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珍所著的《国有资本财政--历史考察与未来走向》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国有资本财政的嬗变与形成过程,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国有资本财政的收支现况及其面临的挑战,主张公共财政是国有资本财政的现实旨归,并提出体制转轨期实现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耦合的对策建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有资本财政--历史考察与未来走向/经济治理与民生经济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朱珍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由朱珍所著的《国有资本财政--历史考察与未来走向》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国有资本财政的嬗变与形成过程,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国有资本财政的收支现况及其面临的挑战,主张公共财政是国有资本财政的现实旨归,并提出体制转轨期实现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耦合的对策建议。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国有资本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权理论 第二节 委托代理与激励理论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四节 博弈理论 第五节 软预算约束理论 第二章 国有资本财政的相关范畴界定 第一节 财政:内涵与职能 第二节 公共财政: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国有资本财政: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 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的关系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公营经济的探索与实践(1921~1949) 第一节 建党初期公营经济思想的萌芽(192l一1927)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公营经济的产生(1927—193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公营经济的发展(1937—1945)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公营经济的壮大和国营经济的建立(1945—1949) 第五节 地位评析:为社会主义财政奠定基础 第四章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资本财政的隐性化阶段(1949~1978)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税利的分别征收与统一使用(1949—1952) 第二节 “一五”计划时期:奖励基金和超计划利润分成制(1953—1957)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利润留成制与“税利合一”试点(1958~1960)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企业奖金制(1961—1965)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统收统支模式(1966—1976) 第六节 两年徘徊期: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恢复性调整(1977—1978) 第七节 历史特征:国有资本财政的隐性化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本财政的显性化阶段(1978年至今) 第一节 企业基金制转向利润留成制(1978—1982) 第二节 两步“利改税”(1983—1985) 第三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1986—1993) 第四节 分税制背景下的税利分流(1994—2006) 第五节 重建国企红利上缴制度下的税利分流(2007年至今) 第六节 国有资本财政论的正式提出及其争议 第七节 历史特征:国有资本财政的显性化 第六章 国有资本财政的收支现况与绩效评价 第一节 国有资本财政的收入来源 第二节 国有资本财政的支出方向 第三节 现行国有资本财政收支制度的绩效评价 第四节 造成欠合理的国有资本财政收支制度的原因 第七章 国有资本财政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根本挑战:何以保证国有资本财政的民生性支出 第二节 宏观挑战:何以保证政府双重身份的有效分开 第三节 中观挑战:何以保证国资部门执行政策的客观性 第四节 微观挑战:何以保证国企如实如期上缴国有资本收益 第八章 公共财政:国有资本财政的现实旨归 第一节 公共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财政模式 第二节 国有资本财政:内嵌于双元结构财政的过渡模式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将强化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下政府转型将深化政府社会管理者的属性 第九章 实现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耦合的制度前瞻 第一节 建立国有资本财政的刚性收入机制 第二节 突出国有资本财政支出的公共属性 第三节 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互补衔接 第四节 健全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耦合的配套制度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