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丘曹氏家风/中国名门家风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赵红卫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红卫编著的这本《安丘曹氏家风》选取了家风特色突出、名人效应显著、历史资料丰富、当代启迪深刻的安丘曹氏家族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家风及家训等探讨入手,对家族兴盛之因、人才辈出之由、优良道德传承之路等进行深入挖掘,并注重立足当代,从历史现象的透析中去追寻那些对新时期家风建设有益的文化营养。

内容推荐

安丘曹氏家族自明代中期以科举起家,兴盛于明清两代,家族成员世代为宦,文学成就突出,曹贞吉《珂雪词》入《四库全书》,曹申吉有“曹氏之贾谊”的称呼,知遇顺治、康熙两朝,其诗歌在清初诗坛具有一定地位。曹氏家风是尊儒重教、孝悌与节义传家、忠贞与济世兴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曹氏的母教文化,注重对家族中女性的传统妇德教育,母教的内容有助夫教子、寡母教子、姻亲相互扶持,母教实施的方式是道德教化、身正垂范等。赵红卫编著的这本《安丘曹氏家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了解曹氏家风的一本很好的通俗读物。

目录

前言

一、家风齐家 家族隆盛

 (一)兄弟进士科宦起家

 (二)家学深厚源远流长

 (三)慎终追远祖泽绵延

二、尊族规 严家训

 (一)曹一凤《宗说》立族规

 (二)家教严谨承递家风

 (三)易代关捩与时俱进

三、耕读传世远

 (一)读书承家学

 (二)书香伴高情

 (三)诗人曹贞吉的家学渊源

四、孝悌为本

 (一)勤谨端简

 (二)尊亲重礼

 (三)轻财重义

 (四)乐善好施

五、忠信传家

 (一)崇儒守义的忠信家风

 (二)清正廉直的仕宦之风

 (三)竭智尽忠的贵州巡抚曹申吉

六、母懿垂范

 (一)饮食笑语寓教化

 (二)寡母教子复兴家业

 (三)纺绩佐读身教为范

 (四)闺阁懿范宜室宜家

七、家风故事

 (一)曹一麟严家训

 (二)曹应枧父子让家产

 (三)曹应声重家庭礼仪

 (四)曹贞吉苦读承家风

 (五)曹霖避嫌辞考

 (六)曹锡田与卧牛廉石

结语 优良家风与家族兴隆

附录

 (一)安丘曹氏族谱世系

 (二)曹氏家训节选

试读章节

安丘曹氏自康熙二年(1663)修族谱始,此后大约每历两代左右就续修一次族谱,历康熙五十六年(1717)、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庆十三年(1808)、嘉庆二十一年(1816)、道光二十五年(1845)、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一年(1872)、光绪三十年(1904)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安丘曹氏家族共12次修撰族谱,现存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族谱,包括家族源流世系、族训宗说、诰命敕文、行状、志表、列传、著作等,向后人展示了一个家族繁衍生息、丰富多彩的历史发展图卷,这一珍贵的文献遗存是曹氏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曹氏能一直保持修谱祭祖这一家族传统,是因为有历代族人的珍视和努力。如清光绪年间,相对于清前中期的兴盛,曹氏家族也随国运呈式微之势。光绪三十年,距上次同治十三年曹氏修族谱又有三十余年了。十五世族人曹寿镜感慨曹氏当下支派益繁,能读书识文的族人又大不如前了,家祠年久失修,年谱亦多年未修。于是曹寿镜自觉负起修谱敬宗的责任,倡议族人集资修祠堂,亲自找来工匠,监督施工。又主持续修族谱之事,召集族中朴实能文的人共谋其事,一干人背着干粮,走街串乡,收集信息。正因曹氏一代代族人的共同努力,曹氏修族谱的活动才延续几百年传承不辍。安丘曹氏通过修谱续牒追述家族渊源,记叙家族中杰出人物传记事迹,以激励后辈子孙发愤图强,光宗耀祖。人言木有本,水有源,一个家族更要明支系,知尊卑。家族支系明,则后辈能知散祖;尊卑有别,则族人能知宗族亲睦之理;由此族中人才能崇礼让而尚忠厚,上下有序,大小相维,敦亲睦邻而少乖戾之习,自然而然生成仁厚之家风。修谱续牒对传统世家大族来说,一方面是一姓之家族活动,为修身齐家所必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的封建治国体制中,其意义又不仅限于此。古人云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在家知敬祖,敦亲睦,人世则上忠国君,下恤民生,重伦纪而厚风俗。安丘曹氏族谱不仅为后人留存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更在家族发展过程中成为教化族人的一种重要家族教育方式。

敬宗祭祖的活动在今天居于安丘的曹氏后人中仍然存在。每逢麦收时节,要把收成的新麦子做的面食先拿到祖坟祭拜过先人,再自行食用。逢春节,由族人专门安排能识字、知礼仪者请出先祖牌位,按世系序列排好牌位,族中长幼按辈分次序列队到祠堂祭拜。这种敬宗祭祖的庄重仪式也是渊源有自的,是安丘曹氏通过祭祖教育族众的重要方式之一。曹氏先祖对敬宗祭祖的活动一向非常重视,曹氏起家之初,八世祖曹一麟曹一凤兄弟,严格遵行《宗说》中所定族规族训,每月两次组织族中长幼聚会,逢岁时节日,则率族众祭告于祖茔之侧,家族祠堂中设先祖牌位,始祖居中,以下父子兄弟递为昭穆,按次排列,族人按长幼尊卑之序排列行礼,凡族人聚会座次也同样按序列座,行孝悌礼义之道。曹氏后辈很好地承继并遵循了这一点,诸如十四世曹赓自己平日生活俭约,然而每逢祭祀,则祭品必求丰富洁净,遇四季时鲜,必先祭祖而后食。十二世曹贞吉的夫人王太恭人,出身世家,娘家也是安丘邑中显姓,嫁给曹贞吉后,虽为主妇,家中亦有仆佣做事,但每遇到春秋祀祖及先祖忌日,王太恭人必定亲自洗涤祭器,检点品物,满心虔诚,家中儿子、儿媳妇、仆佣办事稍有不敬心虔诚的地方,王太恭人就感觉简慢了先人,终日难以释怀。曹氏对于先祖世代功业的追溯,包含着强烈的家族意识,曹氏家族虽没有公用的祭田,但曹氏族人对于祭祖之事总是积极从事。比如十六世曹大章,主持祭祖事宜五十余年,春夏秋冬无不以时鲜食品祭献,从不敢随意缺失,族中的堂兄弟及诸子侄家中但凡有因故不能完成祭祀的,则出手相助。曹氏的祭祖活动强化了后人的家族意识,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先辈的事功德行也在冥冥中激励着后人砥砺行止,传承家业。

对先祖的敬重和家族意识不仅体现在祭拜仪式上,曹氏家族文献遗存丰厚也得益于曹氏后人的敬祖,他们对先人的遗物也是珍视非常。十四世曹赓非常珍惜前人手泽,把所能收集到的先人遗稿全部装潢成册,收藏起来。明中叶曹应声曾撰《训儿小说》,经明清易代,原版被毁,曹赓打听到其他姓氏家族中有藏本,就购买回来重新刻版。曹氏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十二世曹贞吉,其作品除部分刻印传世外,又有很多作品没有刊刻问世,多有散佚,十五世曹寿镜到处网罗曹贞吉散佚的作品,抄录成帙收藏。唯有如此,曹寿镜才心感释然,觉得自己无愧于先人了。曹氏家族现存家集《安丘曹氏家学守待》,包含历代曹氏族人作品的清刻本、清抄本、清稿本,能有这样浩繁巨制的文献遗存存世,可以说其中也充满着曹氏后辈对先人的祭告追怀之情,敬宗收族之意。

P20-23

序言

山东安丘古属齐地,城域虽小,但也可以称为形胜之地。安丘距离青州府160里,距省城济南500里,距京师1400里,交通便利,山灵水秀,昔人称其处于浯水、汶水之间,宛如一个小都会。浯水和汶水自安丘县城西南流出,逶迤百余里,宛如玉带环绕,至城北与潍水合流,东赴大海,又有小泰山连亘于西南,使安丘一邑又犹如齐地中一小“齐”。安丘自姜太公治齐开始,即民淳事简,文物盛兴,历经时光流传,朝代更替,其民风固然有移风易俗之处,然而务农重学、重礼义、勤耕纫的民风始终无大变。安丘曹氏居于其中,深得山水之滋养,人文之润泽,一世祖曹德于明洪武初年奉牒由曹州,即今天的山东菏泽移籍安丘,以务农勤耕为业,自五世祖曹滕开始入学习儒,并获得了贡生的功名,这对曹氏来说,可是由务农到习儒的一个质的转变。从此以后,安丘曹氏遂由农耕之家而入诗书雅道,一直到清代晚期科举制度废止,曹氏家族代代业儒,书香日起而功名日盛,成为安丘县的名门著姓。安丘曹氏家族仕宦地域范围遍及大江南北,宦绩卓著,家族文化涉及文学、史学、经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尤以文学著称,家族遗存文献非常丰富。安丘曹氏虽为旺族,但家族成员大都性格质朴,处世以诚,居家则父慈子孝,母懿垂范,兄友弟恭;居乡则乐善好施,轻财好义,济贫扶弱;出仕则勤政爱民,济世兴邦,忠贞为国。曹氏家族家风中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因素,它们超越时空,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后记

优良家风与家族兴隆

优良的家风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发展,对一个家庭和家族的兴旺发达更是至关重要。一个家族的兴起过程同时也是优良家风的培育和形成过程,而一个家族能保持长久的兴隆,也往往是因为后辈子孙传承了家族的优良家风。安丘曹氏家族在明中叶兴起之初,就是靠世代先祖的砥节砺行,定家规,严家训,来完善族人的道德品行,形成了曹氏家族的优良家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就是家教门风,它看似无形,却是督促家族成员遵规守矩的道德准则。俗语说:“好的一门子,歹的一家子。”在一辈辈人的身体力行中,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长。优良的家风培育了优秀的家族继承人,维系了家族的兴旺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世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形成了积极向上、以善为美的家风传承。安丘曹氏在家族教育中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特别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曹氏家族家风中有许多优秀的品格,诸如重孝悌、讲节义、尊亲睦邻、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忠诚厚道等,这些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规范构成了曹氏的家风。质朴淳厚的家风不仅使曹氏家族的直系血亲和睦融洽、互帮互助、富有凝聚力,而且乡亲邻里之间,也会由倾慕而效仿。一家一族的家风也能化育乡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曹氏家族家风不仅重视德行的培养,同时也看重才识,追求德才兼备。曹氏家族把读书承家学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曹氏先祖由农耕发展到科举文化世家,正是从进入学堂,读书力学开始的。曹氏能历明清两朝仍保持家族的兴隆,也是因为家族中人从未放弃读书致学,不论是承平时期还是战乱之际,读书承家学是曹氏家族成员一辈辈放在首位的家族责任。逢太平盛世,读书事业使曹氏家族科举连绵,仕宦发达,达到了家族发展的鼎盛;逢易代乱世,家族命脉衰微之际,苦读成为曹氏家族重新崛起的动因和契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个文化世家来说,勤学苦读也正是家族发展进步的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文化世家用宗族凝聚力维系氏族的发展,而国家和社会的和谐正有赖于家庭的稳定与兴隆。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忠臣出于孝子之门”,都是探讨家与国的联系。家有殷实,国才有富足;家有孝子,国才有忠臣;家有人才,国才有栋梁。优良的家风,成就一姓之兴盛,众多有优良家风的家族,成就一国之兴盛。安丘曹氏秉承忠信之旨,家族中出了许多为国为民的清官廉吏,他们居家能行孝悌之德,出仕兼具治世之才。既光耀了曹氏门楣,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曹氏家族作为山东文化世家较有代表性的家族,其家族教育和家风与齐鲁文化息息相关。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其思想内蕴丰富博大,曹氏家族的家学门风深烙着齐鲁传统文化的印记。其中重孝悌天伦、崇尚节义、忠诚守信、刚健进取、经世致用、崇文尚儒等文化精神,至今仍是具有生命力的,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优秀文化传统。当然,处于封建体制之下的传统文化世家,其门风族规又不可避免地带着封建道德伦理的痕迹,是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改造或摒弃的部分。总之,用科学而审慎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精神遗存,方是让传统文化真正为我所用的正确途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