前辈礼事他。罗氏处事的才干比他好,他的职业与生计也就常常靠他。起初,他们俩都是极新的人物,罗氏所办的《农学报》和《教育世界》杂志,大半是静安先生的翻译和撰述。罗氏做江苏师范学校监督,他便做该校教员。罗氏做学部参事,他也在学部里任事。光复后,罗氏移家到日本,他便跟了去。罗氏在日本大举出版考古学的书籍,他便帮他做考订纂录的事情。因为他和罗氏的关系这样密切,而罗氏喜欢矫情饰智,欺世盗名,有意借了遗老一块牌子来图自己的名利,他在这个环境之中也就难以自脱,成了一个“遗而不老”的遗老了。等到一成了遗老,骑虎难下,为维持自己的面子起见,不得不硬挺到底了。所以我们论人,不可专看人家的外表,也要设身处地地替人家想一想。静安先生虽然比我们这辈人大了二十年左右,但他的头脑很清楚,他从少年时就看外国文书籍,对于世界潮流哪会不知道,哪会在现在时候还迷信忠君的旧见解。他做遗老明白是他的环境逼迫成功的。他是一个穷书生,若没有罗氏的帮助,如何能够得到一个不问外事,专心读书的境界,他的学问怎能有今日这般好。既经靠了罗氏的帮助而得学问的成功,他又如何能与罗氏分道扬镳,反面若不相识。所以他今日的自杀,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应当公同∞担负责任。倘使中国早有了研究学问的机关,凡是有志研究的人到里边去,可以恣意满足他的知识欲,而又无衣食之忧,那么,静安先生何必去靠罗氏,更何必因靠罗氏之故而成为遗老。如今,他用了数十年的努力,在史学界上贡献了许多成绩,为中国在国际间挣得了仅有的荣誉,到头来只有自居于反革命的地位而先伏其罪,政府不抚恤他,社会上不了解他,大家只觉得他是一个清室的忠臣而已,这岂不是一个大冤枉!

他的学问,恐怕一般人要和别的老先生老古董们相提并论,以为他们都是研究旧学,保存国粹的;这是大错误。学问的新旧决不在材料上,而在方法上,思想上。例如天上的星,古人看着只觉得一粒星就是代表一个人,星座的转移就是表明人类的命运,所以看了星可以得到占卜的用处;但现在的天文学者看了,他就没有这种可笑的思想,他只是要研究明白天体的情状。堪舆先生下乡,他要登山以望云气,挖地而看土质,他与研究地质地文的科学家所观察的对象相同,但他们观察的目的和见解却是恰恰相反。所以同样的拿到一本旧书,信仰它的糊涂虫和研究它的学者,他们得到的结果是绝对不同的。静安先生在十余年前治哲学,文学,心理学,法学等,他的研究学问的方法已经上了世界学术界的公路。自从跟了罗氏到日本,始把这些东西一齐丢掉,专力于考古学及史学。他对于商代甲骨,周秦铜器,汉晋简牍,唐人写本,古代生活,种族历史,社会制度,嘈B要研究,他用的方法便是西洋人研究史学的方法,不过这一点他因为和遗老的牌子有些冲突,所以讳莫如深而已。他对于学术界最大的功绩,便是经书不当作经书(圣道)看而当作史料看,圣贤不当作圣贤(超人)看而当作凡人看;他把龟甲文,钟鼎文,经籍,实物,作打通的研究,说明古代的史迹;他已经把古代的神秘拆穿了许多。这和一班遗老们迷信古代,将“圣道,王功”常挂在嘴边的,会相同吗?一班人因他和罗氏契合,合称为“罗王”,以为他们的学问是一致的,实亦不然。罗氏不过机会好,他碰见了许多古物,肯去搜集编录而已,他在学问上心得并不多,他的方法至多是清代经师的方法。静安先生驳许慎,驳郑康成,他都不以为然,说他太胆大了。难道研究学问不该胆大吗?所以,我们单看静安先生的形状,他确是一个旧思想的代表者;但细察他的实在,他却是一个旧思想的破坏者。如果他能再活上二三十年,给他继续拆穿的神秘一定很不少,中国古史的真相就暴露得更多,而思想革命也就易于成功了。因为这样,我对于他的学问,不承认他是旧学,承认他是新创的中国古史学。他在古史学上,和崔东壁、康长素诸家的不同之点,崔康们是破坏伪的古史,而他是建设真的古史。不幸崔康们破坏伪古史已颇有些规模,而他的建设真古史则尚没有大成功。例如《殷周制度论》,他确想把所有材料综合起来,探求商周史的中心问题的,但对于伪书未加以严格的别择,不能尽善。其余的著作则都是些材料,尚没有贯以统系。这是因建设比破坏为难,有如造屋与拆墙之比。假使他能享上寿,他的屋子必可造得好好的。(这半年中,我永远度着飘流转徙的生活,手头无书可检,不能对于他的学问作一切实的批评,很抱歉。俟生活安定,当另作一文论之。)

他已经死了,我们总要想想:何如可以使得将来类似他的人不致再蹈这类的境遇,受这类的恐怖,作这类的牺牲?P8-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8: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